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家岛-我的第二家乡

李中浩

<h3>大王家岛~我的第二故乡</h3> <h3>1969年50年前,我们来到了大连警备区石城岛守备区(3287部队)大王家岛守备营(73分队)营部当兵。去岛上需从庄河码头上船。现在可坐高铁到庄河北,从车站到码头约19公里。</h3> <h3>从庄河到大王家島15海浬(一海浬=1.825公里),渡船一个半小时,快艇只需半小时。我们下午4点到庄河,己没有渡船了。当年的女民兵排长,给我们联系了一艘快艇上岛。</h3> <h3>我们出发了,想起50年没见面的首长、战友很兴奋。</h3> <h3>快到王家島了!那熟悉的岛影!我们回来了,我们的第二故乡。</h3> <h3>大王岛后滩修起了现代化的码头,这是停靠在码头上的渡船。</h3> <h3>到家了。那是当年女民兵排长姜军女儿开的农家乐。岛上过几天,我们24个回岛的老兵以这儿为家。</h3> <h3>家里己经准备了丰盛的晚宴,虚位以待了,我们营部的管理员,今年78岁了,精神矍铄,在家里等着我们。</h3> <h3>门口飘扬着3287部队大王岛守备营老兵战友情的旗帜。</h3> <h3>岛上的春色已很浓了!岛上修起了双车道水泥环岛公路,宽蔽平整。大王家岛4.2平方公里,当时只有三千居民,现有一万三千多人了,过去主要是出海打鱼,现在大都从事养殖和旅游业。大王家岛镇听镇长说,是全国401个特色小镇之一,每年有三千多万乡村财政可用于环境改造。</h3><h3><br></h3> <h3>早晨与久违的海岛近距离接触,典型岛上的农家小院。</h3> <h3>前庙巳成为美丽的海湾公园。</h3> <h3>看一下大王家岛的地图吧,熟悉的地名前庙、后滩,林坦,苏家屯。大王家岛最美的在面向公海的国际灯塔那一段,面临大海的悬崖,满山春天的杜娟、樱花、迎春花,蔚蓝的大海,在春风的吹拂下,十分惬意。</h3> <h3>怎么样,有点旅游特色小镇的摸样了吧</h3> <h3>那是島上的邮局,我们当兵的时候,没有电话。这里寄托着我们多少想思!当然,那时的邮局简陋多了,可还在差不多的地方。</h3> <h3>不知什么时候给了个霸气的名字-海王九岛。这是后滩的海王九岛广场</h3> <h3>从海王九岛广场这个角度看海,显得特别宽广。</h3> <h3>看到这些渔船,才能有遥远的联想,感到特别亲近。</h3> <h3>每人发一顶军帽,找两个一米八的大个当旗手,走起了队列,表现老兵的风彩!</h3> <h3>到我们营部所在地~前庙去。</h3> <h3>和杨管理员,王指导员,贺管理员,韩技师合影。清楚的记得杨管理员对我的关照,谢谢了,我当兵时的领导。</h3> <h3>裁军了,岛上的军营己空无一人。这是我们昔日营部的房子,沧海桑田,不由平添几分感概。</h3> <h3>昔日的猪圈,变成了一度假村。昔日的猪倌李忠海笑开了花。</h3> <h3>我和野书春在昔日放映员站在我们原来的放映室前。</h3> <h3>我们放映组的两个房间打通了,还养起了羊。和我们的“伙伴“一起照个相吧。</h3> <h3>在营部原来的操场上建了一栋两层楼的营房,住过当时最后一批驻军。</h3> <h3>现在也人去楼空了,可精神气还在,“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h3> <h3>向我的第二故乡敬礼!为我们的战友情意敬礼!为我们的军民情意敬礼!</h3> <h3>后滩的水产养殖加工场地。岛上一个海红8毛,一斤扇贝1元2,海蛎子2元左右,己都是养殖的了。养殖水产已按水域分给了各家各户,水产集中处理,场地的设备是租的,设备的租贷费用也按重量计,处理一斤水产2分左右,人工需自己去找。</h3> <h3>东边的滩涂还保留着原始的风貌</h3> <h3>今天是阴历18,大潮!赶海的好时候,见到这个情景,能回忆起当兵的时候。那时候一斤海蛎子才五分线!</h3> <h3>请看远处的黑白岛礁,那是岛上著名的景点。</h3> <h3>后滩己发展成一个小镇了!王家岛的镇政府就座落在这儿,我们老兵的“家“也在这儿。</h3> <h3>181指挥所,韩技师在回忆当时焊门的情景</h3> <h3>在昔日的指挥所,今天的海防纪念馆前合个影吧。</h3> <h3>军事指挥所和弹药库的坑道内,现在的纪念馆</h3> <h3>一群69年兵,50年以后再回岛,在海王九岛广场前留个影吧!</h3> <h3>情不自禁的挥舞起了战友情的旗帜!</h3> <h3>此次聚会的组织者野书春,在第二故乡的横幅前笑开了花。</h3> <h3>我们上灯塔了,很多战友当了好几年兵都没来过的地方。灯塔所在的海王山突出在岛尖上,这儿可以烏瞰全岛,是岛上最美的风景</h3> <h3>灯塔山上修起了木棧道,今天迎来了一批老兵</h3> <h3>看在迎春花衫托的灯塔有多么矫健!</h3> <h3>王汝柱、王金虎回到了在雷达站当兵时的食堂前。王家岛上是有水的,雷达站上也有机井,不要下山挑水,可是极大的幸福啊!雷达站直属营部管,业务上还有双重领导,这儿出去12海浬就是公海,雷达站的战略任务不言而喻。</h3> <h3>国际灯塔建于1937年,山高102米,塔高10米,感兴趣就看看说明吧</h3> <h3>再回顾一下大王家岛的地图吧,加深一下印影</h3> <h3>山顶我们的炮阵地</h3> <h3>远眺灯塔山</h3> <h3>前庙修起了堤埧,养起了蝦,失去了原先的风彩。可站在山顶上看,还和过去差不多。</h3> <h3>这样看灯塔是否更神气。</h3> <h3>老龙头现在叫卧佛醉海了,怎么样,很象吧!</h3> <h3>前庙岛瞰,我们营部就在这片土地上</h3> <h3>岛上的山花烂漫</h3> <h3>这是在海王山上看到的海景,美吧!</h3> <h3>山顶的雷达站,这是大王家岛的制高点</h3> <h3>和当年的女民兵们合影。</h3> <h3>军民联欢,跳起了东北大秧歌。</h3> <h3>看看海王九岛的位置吧,每个岛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h3> <h3>23日是我们离岛的日子,海上起了大雾,为了赶车,没开航前我们一行9人坐快艇先行离岛,杨管理员他们等到12点开航了再走。我们分两批分别于12:30和15:15到达普兰店,看望了我们的老首长。再见了大王家岛!</h3> <h3>石营长今年84岁高寿了、看到我们这些老兵去看他,特别高兴!早上九点多就到酒店等我们了,李副政委,还有我们69年兵的骄傲,从我们大王岛出去的朱礼福专程从大连赶来,一起聚会的还有我们的邵参谋。大家打起横幅留下了珍贵的合影。可惜我和祁世观要赶飞机,提前离开了。</h3> <h3>岛上通过海底电缆供上了电!这可是现代化的根本,听镇长说这个五年计划内还要供上水,如果还能供上汽,岛上的生话会更好的。</h3> <h3>战友们经常回来看看,难忘的战友情,军民情,故乡情。</h3> <h3>我们的第二故乡~大王家岛会变得更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