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卷首语:与新教育结缘,也与朱永新先生的《我的教育理想》结缘。这本书在我的心中点起了一把火,一把让我重新认识我所从事的工作,我所具有的教育理想的火。“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我的人生前进的方向。
</h3><h3><br></h3> <h3> “新教育实验”十分强调行动,而且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其中“营造书香校园”的十大行动之一,是我这个语文老师极其推崇的。一个月来,我班学生读了《草房子》、《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小王子》、《父与子》、《再见了,可鲁》,书虽然不多,但对于我们这个乡镇学校的学生来说,收获却是前所未有的。于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周二下午,我班史无前例的上了一节阅读交流课 《草房子》。
《草房子》是曹文轩继《山羊不吃天堂草》之后又一部鼎力之作。这部优秀的少年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作品沿袭了曹文轩一贯的厚重、质朴的写作风格,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在今天这样浮躁的社会、冷漠的世态中,它能真正感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回归精神的家园。
虽然学生对文学作品有着一定的鉴赏能力,但还不够系统。因此我这样引导: 大家知道,曹文轩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纯美小说系列。《草房子》就是这系列中的一本,那么通过读书,在《草房子》这本书中,你觉得“纯美”表现在哪些方面?或者说,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这部小说的纯美?(生谈:景美、人美、故事美。)
接着小组探究、交流展示
其中“人美”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我说故事中人物描写,让大家来猜一猜“我是谁”,孩子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地来抢答。可见孩子们在这段时间,确实是认真地读书了。
然后我让同学们为《草房子》中喜欢的那个人物续编一个结局。
最后我总结道:你们可都是优秀的小作家,为书中人物续编了这么美好的结局,老师非常感动,不仅感动于你们丰富的想象力,更感动于你们也和文中的孩子一样,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再加上同学们这些美好的期待与祝福,让老师不禁想起曹文轩曾说过的一段话: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h3><h3><br></h3> <h3>
上这样的课,孩子们上得活泼,上得热烈,上出了孩子们真实的自我。趁热打铁,我还告诉孩子们,过两周后,我们再去交流曹文轩的另一本《根鸟》,大家有没有兴趣?“耶!”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我们下课了,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呀!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