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打造农村学校新亮点 ——桃源七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蔡志坚

<h3>  桃源七中位于桃源县南端的山区小镇——茶庵铺镇,是一所公立全日制农村初级中学,创建于1957年,现有教学班17个,学生近900人,教职工75名。近年来,学校大胆改革,因地制宜,狠抓管理,创建特色,努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三年中考综合质量排名列全县前3位,2020年、2021年也名列前五,连续五年巩固率达100%,每年升一中接近50人,比例达20%以上。学校代表县里迎接了国家教育部、省市专项教育督导评估多次,呈现诸多亮点;近五年来接待市内外兄弟学校观摩30多次,成为了桃源农村学校教育的一张名片。</h3><h3> 校园物质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了给师生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秉着“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能传情,让每一幅图画都能会意”的环境育人理念。兴建了高标准的图书馆、书画室、茶艺室;2017年建设了硅胶篮球场、羽毛球场;建设了读书吧、文化走廊、班级图书角;在市县政府大力支持下,2019年建成塑胶运动场;校园里绿树成荫,散发着花草的芬香;整个校园文化生活的品位得到提升。</h3><h3>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根据我校的发展实际状况,在新时代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等新育人目标的引领下,我校实施了“思想引领,课堂培育,平台推进”战略。</h3><h3> 学校的办学理念:即“为学生生命奠基,为学生发展铺路”;学校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校的管理思路“用高尚的人格凝聚人,用和谐的环境温暖人,用先进的理念引领人,用严格的制度规范人,用无私的行为赢得人,用科学的程序净化人,用创新的精神激励人。”学校校训:“德才兼备,尚美求真”;校风即:“文明、和谐、民主、创新”;师风即:“尚德、敬业、精思、健康”;教风即:“乐教、善教、严教、心教”;学风即:“乐学、善学、勤学、持学”。全校师生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都得到了体现。一个明晰的以“德”为主线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蓝图被规划出来。</h3><h3>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整的规章制度,既规范师生行为,又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为此,学校根据实际师资构成,科学规划学校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各处室、理清学校重要管理职能部门,强化职能意识,建立明晰的网络管理体系。目前,学校建立了“校长室——党支部;校委会——工会;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的“四级”教育管理体系。根据学校职能部门以及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及时更新、修订制度,制度上墙,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职能部门制度的完善,使得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合作,从而建立和谐友善的校园管理氛围。学校重视法制教育,充分利用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民主集中制度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h3><h3> 近几年,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学校管理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改进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党支部会议、校领导班子会议制度,按照规定开好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完善和切实执行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扩大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及时调整修订考勤制度,加强对各处室、各岗位教职员工工作的考核;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强化合作共赢;制定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实行学生干部值周班制度,规范学生的管理。在规范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的规范性、连续性、导向性研究,力争做到“全员参与”制定制度、“灵活具体”执行制度;积极渗透“民主管理”、“人文管理”的理念,注意对师生员工进行“制度意识”的培养、使刚性的制度转化为柔性的自觉行动,实现了由“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转变,队伍管理的力度显著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h3><h3> 活动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 是校园文化在师生身上的具体体现。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阳光、自信、健康、快乐”育人目标,以乡村少年宫活动为载体,从主题教育、书香浸润、艺体联动、实践拓展等多方面打造特色活动文化,在特色活动的开展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h3><h3> 1、创立社团活动。2017年9月,我们成立了书画、茶艺、阅读、篮球、足球、乒羽、田径、跆拳道、翠竹文学社、计算机、器乐、舞蹈、象棋等13个社团,全体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一项进行学习,每天第八节课,定时、定人、定点,集中开展社团活动。做到教师有计划、有教案、有考核,学生有训练、有作品、有评价。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艺术品格,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音、体、美、劳、信息等教学成为学校校园文化、教育科研、学校德育、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2016年10月,学校男女篮球队在全县比赛中双双获得甲组冠军,其中女子篮球队,获得了三连冠;器乐和舞蹈社团成员也在县、市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每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音、体、美特长生。升国旗的国歌全由学生管乐队伴奏。</h3><h3> 2、创设“节庆”活动。即体育节、艺术节、茶文化节、科技节。利用本土资源,因地制宜,让学生在丰富的艺体等活动中获得知识,展示才能,提升素质。</h3><h3> 四月《古道茶韵》茶文化节。开展茶文、茶诗、茶联竞赛,茶识手抄报竞赛,茶韵书法竞赛,茶艺展演(朗诵、演奏、歌唱、舞蹈、茶艺表演等)。</h3><h3> 六月出彩少年科技节。举办科技知识讲座、组织观看科幻电影、班级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这个活动一直延伸到暑假。</h3><h3> 十月校园达人体育节。举行跑操广播操比赛、田径运动会、班级篮球赛、拔河比赛等趣味运动。</h3><h3> 十二月青春飞扬艺术节。利用教室外墙出版“主题墙报”,举办文艺晚会(大型晚会与班级晚会相结合),演讲赛,“三独”比赛,红歌合唱比赛等。</h3><h3> 3、开展实践拓展活动。学校结合本土特色,建设了高标准的茶艺室,自编了校本教材《古道茶韵》,开设了茶艺表演课,同时,还组织学生深入茶园采茶、进入茶厂及农耕博物馆参观、手工制茶,继而拓展为研学旅行,到汉寿花果山综合实践基地、桃源岩吾溪劳动实践基地、枫林花海、桃花源等地,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塑造学生品格。今年3月学校课题《古道茶韵》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成功申报省级规划课题。</h3><h3> 学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桃花雪缘”滑雪场,申请了“滑雪特色学校”,于2018年12月份成果获批。</h3><h3> 4、开发诗词书画楹联活动。在书画之乡的背景下,在书画社团活动的氛围中,学校师生诗词书画楹联活动开展风生水起。每个班级的教室门前都悬挂有学生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创作的对联。常德市民盟书画家们走进学校,现场献艺,引领学生兴趣发展;县楹联协会会长钟胜天给学生进行了楹联知识讲座;2018年12月,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副局长郭佳来校视察,也兴致勃勃地书写“尊师重教”四字留存;今年3月常德市教育局督导组组长熊柏隆在体验了书画室和茶艺室后欣然留笔:“茶韵流芳”。学生诗词作品多篇发表《高举阁》新媒体或学校刊物《翠竹文学》上。传统文化真正实现了“走进校园”,提升了学生的涵养。</h3><h3>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培养学生文学兴趣,学校建设了开放式的图书馆,开设了阅读课,创立了读书吧,建立了班级图书角,文学氛围浓厚。在“恒源祥”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每年都有学生获奖,曾一度成为作文大赛中的“七中现象”。</h3><h3> 雄关漫道真如铁,迈步而进从头越。我们一定再接再厉,努力将校园文化建设做得更好,真正实现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桃源七中办得更优更好!</h3><h3><br></h3> <h3>优美的学校环境。</h3> <h3>学校校训文化石</h3> <h3>廊道文化一角</h3> <h3>书香溢满校园。</h3> <h3>高标准的绿化美化</h3> <h3>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因地制宜共开设了13 个社团,鼓励每一个学生参加其中一门,利用每周五下午进行集中活动,做到了定场地,定师资,定学生,定考核,效果很好。下图为书法社团在开展活动。退线了的原学校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何金安同志担任辅导老师。</h3> <h3>学校2017年9学组建了茶艺社团,聘请高级茶艺师龙玲担任辅导老师。已经培训结业学员96人。</h3> <h3>各年级组织学生参观茶庵铺百尼茶庵农耕文化馆,学习茶叶制作。</h3> <h3>每年四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摘茶活动。</h3> <h3>近几年学校部分荣誉展示。</h3> <h3>今天(2019年4月24日)传来消息,我校龚佳林、龙凤枝两位老师辅导的四篇学生习作获得第十四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南赛区一等奖,列全省前茅!这是近年来这项赛事获奖人次最多一次。</h3> <h3>  我们应该要时刻保持强大的教育定力,始终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做一个“痛苦的清醒者”,更要做一个“先进教育理念的捍卫者”,要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人人成才”,作为自己的教育理想;要把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要让不要过度的教学,不要过剩的分数,不要得不偿失的成绩,成为老师们的职业操守,安安静静办学,踏踏实实育人,守望麦田,静待花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