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育才幼儿园温馨提示:预防传染疾病,守护身体健康!

爱与沟通

<h1><b><font color="#b04fbb">众所周知,学生是传染病的好发人群。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故易于感染、传播疾病,并可扩散到家庭和社会,因此学校和家庭应采取积极措施,以预防为主,重点加强传染病的监督和管理,对学生中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有效防治传染病,保护学生健康。</font></b></h1> <h1><font color="#b04fbb"><b>在学校里,最常见的传染有四种: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肺结核以及猩红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病有四种: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肺结核以及猩红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br></b><b>一、流行性感冒:<br></b><b>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br></b><b> 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br></b><b>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br></b><b>预防措施:<br></b><b>1、早期发现,迅速确诊。对病人做好隔离,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br></b><b>2、目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br></b><b> 另外,预防流行性感冒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几个小细节:<br></b><b>1.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br></b><b>2.脚部保暖。脚对温度比较敏感,如果脚部受凉,会反射性地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使人容易受感冒病毒侵扰。<br></b><b>3.饮食清淡。“三高”饮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感冒病毒易进入呼吸道黏膜而诱发感冒。<br></b><b>4.保持精神愉快。精神紧张、忧郁的人,局部免疫力下降,易患感冒。</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二、手足口病<br></b><b> 这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br></b><b>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位于舌、颊黏膜及硬腭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br></b><b>手足口病传播途径有哪些:<br></b><b>  1.手足口病以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所以托幼机构、学校等儿童密集的地方一旦有人发病,则很容易传染。<br></b><b>  2.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可以通过唾液、泡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污染病毒的水源也可经水传播。<br></b><b>  预防措施:<br></b><b>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br></b><b>  2.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b></font></h1><h1><b><font color="#b04fbb">  3.学校每日进行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者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患者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font></b></h1> <h1><font color="#b04fbb"><b>三、肺结核<br></b><b> 这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肺部传染病,是肺病中的常见病。<br></b><b> 临床常表现为咳嗽、痰多、咯血、潮热、盗汗等症状。有较密切的结核病接触史,起病可急可缓,多为低热(午后为著)、盗汗、乏力、纳差、消瘦等;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不同程度胸闷或呼吸困难。<br></b><b>传播途径:<br></b><b> 一般,结核菌通过带菌的飞沫和带菌的尘土经呼吸道侵入肺。另外也有少数通过消化道,经进食的途径,或皮肤破损直接感染。<br></b><b> 预防措施:<br></b><b>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治疗。<br></b><b>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开窗通风,注意消毒。<br></b><b>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四、猩红热<br></b><b>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br></b><b> 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br></b><b> 对于猩红热的预防,我们要做好以下三点:<br></b><b>第一,猩红热的患者应该要隔离治辽。对带菌者可以采用常规的治疗剂量的青霉素来治疗,直至血培养转阴,以控制传染源。<br></b><b>第二,对与猩红热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应该要严厉观察,建议七到十二天,有条件的可给予预防性的青霉素。<br></b><b>第三,在疾病的流行期间,尤其是儿童,应该要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其实,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平时多注意,就能减少被感染的几率。希望下面的几点提示,对大家有所帮助:<br></b><b>1、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br></b><b>2、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br></b><b>3、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不随地吐痰、勤洗手、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br></b><b>4、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br></b><b>5、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br></b><b>6、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br></b><b>7、在疾病流行期间,不要到发病地区旅游、探亲,更不要到传染病患者聚集的场所。<br></b><b>8、早发现、早治疗。出现症状时不能讳疾忌医,要及时就医。<br></b><b> 最后,祝大家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能够愉快地学习、生活!</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