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这个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时节,我们的教研之路再次启程。2019年4月19日项目组成员相聚在浦口区行知小学,开启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学习之旅。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江苏省教研员郭庆松老师、苏教版教材编辑部黄为良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金海月博士、浦口区数学教研员赵学武老师以及浦口区小学数学证据项目组成员。活动由浦口区实验学校的华松老师主持。</h3> <h3>本次活动安排如下:</h3> <h1><b>一、课例展示篇——追本求源,直击本质</b></h1><h3> 第一节课是由行知小学的阮敏老师执教四下的《<b>认识三角形</b>》,阮老师富有激情,充满活力。</h3><h3><b>第一板块:认识三角形</b></h3><h3> 阮老师从“你们心目中的三角形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入手,让学生先画一个三角形,并说说它的样子;接着抛出“是不是有边、有角、有顶点就是三角形呢?”这一问题,仅仅抓住三角形概念中的“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这三个核心词,通过一组反例逐步提取出概念中的核心词,然后再结合学生自己画图时的亲身体验,完整呈现出三角形的概念。</h3><h3><b>第二板块:三角形的高</b></h3><h3><b>(一)认识高</b></h3><h3>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小老鼠推饼干回家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能不能推进去?”这一核心问题,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的高度”向“数学中的高”逐步抽象,形成概念。</h3><h3><b>(二)学画高</b></h3><h3> 以活动三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尝试画高,通过展示正例和反例,在比较中发现高其实与以前所学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样的,再一次帮助深化了三角形高的概念。在评析和修正中,掌握画高的方法。</h3><h3><b>(三)研究高</b></h3><h3> 小老鼠第一次不能把饼干推进去,由此想到转动饼干,阮老师启发学生思考“想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认为关键得知道什么?”,关键是要找到三角形饼干的高,测量出长度。就这样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到最本质的点上。三角形的高会随着底边而变化,再次让学生画高,体会高与底的对应关系,同时巩固画高的方法。</h3> <h3> 第二节课是由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滨江分校的张颖老师执教三下的《<b>小数的初步认识</b>》,张老师镇定自若,娓娓道来。</h3><h3><b>第一板块:小数的本源意义</b></h3><h3> 通过回顾10个几是十、一百、一千的过程,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感受满十进一的数学思想。进一步追问“10个几是1?”学生自动迁移在个位的右边添上一位,初步感知小数和10个0.1。<b></b></h3><h3><b>第二板块:小数的实际生活意义</b></h3><h3> 张老师设计了生活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0.3元和0.3米。并分层展示0.3元的不同表征方式,有文字表述的、画长方形表示的、画线段图表示的,无论哪一种表征方式,通过学生的比较发现0.3元就是十分之三元,也是3角。受0.3元的启发,学生能够判断0.3米、读懂0.3米,进一步找到本质特点。0.3米就是十分之三米,就是3分米。接着沟通了0.3元和0.3米,他们表示的数量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同样的图形来表示?启发学生抽象出小数的本质,他们都是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三份就是0.3。</h3><h3><b>第三板块:小数的几何意义</b></h3><h3> 在这一板块设计了一道选择题,找出能表示0.2的图形。让学生在辨析中将自己的理解说清楚讲明白,达到对小数真正意义的理解。</h3> <h1><b>二、备课设想篇——反复打磨,精益求精</b></h1><h3> 每一次的课堂教学背后,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思考、推敲,都是上课教师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试上,改进,再试上,再改进的过程。</h3><h3><b>第一节课(阮敏老师):追本求源,关注细节</b></h3><h3> 1<b>.概念为本</b>。三角形的概念是教材中第一次给图形正式下定义,它的建立要让学生吃透悟明。从“你们心目中的三角形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入手,让学生先画一个三角形,并说说它的样子;接着抛出“是不是有边、有角、有顶点就是三角形呢?”这一问题,通过一组反例逐步提取出概念中的核心词,然后再结合学生自己画图时的亲身体验,完整呈现出三角形的概念。</h3><h3> 2.<b>追本求源</b>。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白,解决“能不能推进去”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三角形饼干的高,测量出长度。无论如何调整方向,目的只有一个,测量高的长度。因为“高源于测量”。所以我们再次进行调整,“饼干能推进去吗?”想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认为关键得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聚焦到最本质的点上。</h3><h3> 3.<b>明晰本质</b>。画高,其实就是从一点向对边作垂线段。如何让学生悟到这一点,于是我们设计了问题:“老师似乎没有教你们画高,大家怎么就画得比较熟练呢?”刺激学生对“本能”的作出表达,从而有效将画高与画垂直线段整合。</h3><h3> 最后,阮老师提出一点疑问:三角形的概念中首尾相接和围成是什么关系,如何让学生能深刻体验这两个核心词的意思?</h3><h3><br></h3> <h3><b>第二节课(张颖老师):基于前测,板块设计</b></h3><h3> 在确定课题之后,张老师先自主备课,查阅资料,之后又进行前测了解学生,确定教学思路后试教,3次磨课后形成定稿。</h3><h3> 第一板块:<b>小数的本源意义。</b>数起源于数,整数如此,小数是否也能类推在数数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呢?在团队的共同智慧下,张老师决定大胆尝试,删繁就简,把小数和整数建立位置制的关系,寻求一位小数最本质的特点,和十进制的思想。这样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让学生真实体会并感受到,小数也是数、小数在计数器上也有自己的位置、小数和整数的进率都是10。</h3><h3> 第二板块:<b>小数的实际生活意义。</b>学生在计数器上类推、迁移初步感受了小数,但小数在生活中具体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解释生活中的小数呢?张老师设计了生活情境,让学生表征实际的0.3元、0.3米。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不同数量的表征方式,凸显十进分数和小数的密切关系。在多次比较中启发学生抽象出小数的本质,他们都是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三份就是0.3。</h3><h3> 第三板块:<b>小数的几何意义。</b>学生理解实际意义的小数后,脱离情境、离开课堂,学生还能解释小数的意义吗?张老师在这一板块设计一个选择题,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说清楚讲明白,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理解。</h3> <h1><b>三、专家点评篇——答疑解惑,指点迷津</b></h1><h3><b><br></b></h3><h3><b>金海月博士:三个关注(关注课堂提问、关注已有经验、关注活动时间)</b><br></h3><h3> 这两堂课都属于概念课,两位教师都充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抽象形成三角形和小数的概念。关于课堂提问,当教师抛出开放性的问题时,学生会为了满足教师的正确答案而思考,而缺乏问题本身的思考。大部分孩子答不出时教师应该再细化问题。同时在进行学习任务时,教师是否思考过时间的安排呢?有没有判断的依据,其实证据是手段,不是目的,应不应该为了寻找需要的证据而大量花时间,让大部分孩子去等待?这两种现象都值得教师关注。</h3> <h3><b>黄为良老师:一份肯定,一点建议</b></h3><h3> 关于阮老师的疑问,黄老师给出一点肯定,概念的教学要抓住要点理解这个想法很好,同时给出解释:把几条线段首尾相接得到的可能是封闭的折线,也可能是不封闭的折线。封闭的折线就是多边形,而小学生是难以理解封闭的折线,所以要强调围成,这两点并不矛盾。关于第二节课,张老师有三大方面做得很好:从十进制引入小数的设计新颖,同时整合了不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充分感知小数的意义;在和学生的交流中突出了知识间的联系。另外黄老师也指出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小数,把平均分的对象抽象为“1”是否有些过早?其实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生活意义,应该结合具体的现实背景去初步理解和认识小数。</h3> <h3><b>郭庆松老师:关注概念的教学与建构过程</b></h3><h3> 关于概念课的教学,我们要思考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材中概念的含义以及教学后学生对概念的表征分别是什么。概念用语言表征只是一种方式,有时需要变式表征来丰富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当学生将日常概念抽象为数学概念时,在具体情境中去辨认概念,需要对照概念的定义来理解,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是必要的,也是概念形成的重要过程。另外数学概念的本质虽是重要的,仍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三年级只是初步认识小数,不宜过分的抽象。建议让学生同时经历0.3元和0.3米表征的过程,再进行自我对比它们的相同性,这样学生会更易理解0.3的本质意义。</h3> <h1><b>三、磨文专题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h1><h3> 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环节是磨文专题活动,由黄为良老师为大家带来文章撰写的微型讲座,整个分享过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每个老师收获的是满满的干货。黄老师指出我们小学教学的文章应区别于一般的论文,虽难以做到学术性和创新性,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基于教学实践的一些理性思考,或是基于教学实验的数据分析。文章撰写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h3><h3><b>(一)研究一些问题</b></h3><h3> 首先我们要从小学数学中的具体问题做深入思考,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第一,“是什么”就是明确研究的问题,其实可以在教学中找到问题,例如三角形究竟该如何给学生下定义,这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二,常问“为什么”很重要,例如教材为什么要安排两次分数的认识,两次的教学内容有什么不同?第三,常去试试还可以怎样做。不拘泥于一般的教学思路,尝试突破也会有别样的精彩。</h3><h3><b>(二)搜集一些资料</b></h3><h3> 1.问题的研究离不开查阅资料,随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2.资料从哪来?可以查找权威的工具书、经典的名著、别人文章的参考文献、网络搜寻或是国家文件。3.资料怎么用?首先要全面准确的理解资料中的观点,切不可断章取义或是一知半解。第二,引用时要严谨,不能大而化之。</h3><h3><b>(三)理出一个思路</b></h3><h3> 1.形成一个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指向内容的理解;指向教法创新;指向学生的精彩表现;指向理念感悟;指向理论创新。2.合乎逻辑的展开,即基于学情,合乎常理,想的透彻,说的明白3.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4.注意参考文献的规范例举。</h3><h3><b>(四)争取一点突破</b></h3><h3> 争取做到一点认识上的突破;一些做法上的突破。</h3><h3> 分享后,黄老师还结合了项目组老师的文章进行针对性地指导,给出修改意见,再一次交流中大家思想碰撞,同时就大家的写作疑问进行现场答疑。最后赵老师对项目组成员提出文章修改任务,要求结合黄老师的讲座分享,继续磨文思考,争取更高质量的文章。</h3> <h3> 不知不觉,近五个小时的活动已经结束,大家内心丰盈,意犹未尽。小证据反映真问题,小研讨深受大启发,小团队汇集大能量。感受思维火花的绚丽,学习专家的思维,充实自己的理念。每一次的前行都充满力量,每一次的努力都不负期望,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将砥砺前行,越战越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