<h3> 没有商业诚品不能活,</h3><h3> 没有文化诚品不想活。</h3> <h3> 五年前,好友新卫去台湾探亲访友。他从台湾回来向我讲述了台湾的见闻,他说这次台湾之行,真正打动他的不是阿里山的秀,也不是日月潭的美,而是他在诚品书店看到了生命的光芒。</h3> <h3> 1988年,39岁的吴清友经营房地产和证券业已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这一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他在医院做了心脏手术,在5个小时的手术中,他心脏骤停,经过医生的抢救,他幸运从鬼门关里走了出来。</h3><h3> 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成为他生命的转折点。 闯过生死关,他开始反思,生命是什么?自己为何而存在?</h3><h3> 他说:我在房地产和证券业已尝到了赚钱的滋味,但钱没有带给他快乐,回首往事,他感觉三十九年白过了,于是,他开始梳理生命中最在意的东西。</h3> <h3> 从小喜爱书的他,认为书才是可以给自己心灵带来光芒的东西,觉得开办书店正符合自己的理想。 </h3><h3> 这一年,他将自己的生命归零,他创办的诚品书店开始启程了。</h3><h3> 诚品书店的理念是,书店不仅仅是卖书和文具用品,更要把它做成生活的美学,文化的坐标,对心灵境界的坚持。</h3><h3> 诚品书店从1989年开办,一直到2002年才扭亏为盈,亏损了十三年。这十三年他坚持的多么辛苦,唯有他自己知道。而他却说,正是这十三年才是他一生中最丰盛的时间。</h3><h3>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认清别人,而是认清自己。</h3><h3> 吴清友说,他第一次认清自己,是他拥有的金钱超过生活所需之后,他懂得了金钱不是人生最重的东西。</h3><h3> 而创办诚品,他第二次认清自己。经营诚品,让他看到了自己对自己灵魂的忠实。虽然一路战战兢兢,但内心却无比喜悦。</h3> <h3> 1996年,诚品策划了一个活动,叫“今夜不烊”。就是那一天书店24小时经营。没想到,这一创意轰动台北。</h3><h3> 从此,诚品变成了全球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h3><h3> 书店是一座城市最熨帖所在。有时一个人苦闷孤独的时候,他想寻找他的精神脊梁。不管是一天中的哪个时段,诚品书店的大门一直开着,店内的灯总是亮着。</h3><h3><br></h3> <h3> 诚品成了台湾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很多人去台湾,就是为了在诚品的某一个角落,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h3><h3> 2017年吴清友心脏病突发离世,不少读者心中迷茫,恍惚一个时代从此结束。</h3><h3> 人,生不由己,死不由己。但生死之间,我们总该为世界做点什么。</h3> <h3> 新卫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我一直想去诚品寻光……</h3><h3> 2018年4月23日,第二十三个读书日,我开启了去香港诚品书店的朝圣之旅。</h3> <h3> 香港诚品书店位于铜罗湾希慎广场8至10楼。香港人也酷爱看书,所以每天来这里买书、看书的人非常多。虽然书店里面有点人潮拥挤,却显得非常安静,大家生怕惊动那些埋首书堆的读者。</h3><h3> 香港的灯红酒绿是生存,诚品的万籁俱静才是生活。</h3><h3> 那天在书店偶遇一个出家人。我好奇问他为什么也喜欢逛书店。他说,读书可以帮助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他说,他每天坚持用六个小时读书。而我每天却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打牌娱乐上,和这位出家人相比,我顿时羞愧不安。</h3><h3> </h3> <h3> 在畅销书的书柜上,我选购了几本龙应台的书。</h3><h3> 龙应台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母亲,她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信中写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尊严。</h3><h3> 龙应台更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她曾发问:什么是文化?</h3><h3> 今天我们看见巴黎雍和美丽,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了一座古城。</h3><h3> 梁漱溟在日本军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h3><h3> 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对破坏这种价值和秩序有所抵抗,这就是文化。</h3> <p class="ql-block"> 在返回长沙的高铁上,童年时父亲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要好好读书,读书才有力量,要学会读好书,读好书你才明辨是非。</p><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宣传读书无用论的年代,生活在恐惧中的父亲对我说的那番话,一定是他骨子里坚信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我一生都在领悟父亲的那番话。</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要读书,才能获取知识,才会有力量,,而一个人只有读好书,才能明辨是非,才能认清自己行走的方向,才能把知识用在正确的地方,这就是读书人的良知,这就是书中的光。</p><p class="ql-block"> 书中有力量。</p><p class="ql-block"> 书中有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