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对自我欺骗本质的理解是“自我欺骗”定义的一个主要依据,由于理解不同,人们对如何认识和评价自我 欺骗一直存在着很多分歧和争议。哲学家从“认识你自己”或“本真”来揭示自欺的道德缺陷;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自欺是人类自然适应过程的产物;社会心理学把自 欺看作是人满足某些基本需要的调适机制。<br></h3><h3>我们可以从自我欺骗的功能着眼,把自欺大致分为自我安慰、双重思维、便利欺骗他人这三种。它们有两个共同点:第一,在动因上,都是由某种意图或目的造成的错误看法或信念。第二,在认知上,都是以偏误方式对待事实证据或证据解释,挑选与自己意图相一致的有利的证据,剔除或罔顾令人不快和不爽的证据。</h3><h3></h3><h3>自我安慰和善意的谎言 心理学家把某些自欺视为有利于提升自信和良好自我感觉的心理机制。人们的自信影响着别人看待和对待他们的方式。自信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有能力、有魅力、值得信任,因此比较容易说服或影响他人。但是,过度的自信(这是一种自欺)会引发别人的不当期待,无异于欺骗他人。</h3><h3>欺骗他人经常会得不偿失,同样,过度自信也会有负面作用。过度自信会被别人视为自我吹嘘、虚张声势、夸夸其谈。这样的人多了,整个社会都会变得浮夸成风、大 话炎炎、务虚不务实。领导者的豪言壮语就是这样一种自欺,虽然听上去鼓舞人心,但由于难以实现,会带来普遍的失望和幻灭,最后反而导致普遍的怀疑主义和犬 儒主义。提升自信的自欺虽然有时候会有一些好处,但这些好处是不确定的,也很容易转化为害处。</h3><h3>为自我安慰或良好的自我感觉而欺骗自己,就像“善意的谎言”一样,经常被认可为一种必要的生存策略,符合人的合理、正当需要。人需要真实,视真实为一种基本价值,因此以违背真实为理由来批评或指责谎言。但是,真实只是人所珍视的许多价值中的一种,自欺是人为了实现一些其他重要价值——自尊、 自信、自我提升、希望、爱情、友谊、健康——而做的一种选择:权衡之下,认为真实不如其他价值来得重要,因而舍弃了真实。</h3><h3>在许多情况下,这样的自欺是善良的(有必要,且不伤害他人),而取消它或迫使他人放弃它则是不善的。文学和戏剧作品中有许多对这种自欺的描写和刻画。索尔仁 尼琴的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原名《854号囚犯》)中,主人公伊凡·杰尼索维奇原是集体农庄庄员,卫国战争中上前线作战,后被德军俘虏,又趁 机逃回部队,但被逮捕审查。为了活命他招认自己是德国间谍,被以叛国罪判刑十年,送入特别劳改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在劳改营里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灯所度过 的普通而又难熬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杰尼索维奇早晨起来就昏昏沉沉,像是病了。但是,这一天他运气特别好,劳动虽苦,但身体挺了过来,而且多吃到了一点食 物,偷藏起来的一小截锯条没有被发现,他对自己说,真是幸福的一天。</h3><h3>人需要有希望、信念、爱、自尊、归属感才能有意义地生存下去,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即 使我们对满足这些需要的实际可能性抱有不真实的想法,但只要不伤害到他人,在道德上是允许的(morally permissible)。道德上允许的事情与道德上禁止(morally forbidden)的事情(如杀人、偷窃、强奸)不能用同样的道德是非标准去判断。道德上允许的事情都是会有争议的,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原则会有不同的 看法。例如,应该用夸大成绩的办法表扬和鼓励学生?这样做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更有信心和好的自我感觉。还是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们的成绩,奉行“严师出高 徒”的原则?</h3><h3>许多励志的格言都含有诱导或鼓励自我欺骗的因素,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许多人就被这样的考验和磨难给毁掉的)。这种自欺类似于赌徒心理:越是输的次数多,越觉得下次赢回来的几率更 大。励志格言的自欺是积极的,还是也可能是消极的(心灵鸡汤),人们对此经常有所争议。</h3><h3>格言、警句、箴言、成语、谚语经常是一些简单化的表述,都会有反面的成语或格言来抵消它的说服力。例如,“蚂蚁啃骨头”(或“愚公移山”)说的是只要锲而不 舍,最后一定会成功。它虽然励志,但未必真实,其反面的说法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哪一边的说法更有道理,完全取决于运用 者的需要。不管怎么说,这种需要只要不伤害他人,就是道德上允许的,也是可以通过说理来争论的。</h3><h3></h3><h3>自欺的对立面是真实,真实是一种价值,但不是唯一的价值。以为自己只要坚持真实就一定能真实,这种对真实的“执着”本身就可能有自欺的因素。真正的真实首先需要对自己诚实——对自己的欲望、兴趣、能力、品行(包括自己坚持真实的实际可能性)等等有自知之明,这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自我欺骗。</h3><h3>然而,人在形成志向,力图上进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偏向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不可能做到全然真实。尽管如此,那些可能不真实或不完全真实的动力——自信、 自尊、自豪、骄傲、荣誉——还是能有积极的作用,帮助我们实现愿望、发展兴趣、提高能力。我们经常称之为“梦想”,有了梦想才能梦想成真,虽然有的梦想永 远只是梦想。</h3><h3></h3><h3>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在《生活的意义》(Meanings of Life, p. 229)一书里指出,适当的“梦”(幻觉)是幸福的必要因素。他写道,“你建立和维持某种积极的社会联系或个人联系;你找到了某种意义;你坚持某种可以达到的目标或期待;你获得某种按客观标准来说是相当不错的成就;你制造某种让你志满意得的乐观幻觉”,这就是你的幸福生活,其中“乐观的幻觉”是必不可少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