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画品 景象·心象-柯美新山水画艺术扫瞄-醉墨斋/文

柯美新

<h3>人品·画品 景象·心象-柯美新山水画艺术扫瞄-醉墨斋/文</h3> <h3>  柯美新先生是竹溪县文化馆一位儒雅和善、为人真诚的书画家,他在书画印及理论方面表现出的非凡才华和狂热执著的努力令人刮目,在他的引领下,竹溪画坛风潮涌动、人才济济。超常的进取精神和对书画作者们的强力推介赢得艺坛朋友的普遍赞誉和一致拥戴,从此意义上讲,他无疑是竹溪画坛之翘楚。</h3> <h3>美新先生的画路之广是有目共睹的,他在油国书刻、艺术评论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表现,人物、山水等无不倾情演绎,可说是艺探古今、画兼中西。这种复合式、多学科的兼容并蓄和融会贯通使他显别于其他画家而鹤立于竹溪画坛。</h3> <h3>    虽然美新先生在书画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让人心仪的成绩,但最能代表其个人面目的当属其山水画艺术创作。他的山水画得益于鄂西北大山大水的滋养,家乡的山水风物是其创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他作品中无限放大的山石,刻意缩小的树木、细心点缀的牛与人向观者传达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万物的永恒和谐、生生不息的价值理念。这些画作,既有六尺巨幅的大景描写,也有尺寸小品的性灵挥酒,既有皴擦染点、精笔妙墨的传统演练,也有泼染冲积、水晕墨彰的现代阐释,其所绘题材无不是家乡山水的浓缩和提炼。无论是大景或小品,美新山水境界之阔大深远为我们提供了可游可居的精神栖息的净土,这无疑是他对传统优秀山水画文脉的正确继承和延续及其人格秉赋在其山水艺术中的有机展现</h3> <h3>纵观柯美新先生山水画艺术历程,可概括为古意再现、实景描绘和心象创造,具体划分以95年和2005年为这三个时期的两大分界线。95年前上溯至艺校求学阶段,基本是其学习古代经典的临摹阶段,那时偶而创作的作品都属旧瓶新酒式的古典技法的翻版。95年至2005年,美新先生重点转入实景写生描绘阶段,那一阶段,他经常深入大自然,感受体验真山真水的雄浑气势和宏阔境界,以接近自然真实的笔法认真描绘山水真境,创作出了一批有强烈写生意味的山水画。经过学习传统技法的“师古”和山水写真的“师自然”的粹砺,美新先生清醒地意识到,要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个性风格的山水画,必须把写生山水的“无我”之景转化为“有我”之境的心灵创造。</h3> <h3>对传统笔墨的精研及真山水的“饱游饫看”和体悟,美新先生已经具备了娴熟的笔墨技巧和山水写真的能力,为其创作出“随心所欲不逾矩” 的心象境界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因此,2006年后,他不再那么勤奋地深入自然了,而是躲进书斋,坐拥书城,戏墨案头,饱读书画美学书籍,加强理论修养,为其思想的升华和精神的遨游反复“充电”。在这期间,他创作了一批以水墨意象表现为主要内容的山水小品,这批小品看似是不经意间完成,实则为画家倾尽心力之作,画面中层层点染、反复皴擦的传统笔墨退隐了,代之而出的是水晕墨彰、水墨淋漓的激情挥洒,近乎“抽象”,“形简神具”的水墨云山出现了。这种简约空灵的画风的横空出世,立即与生存在喧啸都市的人们产生了心理上的共鸣,画家创造的宁静、幽深的山水意境让我们燥动受伤的心灵得到休憩和精神抚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世代沿传的人文精神,是国人崇尚和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优秀山水画要求画家在山水之中表现出主体精神,只有经过中得心源的抽象,融自然山水与笔墨之美于一炉,升华创造出胸中丘壑而形之于绢素化为“恍兮惚兮,其中有象”的心象,用随心所欲的表现创造出艺术的心境,才真正达到见山非山、见水非水的山水道境。“画先求有笔墨痕,而后能无笔墨痕,起讫分明,以至虚空粉碎,此境未易粹造”(《黄宏虹画语录》),大师遗言,无疑为美新先生燃起一盏心灯。他近年来致力的水墨小品山水的空灵意象就是对大师理论的切身践行,在这些“无笔墨痕”,笔简神具的山水小品中,画家不择手段地把水墨的泼、破、冲、融发挥极致努力挣脱写实山水的表现模式,用泼染渗破来解构写实山水对,笔墨的局限,形成空灵迷幻、具有现代美学理念,超越地域特征的山水心象,这种“舍形悦影”的创作面目与齐白石提出的“在似与不似之间”理论完成暗合,画家惨淡经营的良工苦心在若不经意中得到简约含蓄的形式表达,其会心高远,别有天趣,这种把审美意境与抽象笔墨有机结合的山水,可以说是美新先生对传统笔墨意境的新解的产物。我们从其画作中不难体会到一种高华超逸的精神气象和窥探出画家领悟世界的心象。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是画家理性升华和精神净化的主观选择与客观呈现,其美学思想契合传统文化精神和主导思潮,画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优美和雅的古朴情怀让我们倍感亲切,而非仅为视觉的满足。</h3> <h3>  客观地分析,在美新先生创作的历史情境中,尚丘壑重自然与尚笔墨重抽象、写真与写意,对景与传心一直是交互并存,循环往复,错综演化的,这一态势有效地防止了其心象山水因过于主观化而易于出现的空疏化和概念化的弊端,使其作品中既保留了山川造化的氤氲生气,也不乏山水禅境的空灵寂照。</h3> <h3>美新先生的水墨山水的苍茫意境与简古格调是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顿悟,虽不乏大家气象,但终归于探索阶段,尚未进入纯熟之至的境地,但我相信,以其睿智勤奋和年富力强,积功至深,必有所成。美新先生应该警觉的是:一味追求创新和抽象笔墨,极易滑入形式主义而导致传统人文精神的丧失。在身处大师云集的当代,如何突破大师包围圈,美新先生任重而道远。然而,“无限风光在险峰”,大美景致必定会为勇于探索的人敞开。预祝柯美新先生在未来的艺途中一路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