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是高尔基眼中的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刘向眼中的书,而我眼中的书,是一盏指引我前进的路灯,是一只载着我永远不会沉没的小舟,书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清醒时做事,糊涂时看书。</h3><h3> ——题记</h3> <h3>最是书香能致远,学习之乐乐无穷。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相约在四月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翻开书页,跟随美妙的文字一同上路,在书海中恣意徜徉吧!</h3> <h3><br></h3><h3> 新蔡县政协三楼会议室春意融融,最美的季节,最美的时光,这里书香政协读书交流会暨《行吟乡村》诗集发布会拉开了序幕……</h3> <h3>朱永杰,河南新蔡县人,1967年2月出生,1986年考入郑州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一半时间在县委机关,一半时间在乡镇基层。自幼喜欢文学,工作之余写作诗歌,用以记录生活中的那些难忘岁月。他坚信: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还有情怀和理想。</h3> <h3>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贺《行吟乡村》出版发行</h3><h3>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朱永杰老师的原创诗集《行吟乡村》也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和大家见面了。祝贺朱老师!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从拿到这本书稿的那刻起,一篇篇诗作读下来,我深深感觉到,作者是一个对工作尽职尽责、对生活满怀热情和激情、情感丰富且充满孝心与爱心的人。为了从不同侧面展现出作者的这些特质,我们按照“感悟工作、思考生活、享受自然、赞美故乡、歌颂情感”五个大类对所有的诗进行了归类整理。这样,整本书的基本脉络就出来了。接下来,一审、二审、三审,一校、二校、三校,我们严格按照书稿审读流程对书稿进行了细细的审读和修改。为了最大程度尊重作者的原创性,除了一些必要的改动,我们几乎没有对诗进行太多后天的修改。所以,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本身这么多年生活阅历的结晶,我们只是努力把它们以最合适、最美好的方式呈现出来。诗歌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它点燃了我们澎湃的激情;诗歌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诗歌如同一场温润的春雨,它滋润了我们平淡的生活;诗歌如同一杯醇香的美酒,它沉醉了我们灵动的心灵。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也希望看到这本书的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更多生活的力量!</h3><h3> </h3><h3> 中原农民出版社 </h3><h3> 责任编辑:丁璞</h3><h3> 2019年3月</h3> <h3>莎士比亚曾说:</h3><h3>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h3><h3>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h3> <h3>与会人员都纷纷邀请朱主任签名赠书</h3> <h3> 有生气·接地气·扬正气·鼓士气 ——《行吟乡村》新书发布会上的感言</h3><h3> 全国书香之家 、青年作家:薛峰</h3><h3> 首先祝贺朱永杰主任的诗集《行吟乡村》出版,这是一件喜事,可喜可贺。通读全书,我有很多感受,简单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个有生气。古人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气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它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内在精魄,是物我感应的中间桥梁,文艺作品正是倚仗内在之气的浩浩荡荡,才得以触发观者各种复杂的心理感受。一部文艺作品有没有内在之气,有什么样的内在之气,内在之气足或不足,直接决定了它的品次高下和受欢迎程度。这本诗集里有感悟工作,有思考生活,有享受自然,有赞美故乡,有歌颂情感,无论哪一方面,无论是内容,还是文字,都充满生气。本诗集语言时而温柔婉转,时而铿锵有力,时而细腻深沉,时而慷慨激越。这都体现出作者的内在生气,使作品的艺术张力得以不断凸显、精神境界得以不断提升,足见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第二个接地气。广接地气、不端不装、真实可感、有生活气息,是这本诗集的第二大特点。《禁烧》展现了我们为保护环境而付出的努力,《年底走访》体现出一种对群众的大爱,《美丽新蔡我的家乡》写身边人身边事,满满的乡愁,《相亲那天》使人回忆起许多美好的青春时光,还有《娘,我的母亲》《奶奶的等候》《一封家书》等。这本诗集读起来内容很熟悉,很多重大事件我们都经历过,因此这种接地气很能引起人的共鸣。另外本书的语言也很接地气,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浅显易懂,便于接受,而不是标新立异,故弄玄虚。这种语言的地气,主要来源于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作者脚踩坚实大地,用心体会火热的社会生活,用心感悟群众的喜怒哀乐,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写出这样优秀的文艺作品。第三个是弘扬正气。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人在基层,心系民生。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这是我写诗的初衷。”因此,阅读本书,时刻能感受到作者的满腔正气,呼之欲出的正能量。作者在《提醒》中写道:“清廉带给你无上的光荣,奉献赐予你快乐的人生。爱党护党,不当蛀虫,这是我的心声也算给你的提醒。”在《“两学一作”抒怀》中说,我们要“像莲那样一尘不染,像牛那样一生耕田。时刻听从组织召唤,不怕牺牲更不畏艰难。”在《重温誓言》中说:“那面红旗指引着我勇往直前,追随伟大的党我今生无憾!”透过这些经典话语,能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也是一股打动人心并能获得共鸣的暖流。这也契合了古代文人的追求,那就是圣者必有圣心,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时代立言,为人民抒怀,为世道弘扬正气。第四个是鼓舞士气。优秀的作者不仅仅是美的化妆师,也是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一个民族伟大心灵的铸造者。习近平总书记说:“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第四个是鼓舞士气。优秀的作者不仅仅是美的化妆师,也是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一个民族伟大心灵的铸造者。习近平总书记说:“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鼓舞人的士气。”这本诗集里有两首诗歌曾通过声音被大众熟悉,一首是《八月的荣光》,它像是一幅画,展现了新蔡脱贫攻坚的全景图,一首是《十月,我走进曾营》,写出了曾营村扶贫车间火热的劳动场面。从“八月”到“十月”,铿锵有力,每每读起,都令人热血沸腾。它是一个指引,一种号召,一面旗帜,一种精神,特别能鼓舞人的士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从《行吟乡村》这本书中,我可以深切感受到人性的温度和精神的光辉,真正看到黑暗中有微光、人间有大爱、众志成城有力量,鼓舞人们拨开阴霾奋力前行,相信不远处的前方就是希望和阳光,有生气、接地气、扬正气、鼓士气,值得细细品味。</h3> <h3>薛峰,河南新蔡人,全国知名青春励志美文作家,发表文章3000余篇,累计200多万字,参加过河南省第五届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河南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鲁迅文学院河南作家研修班结业。获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首届“河南青年作家30强”。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蔡县作协副主席,县政协委员,《读者》《思维与智慧》《文苑》《启迪与智慧》等畅销期刊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规划组特聘文学专家,作文指导师。现任教于新蔡县宋岗中学。</h3> <h3>编辑:魏金山</h3><h3>摄影:牧羊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