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回头…乡城中学50华诞

一把夏粮

<p>说明:</p><p>1.受校庆成都组委会委托,写下这篇文字。本文描写了乡城县中学成立的背景,以及乡城县中学开初几年的师生状况。</p><p>2.文字资料来源是多种途径,作者和有关人员尽可能做了核实,不免也有不周之处,请指正和谅解。</p><p>3.图片来源,张小游拍摄的乡城县、根秋多吉(原甘孜州报社副总编辑)拍摄的甘孜州风情、作者拍摄的图片、师生史料图片。</p><p>4.文章只是对乡城县中学一个时期的回忆,不能算校史,是非正式的描述。</p> <h3>开篇:</h3><h3> 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h3><h3> 也有我们最美的年华</h3><h3> 年轻的梦在这里发芽</h3><h3> 走过了春秋冬夏</h3><h3> 在这里,我们告别青春美丽的童话</h3><h3> 我们已经长大并</h3><h3> 走进世界</h3><h3> 不论我们走得多远,离开得多久</h3><h3> 这里是我们内心最留念最柔软的天地</h3><h3> 这里,就是乡城县中学!</h3><h3> </h3> <p>图片说明,乡城县第一届团代会中学师生代表和列席人员。</p><p> 前排从左到右:藏给、邓要兵、陈道培老师、苏中贵老师、王云康、刘建明;</p><p>第二排从左到右:黄雅玲、藏格(登仲人)、土登、佐木格绒、格扎姆、易丽华。</p> <h3>乡城县风光欣赏</h3> <h3>乡城县风光欣赏</h3> <h3>乡城县风光欣赏</h3> <h3>乡城县风光欣赏</h3> <h3>乡城县风光欣赏</h3> <h3>乡城县风光欣赏</h3> <h3>以上图片为乡城县中学高77级同学张小游先生和作者拍摄</h3> <p> 在地图上,横断山的一个皱褶里,有一片美丽的地方,现在逐渐成为旅游线上的一个驿站。她就是我的和我们的故乡:甘孜州乡城县,藏语称为卡称,翻译过来就是手中的佛珠。嘉靖33年,乡城县归属丽江木府管辖,长达两百年。光绪33年,清军在赵尔丰的带领下攻破乡城县,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改为政府官员管理),兴办汉学并教授礼仪和文化。</p><p> 乡城县面积5007.78平方公里,现在的常住居民不到四万。这里既有农区又有牧区,既有高山湖泊和原始森林也有草原农庄。这里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983年最低气温-14.4摄氏度。)年平均气温10.7摄氏度。物产丰盛,人杰地灵。距离成都800余公里,距离州府康定市500余公里。直到上世界八十年代末,从乡城县到成都,要在康定转车,正常情况下六七天时间。所以,那个年代,乡城县是距离成都非常遥远的地方。现在,从2019年起,高速公路已经通达康定,从乡城到成都一天时间已经非常轻松了。</p><p><br></p> <p>  曾经的出入藏区的道路被人视为险途,1958年前,进入甘孜州依靠马匹和脚力,从雅安到康定至少走一周,要翻越二郎山。从康定到乡城县,至少半个月。后来通车了,但路况和车况都非常差,从乡城县来回成都也非常花费时间。当年,即使通了公路,乡城县的人看到报纸都是七八天乃至于十天以后了,新闻早就是旧闻了,好在可以从收音机里及时听到各种消息。那个时代,物质极其贫瘠,人们的精神却非常奋发,非常乐于奉献。</p> <p>  县城所在地是香巴拉镇,这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一个小小的县城。乡城县原来叫做定乡县,1951年改名为乡城县。从光绪33,1907年开始有了官话学校(赵尔丰所办)一直到1952年,小学规模都非常小,教师也只有一二人,校舍也不固定,常常搬迁。乡城县在上世纪直到70年代初,县城非常小,有一家炒菜全城香的说法。藏区和平解放后,支边大军到达乡城县,县城规模开始扩大。之后不久,差不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有了第一批就学的儿童了。所以开办了幼儿园和小学,1964年有了完小,称为城区小学。文化大革命中有了第一批小学毕业生,毕业后要到远在康定县或者雅江县的中学读书。小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在乡城县举办中学这事成为县革委的燃眉之急,1968年开始筹建乡城县中学。</p><p><br></p> <p> 历史发展非常有意思,北京发动的文革,是一场浩劫,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推到崩溃的边缘。却给乡城县送来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包括清华、复旦、川大、西师、川师、西南民族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大学的毕业生。这批学生里面,中学所需要的数理化人才最多,他们怀揣着革命激情,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青年人,才没有把到青藏高原工作当成发配。他们留在了高原并且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枝繁叶茂的大树,给了那么多莘莘学子一个光明前程。</p><p> </p><p> </p> <h3>  正是他们,改变了许许多多乡城县孩子的人生道路,一场浩劫却惠及乡城县众多学子,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想象的事。</h3> <p> 1968年,张兴国老师,二十岁多一点,风华正茂,还做着数学家的梦想,就怀揣一张通知,被分派到乡城县了。到达乡城县,他分配到城区小学,开始给六年级的学生上课,这个班1970年春季毕业。1970年3月,乡城县中学成立,这实际上是一个小学戴帽子的初中班,只有初一。当时学校是在没有几个老师和没有固定校址没有足够教室和设备的情况下组建。</p><p> 这也可以体会到共产党组织的力量和高瞻远瞩,从1968年开始筹建中学,在没有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的情况下大胆成立了一个中学。</p><p> 张兴国老师成为中学教师唯一的老师,在配备了两三个教辅人员后,乡城县中学开始运行。他包揽了中学的几乎所有课程。上午上课,下午劳动。四十天后,熊发恕老师向新元老师到达乡城县中学,负责语文历史音乐美术课程。</p><p> 后来张顺由老师到达乡城县中学,人们就把张兴国老师成为大张老师,张顺由老师成为小张老师。</p><p> 由于是第一个老师,所以大张老师是乡城县中学的开拓者,大张老师成为乡城县中学的一个符号,一面旗帜,至今都有号召力。</p> <p>  陆续到达乡城县中学的老师依次有熊发恕(1970,四川师范大学)、向新元(1970,四川美院)、张顺由(1970,四川师院)刘国辉(1970,四川师院)、魏永联(1970,西南民族学院)、许有才(1973,四川師院)、吴先琴(1972,四川大学),詹龙恩(1973,西南师大),以及后来的段孰能(四川师院)、钱文祥(复旦大学数学系)、陈道培(1973),彭华良(1973年)、苏中贵(1976时间不准确),罗绒曲批(体育)詹洪杰(1977)肖开诚(1978年)等。这样,乡城县中学的数理化老师基本配齐。陶家诚老师也从康师校调到乡城县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和校篮球队教练。大约在1976年前,乡城县中学完成基本的配置。</p><p> 组建乡城县中学和最初的时间里,小学校长曹培刚被县革委指定为临时负责人。</p><p> 图片为曹培刚老师</p><p> 乡城县中学刚刚开始时,就开设了以下的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比较完善的初中课程。在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真的十分不易。</p><p> 后来到达乡城县中学的老师还有陈大俊、曹必进,李光辉等老师。</p> <p> 1972年乡城县中学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县革委决定从小学划出初中班,独立成立中学校。那时,乡城县中学已经有三个初中班,133个学生,6名教师。县革委指定南下干部杨桐俊老师接替临时负责人曹老师,出任乡城县中学校长,杨桐俊老师实际上是乡城县中学第一任校长。杨桐俊,黑龙江省海伦县人氏,1946年在东北参加革命。是四野林彪部队下属连级文化教员。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并于1950年入朝参战,1953年回国进入藏区剿匪平叛,是一个功勋卓著的军人。1958年退役,1968年在乡城县生产指挥部负责文教工作,1972年3月至1984年担任乡城县中学校长。</p> <p>杨校长年轻时英俊潇洒</p> <p>图片说明:从左至右,钱文祥老师,詹龙恩老师,杨桐俊校长,刘国辉老师。杨桐俊老师、钱文祥老师已经作古。</p> <p>  虽然有了那么多老师,历史、地理、英语、政治课都缺老师。于是,毕业于哲学专业的吴先琴老师做了政治课+英语老师,毕业于数学系的詹老师兼任了历史课,熊老师成为语文老师兼体育+历史,向老师专职美术,外加音乐🎵和地理。大张老师在开始的几年几乎上遍了中学的所有课程。这样,乡城县中学的各类课程就齐全了,最差的是化学实验和物理实验,几乎没有场地和设备以及实验药品,几乎没有做最简单的实验,段熟能老师为此付出艰辛的劳动,力图实现基本的化学物理实验。</p><p> </p><p> </p> <p>  第一届初中生有65人,来源于乡城县城区小学和各个乡村小学,主要是汉族和藏族同学,后面的所有年级的学生也是这样构成的。乡城县中学最开始上课的地点依旧在城区小学,教职工5人。1971年,中学迁入桑披寺小经殿,1972年,搬到位于喇嘛寺小经殿旁边一栋两层高的小楼里。这是当时乡城县除了县委后第二栋砖瓦结构的楼房,结构非常简单,正面,右手边一间教室,左手边是一套居室(居室开始是大张老师一家居住)和办公室。转到背后有一加宽的楼梯上二楼,左右各有一间教室。当时的条件,只能招收三个初中班。1972年,乡城县革委正式把中学命名为乡城县中学。1973年第一个高中班招生,县革委决定实行三二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两年。附近的稻城县得荣县的初中毕业生到乡城县中学读书。1973年开始,教室不够,借用小经殿安置高中一年级,借用文化宫安置初中三年级,借用武装部营房安置初中一年级。直到1975年,乡城县中学搬迁到现在的校址,才收回在外面的所有班级。</p><p> </p> <p>这是乡城县中学,第一届初中也是第一届高中学生,几十年后在成都与张老师的合影。</p> <p>  杨桐俊老师担任校长是乡城县中学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他是一个严谨的革命者,是一个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有理想的热心人,他与在学生一起学习各门功课,还自修马列主义和政治理论。在后来恢复的高考中他成为政治课杰出的老师,对政治课的辅导和对题目的猜测都比较准确。</p><p> 杨校长对人和蔼可亲,老师们都亲切的叫他老杨,学生们私底下也称他老杨,他自己也知道,但从来不生气😠。</p><p> 下图是初73级周萍的毕业证,可以清楚的看见盖的印章是杨桐俊校长的印章。</p> <p> 在同学们的记忆里,詹龙恩老师是才华横溢的老师。他的数学课程深入浅出,语言丰富,激情四射。他的物理课程,化学课,历史课,凡是詹老师的课程,都能吸引同学们认真听课。詹老师气质独特,风流倜傥,为人潇洒,非常帅气,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p><p> 段老师有是另一种风格,不苟言笑,一板一眼严谨地讲授物理化学。即使化学物理实验的条件太差,他也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实验内容。</p><p> 吴先琴老师细声软语给同学们留下最深刻的事是她教授的英语,高原深处,汉语藏语英语混杂在一起,还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p><p> 还有许多有特色的老师,由于时间太久,不容易回忆起来,就不再一一描述。总之,不管来自大学,还是来自城区小学、乡村小学,老师们都非常认真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认真教学。那个时代,真不容易!</p> <p>  第一届学生还经常参与乡城县的各类活动,尤其是向老师和张老师组织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办得有声有色,在县文化馆的支持下下,全县爱好乐器的人员组成乐器队给宣传队配乐,每年过年过节都要去慰问县中队和县上广场演出。那时候文艺生活贫瘠,人们都踊跃观看演出,围得整个现场水泄不通。洗衣歌和逛新城是常常演出的节目。</p><p> 初73级74级就是后来的高75级高76级,由于受到文革影响,大学不直接招生,高中毕业后都下乡当知青。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很多同学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同学中既有政府比较高级的官员比如徐广胜、罗志刚,也有军人、教师、医生和商人。回到家乡农村的学生许多人都成为干部,也有在家务农的同学。</p><p> 值得一说的是,麦曲扎、安雅昌、李庆林、刘恒、刘志伟、刘明、杨勇、武国林、李跃兵、罗新民、刘纪元、丁真等同学参加了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安雅昌所率领的三连一排战功卓著,集体荣获一等军功,他本人荣获二等军功章,荣立三等军功章的有好几个同学,他们是乡城县中学的骄傲(详见图片)。</p><p> 还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很多同学参加了乡城县的轰轰烈烈的建设,很多学生成为县一级的领导干部。</p><p> 现在,第一届毕业生都已完成人生的历史使命退出工作岗位,在颐享天年了。</p> <p>  得荣县的学生到乡城县中学读高中也是乡城县中学一段值得记载的历史。至少说明在高原上办一所高中还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p><p> 这张照片是乡城县首届初中毕业生也是首届高中毕业生在四十多年后与老师们的合影。</p> <p>  乡城县中学初74级后来的高76级,也是人才多多。他们班级有汉族、藏族、彝族、白族等。和所有年级一样一些藏族同学来自乡村小学,乡村小学学制一般较短,学生入学时岁数就比较大,所以,在进入乡城县中学后也算是大的。同样,初中毕业后多数都回到了农村。后来他们中的大多成为农业上和政府的干部,很少有继续读完高中的。高76级毕业后都当了知识青年,到青德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现在,乡城县中学高76级高77级的大部分同学都已完成历史使命,退休了。</p><p><br></p> <p> 乡城县中学的老师们,只有从康定师范调来的陶家成老师是老教师,以及从各个小学来的几个老师比如许有才老师,詹洪杰老师、陈道培老师、苏宗贵老师、李光辉老师、肖开诚老师、曹必进老师、彭华良老师(后勤老师,勤勤恳恳,但很多人不知道)等,其他的都没有当过老师。但是,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们边讲边学,从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中学老师,竟然也把乡城县中学办得有声有色。</p><p> 老师们来自祖国不同地区,又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不仅仅带了文化,也带来一种新的异于当地的生活方式。一时间,乡城县时髦了不少,小小县城,不时有他们年轻的时尚的身影走过,成为一道风景。那时不时兴普通话,于是,重庆话,上海话,成都话,各种地方方言汇聚一堂,在课堂课外被学生们模仿。</p><p> 他们的生活习惯也成为县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的也成为笑话。比如,有的学生教他们的藏语里面就有一些“脏话”,不明就里的他们也跟着学说,惹来一片笑声。虽然县城里的人非常善良,但也有点狡黠。令县城人羡慕的是他们每个月80多元,行政21级的工资水平。那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还算不错。</p> <p> 乡城中学第三个班是初75级,这个班的同学现在也基本退休。他们和前面的班初73级初74,构成了乡城县中学完整的初中一二三年级。1973年,初73级届毕业,顺理成章的开办了高中班,初73级变成高75级。首届初中班是1973年1月毕业,首届高中班是1975年1月毕业。当时计年级的习惯是,中学以毕业时间计年级,所以,70年进校73年初中毕业就叫初73级,初73级进入高中,两年后1975年毕业,所以称为高1975级,简称高75级。 </p><p> 1973年,开始在巴姆山(神山)下修建乡城县中学新的校舍,1975年,乡城县中学从桑披寺迁入新的校址。现在的乡城县中学就在这里不断改造完善,与当时简陋的校舍不能同日而语。</p><p> </p> <p>阳光下的乡城县中学</p> <p> 这时候,中国仍然在文革之中,经济依旧不见气色,地处边远山区的乡城县也照样落后贫穷。初75级毕业升入高中,成为高77级。毕业后,也是全部到了农村,集体到三区的青德乡锻炼。几乎每一届初中的学生都由城区小学和乡村小学的毕业生组成。初中毕业后,有分流,一部分回到农村一部分继续完成高中学业。而高中生很少的还有来自附近得荣县的初中毕业生。</p> <p>  这是首届高中毕业生的毕业证书,注明时间是1975年1月15日。可见,首届毕业生依旧是冬季毕业春季招生,后来改为夏季毕业秋季招生。</p> <p>  说到乡城县的新校区,不得不说到魏永联老师。在所有乡城县中学的学生心目中,那个总是穿着风衣,急匆匆走在路上的人的形象。很多人都不知道魏永联是中学老师,都认为他是专门搞基建的。其实,魏老师是中学老师,但是他自己的兴趣和天分都在建筑上,在大学期间还辅修了建筑学。</p><p> 魏老师1961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分配到丹巴县城区教小学,1964年因婚姻调到乡城县。</p><p> 1965年开始,县政府任命他负责乡城县的建筑设计工作。修建了县政府招待所、县委大楼、城区小学。后开修建乡城县中学时,他几乎是一个人包揽了设计、绘图、预算、施工的工作。</p><p> 在学生们老师们的心目中,魏老师总是忙不完工作,校园里面最早最晚出现的人总是魏老师。在紧张施工一两年后,巴姆山脚下,乡城县占地最大的建筑群(三栋九间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就出现雏形。</p><p> 魏老师虽然没有在乡城县中学上过课,但是,乡城县中学的发展与他密切相连。长期不分昼夜的工作,累坏了身体,在担任乡城县城建局副局长不久就去世了。</p> <p>魏永联老师</p> <p>课间操时间</p> <p>  在整个文革时期,中学的教育都严重受到影响和冲击。尤其是白卷先生张铁生和反潮流英雄黄帅等事件,给整个苦难深重的教育界带来更深的灾难。但比起内地的情况,高原的文化大革命和这类事件对学校的冲击或许小一点。</p><p> 在教师们的努力下,乡城县中学前几届的学生多多少少还是学习了不少知识。但是课程安排也避免不了有关时事的影响,同时,参加学校建设的劳动也占去了不少时间。几乎每天都有劳动课,一般是半天,主要是开荒种菜和开垦操场。</p><p> 那时,可以用很多时间来讲农业知识和农机知识。用很多时间来开批斗会,阶级斗争被安排在第一位。也有许多学生要抄写大字报,每一个学生要参加各类政治运动。因此,客观说,前三届的毕业生,都是文革的受害者。那个时代,全国都如此。尽管时事荒唐,乡城县中学的老师们都尽心尽责的、尽自己所能,不误人子弟,现在看来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精神。</p> <p>  小县城,小学校, 每个老师,每一个学生,大家都互相认识,并且他们的兄弟姐妹都可能是同学,家庭之间知根知底,哥哥姐姐的称呼非常普遍,遇见比自己大的,规规矩矩喊一声哥哥姐姐,这也是不多见的温馨。</p><p> </p> <p>  那时,初中三年高中两年是全国实行的学制,毕业后城市无法提供就业岗位,唯一出路就是下乡去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因此初73级初74级初75级初76级,三年后分别升入高中,两年后,分别是1975,1976,1977,1978年毕业初中高中毕业就去农村下乡。</p><p> 高75级毕业的同学除了参军的,回乡的,其他都下放到尼斯汀乡当知青。县城有了乡城县中学毕业自己培育的知识青年了。</p><p> 到了1977年深秋,恢复了高考。以前的学生都可以参加高考,那一年,乡城县中学考入大学的人数不少,邓要兵、王云康、罗敏、蒋跃原、周熊海等。</p><p> 高78级的学生在1978年夏天参加了高考,王云龙、谢公建考取大学。其他同学或者下乡或者参军或者复读高二。</p><p> 高79级的学生参加了1979年的高考,周武、蒋秀英、刘萍考入大学。幸运的是,高79级不再强行下乡去了,知识青年到农村的运动至1979年结束,长达十几年的强迫初高中毕业生下乡的政策终结,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p><p> 高80级,考上大学的有王云明。高81级,考上大学的同学杨扬、孙继勇、胡萍乡。高82级考上大学的同学有何晓喻、中色、王霞。高83级,考上大学的同学有魏云、胡跃东、穆志强。以及后面年级的何英、魏麟等(不完全统计)。</p><p> 就这样,乡城县中学在甘孜州也是最好的中学之一了。</p><p> </p><p> </p> <p>  从春季招生到秋季招生,很多班级在某个时候都多读半年。比如,1969年入小学的在1975年从春季到9月份到初中,就要多读一学期才能升入学。有的班,比如1968年进校的小学生,在1974年3月到9月,就被放假半年。就这样,中国学校从春季招生到秋季招生的变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完成。</p> <p>  1984年,乡城县中学高中学制改为三年。小学从五年改为六年。这样,读完高中,要花掉十二年时间,至今如此。</p> <p>  杨桐俊校长1984年调任县委党校校长1989年杨桐俊老师离休在雅安干休所颐养天年。</p><p> 熊发恕老师担任了第二任校长。</p><p> 图为熊老师年轻时的肖像,好精神,好意气风发。熊老师也是乡城县中学的一个传说,语文课上得精彩绝伦,板书字字舒畅,他爱低着头背着手,铿锵有力的声音至今回荡在他的学生的耳边。后来,有毕业生在内地中学工作,他们认为,即使在发达地区,熊老师的上课水平也是杠杠的。</p> <p>  现在的乡城县中学校舍,初建于1973年,经过不断修建,现在已经非常完善。可惜,已经没有高中了,现在的乡城县中学只是初级中学。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很难评说。(乡城县正在为恢复高中而努力,地址预定在边边烧)</p> <h3>  现在的漂亮的乡城县中学</h3><h3> 拥中摄影</h3> <p> 乡城县中学学生班级数量和人数的变化:1970年一个班65人,1971年两个班,101人,1972年三个班,146人,1973年四个班,204人,1974年五个班,254人,1975年,五个班,289人,1976年六个班362人,1977年七个班,511人,1978年八个班,569人,1979年九个班,485人,1980年九个班,514人……。到1990年为止,乡城县中学初中毕业生人数2053人,高中毕业人数530人。教职工人数从1970年的五人发展到1990的五十一人。</p> <p>1984年熊老师调到康巴大学,张兴国老师接任校长,成为乡城县中学第三任校长。直到1988年12月张老师调离乡城县回到成都。</p><p> 后来,乡城县迎来了更多的老师,他们(可能不完整),完善了乡城县老师的新老更迭。这些老师有:</p><p>吕光辉老师、唐智勇老师、李继东老师、刘海涛老师、刘静老师、尚木兰老师、松则老师、白书英老师、王华老师、文雅琴、阿金老师、邓启明老师、唐明老师、龚晓燕老师、肖兴庆老师、赵晓芳老师、刘尚富老师、毛练红老师、何忠莲老师、孙继勇老师、孙毅老师、高玲老师、杨小平老师、阿绒老师、王旭东老师、李光辉老师、钟建国老师、胡萍乡老师、吴清友老师、邓忠森老师、方爱玲老师、李子民老师、王洪俊老师、曾建华老师、黄艺华老师、丁盛华老师、贵连全老师、安左老师、陈玲康老师、何英老师、中色老师、赵一新老师、雷树友老师、陈正朝老师、汪贵华老师、洛绒吉村老师、邓世松老师、彭军老师、倪子庆老师、高展老师、杜位爵老师、李宏老师、曲批老师、林扎老师、刘忠建老师、刘老师(小)、魏云老师、谢红军老师、杨小平老师、曾建华老师、丁盛华老师、黄艺华老师、陈正朝,汪贵华老师等等。</p><p> 他们陆续通过就地培养和送出去培训,迅速成长起来,担负起了乡城县中学教学的主要任务。</p><p> 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后来离开教学岗位在其他岗位担任领导干部。</p><p> 他们培养了更多的学生,成绩卓然。现在,乡城县中学已经是高原上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璀璨的明珠</p> <p> 春华秋实,乡城县中学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名声鹊起。在甘孜高原成为名校。不仅是州内的学校就连成都的学校都想从乡城县中学得到我们的老师。于是,熊老师,向老师,大张小张老师等都离开了乡城县中学。</p><p> 在前几任校长和老教师努力下年轻的老师们成为乡城县中学的新生力量。同时,各级行政部门不断选择中学老师去工作。因此,乡城县中学的老师后来在各级行政机关也非常出色。</p><p><br></p><p> </p> <p>结束语:到此为止,尽管有许多事情许多人都没有写到,文字也不尽人意,五十年大庆日子也到了,也只能结束了。虽然疫情使我们聚会的日子无法确定,但纪念是必须的!</p><p> 最后以乡城县中学高81级毕业生杨扬(现在成都大学教授)诗词做一个总结。</p><p> </p><p><br></p><p>50年前的那片云彩,</p><p>一直萦绕在我们的心间;</p><p>50年后的这片天空,</p><p>还是那么蔚蓝。</p><p>那美丽的雪域小城,</p><p>在我们的梦中留下多少温暖。</p><p>难忘50年前,</p><p>我们在莽莽群山中相识相伴,</p><p>从此,我们一生有缘。</p><p>我们嬉戏在阳光下,</p><p>我们追逐在田野间,</p><p>教室里有我们朗朗书声,</p><p>山林里留下我们的足迹点点。</p><p>我们是高原的孩子,</p><p>大山是我们的家园。</p><p>没有贫富,没有贵贱,</p><p>我们是亲密无间的伙伴,</p><p>少男少女的情谊,</p><p>就那么清清淡淡,</p><p>又说不清道不完。</p><p>时光,从来都是那么荏苒,</p><p>一切都似乎发生在弹指一挥间。</p><p>一圈一圈的年轮,</p><p>慢慢刻上了我们曾经年轻的脸。</p><p>岁月带走了我们的青春,</p><p>把那些故事变成了只能回忆的永远。</p><p>也许,我们忙碌在各自的世界里,</p><p>也许,我们已相隔万水千山,</p><p>我们有各自的酸甜苦辣,</p><p>我们的身后留下无数的彷徨与流连。</p><p>但是,在这一刻,我们的青春再次点燃。</p><p>50年的真情,50年的回忆,</p><p>一切都仿佛回到了从前。</p><p>一个个熟悉的名字,</p><p>一张张熟悉的笑脸,</p><p>我们追忆青春的时光,</p><p>怀念朦胧的初恋。</p><p>欢快的歌声与锅庄,</p><p>倾诉我们的友谊,抒发我们的期盼。</p><p>聚会,是那么短暂,</p><p>告别了同学,</p><p>我们又要回归平凡。</p><p>但是那欢乐的相聚,</p><p>将长留我们的心田。</p><p>今夜无眠,今夜灯火阑珊,</p><p>轻轻地挥一挥手,</p><p>带走我们彼此的思念。</p><p>道一声珍重,</p><p>让我们共同期待再次相聚的那一天。</p><p><br></p><p><br></p><p><br></p><p>最后,我要说:不是他们,就没有我们!衷心感谢所有老师的付出,深切怀念离世的老师们!</p>

乡城县

老师

中学

学生

小学

毕业生

同学

初中

高级

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