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和押韵——兼谈微型诗的韵律

天海

<h3><strong>诗、韵和押韵</strong></h3></br><h3><strong>——兼谈微型诗的韵律     </strong></h3></br><h3><strong>文/泉水</strong></h3></br><h3><strong>一、什么是“诗”</strong></h3></br><h3>    《辞源》说:诗,有韵律可歌咏者的一种文体。</h3></br><h3>    《辞海》说:诗,文学的一种体裁,文学的重要类别之一,详“诗歌”。</h3></br><h3>    《辞海》说:诗歌,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于想象,语言凝炼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h3></br><h3>    《新华字典》说:诗,一种文体,形式很多,多用韵,可以歌咏朗诵。</h3></br><h3>    《现代汉语词典》说: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h3></br><h3>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h3></br><h3>    诗歌是一种文体。</h3></br><h3>    诗歌是一种有节奏的文体。</h3></br><h3>    诗歌是一种有节奏的韵律文体。</h3></br><h3>    “韵律”是诗歌的本质特征。</h3></br><h3>    在中国,韵文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殷周时代的民歌就是押韵的。后来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人民群众的诗歌戏曲创作,也都是押韵的。诗歌的音韵 (即所谓“声律”)是同诗歌一道产生的,并随着诗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人民当家作主的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文学艺术日益欣欣向荣。在文艺 形式方面,各种崭新的韵文文体正在产生,并有一些改造的旧形式,使韵文的发展出现空前丰富多彩的局面。除诗歌要求押韵之外,戏曲、曲艺、小演唱、顺口溜以 及广大群众创作的民歌,甚至赵本山等一类的小品,也都需要押韵。</h3></br><h3>    用韵是各种韵文形式的一个共同的特点。用韵得当,并适当注意句中的抑扬顿挫,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h3></br><h3><strong>二、什么是“韵”</strong></h3></br><h3>    在汉语里,每一个字音,是由声母和韵母合成的。例如“诗”字,拼写为shi, sh是声母,i是韵母。我们讨论韵和谈押韵,都只同韵母有关系,同声母是没有关系的。如:</h3></br><h3>《静夜思》 李白/唐</h3></br><h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h3></br><h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h3></br><h3>    诗中的“光”(guāng)“霜”(shuāng)与“乡”(xiāng)都是āng韵的字,是同韵。</h3></br><h3>    一个字母的韵母,可以是一个单元音,也可以是复韵母。复韵母的主要元音叫韵腹。韵腹之外,或有韵头,或有韵尾,还可以同时有韵头韵尾。例如:河(hé)、布(bù)、坡 (pō) 等字的韵母是e、u、o,都是元音;学(xué)、兴(xīng)、怀(huái)等字的韵母是复韵母,其中学字有韵头u;兴字有韵尾ng;怀字既有韵头u,又有韵尾i。</h3></br><h3>    由上可知,所谓韵头,是指主要元音前面的另一个元音。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做韵头的只有三个:i、u、ü。</h3></br><h3>    所谓韵尾,是指主要元音后面的音素成分。在现代汉语中只有四个:i、u、n、ng。</h3></br><h3>    知晓了韵母、韵头、韵尾,再来看看什么叫做韵,韵是怎样形成的。那就是:凡韵母的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倘有韵尾的话,则韵尾要相同),就构成韵。例如: 方(fāng)、疆(jiāng)、光(guāng)同韵,就是因为它们的韵母虽然不同,但是主要元音a是相同的,韵尾ng也是相同的。这就具备了构成韵 的条件。</h3></br><h3>    由此可见,“韵”和“韵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方、疆、光的韵母āng、iāng、uāng是并不相同的,但是它们却是同一个韵。</h3></br><h3>    由此也可以知道,韵的构成同韵头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决定于主要元音和韵尾。</h3></br><h3><strong>三、什么叫“押韵”</strong></h3></br><h3>    在诗歌或戏曲里,应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子的末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叫“押韵”。由于押“韵”的字是放在句末的,所以又叫做“韵脚”。押韵时可以是每句用韵,可以连分句也用韵,也可以隔句或隔几句才用韵。这叫押韵方式,或称“韵律”。</h3></br><h3>    “韵”还有宽严之分。韵的和谐程度是因构成韵的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如果主要元音与韵尾(倘有韵尾的话)完全相同,象开、来、排、材为韵,那是最和谐、最严 格的韵;如果主要元音不同,只是接近,那是较宽的韵,如门(mén)和心(xīn);如果不同的程度更大些,如清和人、身、分相押韵,连韵尾也不同了,这 叫通韵,也就是更宽的韵了。关于通韵,本文后面还要讲到,这里就不详叙了。</h3></br><h3>懂得了什么叫做韵,又知道了韵的宽严的区别,对于用韵就取得了自由。但是, 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在写作韵文的时候,当然要力求用韵和谐和恰当,可也不能因韵害意,韵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不要一味片面地去追求音韵完美,而游离主 题内容。还有,韵脚应该押得自然,不要勉强,更不要生拼硬凑。</h3></br><h3>    另外,韵的疏密和押韵的方式(韵律),在格律诗(如律诗和词)中,是由格律规定的;在新诗、歌词和一般说唱文学中,则比较自由,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去安排。</h3></br><h3><strong>四、韵部演变</strong></h3></br><h3>    构成韵的条件虽然古今相同,但哪一些字跟哪一些字可以押韵,即韵部的区分,却是随着时代的不同和语音的演变而变化的。我们在读古书时,常常感到韵脚不合谐,就是这个缘故。</h3></br><h3>    诗人作诗押韵,怎样摆脱自己的乡音母语的束缚,使之一致起来,达到交流的作用呢?这就要靠韵书规定的韵部来统一了。</h3></br><h3>    每个时代都有学者分部归类地编著反映那个时代语音实际的韵书。</h3></br><h3>    隋代陆法言著有《切韵》,成书于601年,将韵归纳为近200部。</h3></br><h3>    751年刊定为《唐韵》(残卷),归纳为206韵。</h3></br><h3>    1008年,《广韵》成书,这是现存的最古的一部完整的韵书。</h3></br><h3>    到了南宋淳祐壬子年(1252年)刘渊编了一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归纳为107韵。元代文人阴时夫又在此基础上减去一韵,成为106韵。因刘渊是平水 人,所以后来人们把这一韵部体系叫“平水韵”。从那时起,直到明清,写旧体诗词的人都以“平水韵”的106韵为依据。就是现在写近体诗,也是要遵循的,否 则便会贻笑大方之家。</h3></br><h3>    元代周德清在1324年写的《中原音韵》反映了当时汉语入声消失和平仄共部的语音实际,演变为十九个韵部。发展到近代,语音又有了变化,m韵尾在北方话中消失,再加上其它变化,韵部的区分就又有了不同。</h3></br><h3>    自清以来,曾有过一些反映近代语音系统的韵书。但是,一本比较完善的韵书也是不容易形成的。在近代韵书及其韵部体系中,以在民间形成的“十三辙”比较科学。当前的新诗、歌曲、说唱文学,多是运用此韵部。其名称是:</h3></br><h3>    (一)发花;(二)梭波;(三)乜斜;(四)姑苏;(五)衣期;(六)怀来;(七)灰堆;(八)遥迢;(九)由求;(十)言前;(十一)人辰;(十二)江阳;(十三)中东。</h3></br><h3>五、微型诗的韵律</h3></br><h3>    中国的诗歌,按其内容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有无格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旧体诗和现代诗。微型诗当属现代诗的一种形式。</h3></br><h3>    微型诗,有它自身的特性,如排列三行、不超过三十字等。它更固有诗的共同特质,那就是韵律。诗要有韵,诗要押韵,微型诗既然叫诗,就不能例外。</h3></br><h3>根据微型诗的自身特点和微型诗家的实践,微型诗的押韵方式是可以有所遵循的:</h3></br><h3>    1、  微型诗ABC三行,可以ABC行行押韵、AC一三行押韵、BC二三行押韵。例如:</h3></br><h3>    (1)  ABC行行押韵</h3></br><h3>      《忆》/ 潘兴斌</h3></br><h3>    背诵诗歌般背诵老家炊烟</h3></br><h3>    母亲的袅袅呼唤,依然</h3></br><h3>    拽扯着光腚的乳名与河滩</h3></br><h3>    ——“烟”、“然”、“滩”押韵。</h3></br><h3>      《总理问灾》/ 泉水</h3></br><h3>    温如春风入残冬</h3></br><h3>    家家户户升起 串串笑声</h3></br><h3>    宝重情意 人民铭记心中</h3></br><h3>    ——“冬”、“声”、“中”押韵。</h3></br><h3>      《静》/ 黄万民</h3></br><h3>    夜很静</h3></br><h3>    窗口围满小星星</h3></br><h3>    听琴</h3></br><h3>    ——“静”、“星”、“琴”押韵。</h3></br><h3>    (2) AC一三行押韵</h3></br><h3>      《窗外那盆米兰》/ 竹影新声</h3></br><h3>    丰收故事 装扮笑容点点</h3></br><h3>    每一次呼唤你的芳名</h3></br><h3>    仿佛都分享着绿茵场的鏖战</h3></br><h3>    ——“点”、“战”押韵。</h3></br><h3>      《今夜,想你了》/ 陈欣</h3></br><h3>    月亮这只白玉盘</h3></br><h3>    一夜精雕</h3></br><h3>    漫天碎片</h3></br><h3>    ——“盘”、“片”押韵。</h3></br><h3>      《滑竿》/ 半半</h3></br><h3>    把山顶抬下来再把汗水抬上去</h3></br><h3>    坐在世界中央</h3></br><h3>    看峨眉如何呼风唤雨</h3></br><h3>    ——“去”、“雨”押韵。</h3></br><h3>    (3)BC二三行押韵</h3></br><h3>      《爱醒来》/ 剑江</h3></br><h3>    高原风吹皱清瘦影子</h3></br><h3>    弯弯剑江河涌动</h3></br><h3>    两岸桃红</h3></br><h3>    ——“动”、“红”押韵。</h3></br><h3>      《车子开动了》/ 唐淑婷</h3></br><h3>    母亲追赶来 急急地</h3></br><h3>    从窗外塞进</h3></br><h3>    一串温热的 叮咛</h3></br><h3>    ——“进”、“咛”押韵。</h3></br><h3>      《红叶》/ 泉水</h3></br><h3>    红了 磊落</h3></br><h3>    再不必附庸那过眼的风雅</h3></br><h3>    寻根 回家</h3></br><h3>    ——“雅”、“家”押韵。</h3></br><h3>    2、  微型诗可以押宽韵。</h3></br><h3>    押韵有宽严之分。当下新诗、歌曲、说唱文学多用的“十三辙”,可用于微型诗的押韵。《现代诗韵》在“十三辙”的基础上,为了区别宽严,以及考虑到历史情 况、方言现状和现代语音实际,在四个部中一分为二,形成了十三部十七韵,押韵时可以任意选择。倘要韵严一些,可按十七韵来押;倘要宽些,就按十三部押就可 以了。现简要摘录如下,供参考:</h3></br><h3>    第一部    花部 花韵——a  ia  ua</h3></br><h3>    第二部    歌部 歌韵——e</h3></br><h3>              波韵——o  io  uo</h3></br><h3>    第三部    些部 些韵——ie  üe</h3></br><h3>    第四部    姑部 姑韵——u</h3></br><h3>    第五部    衣部 衣韵——i  –i  er</h3></br><h3>              居韵——ü</h3></br><h3>    第六部    开部 开韵——ai  uai</h3></br><h3>    第七部    飞部 飞韵——ei  ui  uei</h3></br><h3>    第八部    高部 高韵——ao  iao</h3></br><h3>    第九部    收部 收韵——ou  io  iuo</h3></br><h3>    第十部    山部 山韵——an  uan</h3></br><h3>              天韵——ian üan</h3></br><h3>    第十一部 根部 根韵——en  in  un  uen  ün</h3></br><h3>    第十二部 方部 方韵——ang  iang  uang</h3></br><h3>    第十三部 东部 东韵——ong  iong  ueng</h3></br><h3>                 声韵——eng  ing</h3></br><h3>    3、  微型诗可以押通韵。</h3></br><h3>    所谓通韵,就是超出韵部范围去押韵的一种办法,也就是使用更宽的韵。根据构成韵的条件,并不是任何两个韵部之间都可以通,必须是主要元音和韵尾相接近的韵部才能通。一般把通韵的现象区别为常通和偶通两种。</h3></br><h3>    从现代韵文的实践看,常通只有一种,即“声”韵与“根”韵通押。例如:</h3></br><h3>      《五月初五》/ 泉水</h3></br><h3>    二十四小时白昼光阴</h3></br><h3>    只因代入屈原DNA</h3></br><h3>    就保持亘古不变的 节的外形</h3></br><h3>    ——“阴”、“形”押韵。“阴”属“根部”,“形”属“声部”,这里属于通押中的常通。</h3></br><h3>    偶通的韵部关系有:衣部和飞部;飞部和开部;姑部和收部;收部和高部;山部和根部;东部中的东韵和根韵;衣部中的居韵和姑韵。对于偶通,因其和谐性更为减弱,一般不宜多用。</h3></br><h3>    4、  微型诗可以平仄通押。</h3></br><h3>    汉语在古代有平、上、去、入四个音调(现代普通话是阴平、阳平、上升、去声),古人认为平声调的字发音时不升也不降,所以叫该调为平声;而其它三个声调比 较短抑,有起伏升降,就统称之为仄声,“仄”即是侧,不平的意思。诗人利用字的平仄递出、抑扬交错以构成吟颂时的强烈旋律感。例如:</h3></br><h3>      《渡汉江》 李频/唐</h3></br><h3>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h3></br><h3>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h3></br><h3>    将这二十个字的平仄标出,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可以看出,平仄声在诗中是交替出现的。</h3></br><h3>    平仄本来是极易弄明白的问题,但是由于语音总是处在发展演化之中,所以一个字在古代读平声,现代不一定还读平声;一个字在古代读仄声,现代也不一定还读仄 声。例如“看”字,我们一般读去声的kàn,属仄声,但它在古代却往往读平声。又如“屋”字,我们一般读平声的wū,但它在古代却是读入声字,属仄声。所 以,我们如果一味地用现代的声调去“套”古代的声调,就常常会犯错误,闹出笑话来。</h3></br><h3>    在这里需要提起注意的是,现代普通话所说的平仄与古代又有所不同。普通话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升去声。至于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的古代入声字,在古体诗中是一律当作仄声用的,而现代普通话则分别归入四声之中了。</h3></br><h3>中国先秦两汉的韵文,平声是不和仄声在一块押韵的。唐诗用韵,四声(平、 上、去、入)也很严格,除古体诗有少数是上、去二声通押外,一般不能通押。宋词只有上、去二声可以通押,至于平仄通押现象,只出现于个别词牌(如《西江 月》)。近代的新诗、戏曲和曲艺的用韵,则是完全打破了四声的束缚。微型诗也可以加入其中。举例:</h3></br><h3>      《寒梅》/ 雪中梅</h3></br><h3>    绽放灿烂的容颜</h3></br><h3>    仰傲</h3></br><h3>    雪地冰山</h3></br><h3>    ——“颜”、“山”押韵。“颜”是平声,“山”也是平声。</h3></br><h3>      《奶瓶》/ 泉水</h3></br><h3>    截住长江黄河水</h3></br><h3>    定时流淌</h3></br><h3>    浇灌出参天栋梁</h3></br><h3>    ——“淌”、“梁”押韵。“淌”是仄声,“梁”是平声,这就属于平仄通押。</h3></br><h3>    要注意的是,不同声调可以互相押韵,并不等于说声调同押韵毫无关系。在汉语中,声调是构成节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声调同韵文的关系仍然是密切的。仅 就押韵来说,平仄虽然可以通押,但用平声韵脚和用仄声韵脚,所造成的抑扬顿挫音韵效果是不完全相同的。同是平声,阴平和阳平由于声调的差异,也可以形成不 同的韵味。微型诗的韵脚当然可以比较自由,但采取怎样的押韵方式(包括韵脚的声调运用),才能同内容和思想感情相适应,达到更好的效果,也是需要诗家和诗 歌爱好者在写作过程中去选择、推敲和体会的。</h3></br><h3>    末学的这篇拙文,意在提高微型诗作(微型散文诗也当在内)质量,仅供微型诗爱好者参考 。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不吝指教。</h3></br> <h3><font color="#01010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czMjM2NQ==&mid=2649241979&idx=1&sn=2cc4c6e4f1dbfcac017e7cc74b33a102&chksm=82c9a319b5be2a0f6d90ae8fa925fe416888f6c6c224a2501ff6ee2a2c34b9f86d3f70456275&xtrack=1&scene=0&subscene=131&clicktime=1556062881&ascene=7&devicetype=android-27&version=2700033d&nettype=WIFI&abtest_cookie=BQABAAgACgALABIAEwAGAJ2GHgAjlx4AVpkeAMOZHgDUmR4A3JkeAAAA&lang=zh_CN&pass_ticket=wP8pdf4KB0PLnLs6hKinOe3pzyko3sWqDhxelQUyI6AdxsynlgI52BLt8SvuZ8aV&wx_header=1"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