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京杭大运河》第三天,天津到沧州,行程120公里。</h3> <h3>因为昨天骑行170公里,而且从下午两点开始起风,风力3–4级,逆风骑行约70公里,队友们比较疲劳,今早7:30分出发。</h3> <h3>下榻宾馆门前留影。</h3> <h3>“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作为天津的母亲河——海河的起点,三岔河口是天津的发祥地,在历史上更是天津政治中心、漕运枢纽,不仅曾占据天津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还是天津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的发源地以及文化发展中心。</h3> <h3>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h3> <h3>三岔河口,天津最早的发祥地。京杭大运河的南运河、北运河,就在这里交汇,顺海河 东流入大海。</h3> <h3>天津地区开凿运河,最初始于东汉建安九年,平虏渠的南口在今天的河北青县,北口大约在今天的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相当于南运河的北段。</h3> <h3>天津之眼,即天津永乐桥摩天轮,是世界上唯一建在桥上的摩天轮。摩天轮直径为110米,到达最高点时,距离地面的高度可达到120米左右,相当于35层楼的高度,方圆40公里以内的景色一览无余,单从高度角度来看,天津之眼超越了大名鼎鼎的伦敦之眼而跃居世界第一。</h3> <h3>天津之眼。</h3> <h3>明成祖朱棣于1403年赐名‘天津’,意思是‘天子渡津之地’。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就是从北京出发在三岔河口渡河,突袭沧州打了胜仗,1404年,天津傍河修城,也就有了“先有三岔口 后有天津卫”之名。</h3> <h3>在三岔河口,还竖立着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这又让三岔河口成为天津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1983年9月,在三岔河口建立一座引滦入津纪念公园。如今,我们看到的面向子牙河和南运河的纪念碑两面镌刻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九个金色大字是1986年8月20日邓小平同志为纪念引滦入津工程书写的。隶书“引滦入津 造福人民”八个字则是1983年春天,天津乡贤龚望老夫子所书。</h3> <h3>金刚桥</h3> <h3>几百年前的运河,是天津的补给线和生命线,几百年后的运河,则是天津的文化线和生态线。</h3> <h3>上午十点刮起东南风,午饭后风力达到5–6级,骑行中自行车和身体要倾斜七、八十度,摇摇晃晃费力前行,在经过一座没有护栏的水泥桥时,正赶上一股强逆风,人和车被吹的左右摇摆,桥的右边是个很大的水池,而身后不时有大货车经过,太危险了,女伴们被吓得赶紧下车推行而过,60公里路程骑行4个小时。</h3> <h3>下午5:10到达沧州。前三天的行程有点费劲:第一天爬了大坡,第二天里程长,第三天遇强逆风。可队友们拼着顽强的毅力,按计划完成了行程,队友们——为你们点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