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应然行动,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需要,是教育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把“高、大、上”的诠释和理解落地,于小学生在心灵上播种,在精微处发现,在小事上慎行,让更多的人看见、懂得和学会怎样想、怎样教,以及怎样立己、怎样达人――仅从这个角度上说,教学研讨活动之意义可见一斑。在学习的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感在碰撞交织中,总会擦出一些火花。<br></h3><h3> 关于上课。会场上所展示的课叫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或者应该叫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我忽然想到上课的意义与价值:文化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全部积累与体现,可以“化人”,但不易“示人”和“教人”。那么,为什么还要上这个课呢?我归结了四个原因:一,知晓。我们行走在一个被5000年文明浸润的国度,我们的祖先最早摆脱了野蛮和愚昧,我们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和创造,我们的诗词歌赋、工农商兵,熔铸成民族的灵魂,在华夏大地上熠熠生辉。二,亲近。我们不需要用第三者的眼光观望这千年的文明,因为“她”――就是我们的!我们与她骨肉相连。一代一代,追根溯源,慢慢的体味,自己的血液里也烙印了祖先的遗传!三,虔敬。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河出图洛出书,来自远古的故事里蕴含着宇宙变迁的智慧,一笔一画之中诠释着王朝更迭的沧桑,自古及今,指引炎黄子孙走进伟大新时代。四,传承。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人。东方文明成就了每一个华夏儿女,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是东方文明的见证。</h3><h3> 关于教材。一本书能浓缩多少东西?一本书相对于“传统文化”是不是犹如恒河沙中之沙一样微不足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们要找传统文化的教学之道、之名。针对教材的态度,我也有三点思考:第一,尊重和遵循。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任务的教师,同时还承担着国家学科课程的任务,我们的时间很宝贵,精力也很宝贵,实在没有必要放弃眼前的这个“教学凭借”而另辟蹊径。教材是一部分人动了很多脑筋、付出了很多劳动才最终形成的教学工具,理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遵循。第二,深度解读。读教材不同于读别的书,不只要读懂内容,还要读懂内容编排的意图,更要读懂“编者还没有读懂的部分”(这一点比较难)。比如同样学一个勤俭节约的故事,身边故事好,还是历史故事好?这要看教学指向行动养成还是指向文化传承。第三,创造使用。一个好的教者,应该做到“眼里读教材,心里读教学”。对教材中好的材料直接拿来用,对不好的材料只字不提也没什么了不起。使用教材应该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又要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