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三林别名‘筠溪’。镇老街发祥于北宋未年,相传宋代隐士林乐耕携带妻儿来此居住,令3个儿子分别居于三处,后逐渐形成东林,中林,西林三个村庄,因而得名"三林"。</h3> <h3>今天是农历3月15,过去赶庙会基本是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进行,人们在庙里祭祀祈祷后,再买些东西回去。经几百年的传统保留和演变,现今的庙会比以前有了不少的改变。</h3><h3>我和仁荣兄弟相约同往,也去感受番庙会的气氛。</h3> <h3>祭龙,桌上摆了祭品,敬神。</h3> <h3>巡游,这好像祖宗没有用文字规定过,但各地都如此,比什么指示还遵守。说明传统的文化还没全丢失,很庆幸。</h3> <h3>摄影人要往里钻,保安不让,说是不能影响巡游。但保安离舞狮的太近,把保安都拍到画面里确实不论不类,但保安不栏,那些摄影"大师"一定会乱弹亱壶,亱壶了一天世界。</h3><h3>曾遇上几位海上摄影名家,都在较远的地方拍摄。</h3><h3><br></h3> <h3>由于手机的多功能化,全民都喜摄影,摄影进入了新时代,华为的p30,p20就专为手机影人而开发。</h3> <h3>这位仁兄堪称表情一哥了。</h3> <h3>这天游人如潮,涌来涌去,仔细观察,大多退休的大妈和大叔。庆幸的是没大妈和大叔们的那些标配举动。</h3> <h3>这位大妈不仅有好面相,还有好心情。</h3> <h3>臭豆腐,炸好后怎么闻都是香的,还会有口水,都在往肚里咽,流出来就会让咽进去的人讲:腻腥呃。实际上是一瓢货色!</h3> <h3>男人都喜欢的。生意不管了,先饱眼瘾再说。</h3> <h3>现今庙会卖吃的摊多,这摊主说是内蒙黑毛猪熟食,100元三包,随便桃。人家算算划不来,摊主降价100元四包,买的人立马多起来。</h3> <h3>怀里抱的小囡睏着了,大妈还不忘玩手机,瘾大啊。看她表情,可能要当上什么都管的委员会主任了。</h3> <h3>和棉花糖兔娃合个影,挺萌。</h3> <h3>动迁到三林镇的市民,也做了把志愿者。桃花是假的,人是真的。</h3> <h3>河上在彩排一年一度的庙会演出。</h3> <h3>要下午三点开始演出,但对岸的观众还是很多。我们没看演出,歇了会就打道回家了。</h3><h3>三林,我是第一次和仁荣兄弟(他也是第一次)去,三林之名听闻已久,今朝总算去了,见了,也尝了(臭豆腐)。好像了件心愿,又好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