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父亲母亲~~我的南炼生活区光阴故事(续七)

古月竹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20px;">——马尔克斯</i></p> <h1>我们的父亲母亲</h1><h3>——致敬七十载,书写新南京</h3> <h1>  1958年,正值新中国建设蓬勃发展时期,根据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安排,批准在南京地区建设一座100万吨的炼油厂。</h1><h1>  工厂选址在栖霞山甘家巷以北,紧邻长江边的丘陵荒山地带,省市委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军转干部,他们中间有老红军、老八路、新四军和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参军的同志,他们脱下戎装就穿上了工装,组建了筹备处,紧接着在南京城区等地方招收了第一批知青(后来被亲切地称之为老五八),他们以民兵建制的连排班形式组建了炼油厂培训队。</h1><h1>  秣马厉兵后,10月底,他们在老战士严亚夫、张克勤等人的带领下从南京城中会堂出发,推着125部板车,带着行李和工具,浩浩荡荡步行40多里,来到炼厂建设工地。</h1><h1>  那时工地环境一片荒凉,灌木丛生、杂草遍野,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 山沟里随处可见蛇、蜈蚣、野兔,夜晚还有野狼出没其间。几百人居在毛竹芦席搭建的工棚里,棚户区连一盆干净的水也找不到,舀取一缸子黄泥汤要沉淀许久才能洗脸、刷牙,吃水要翻过一座山头,到一条垅山边的池塘里去拉。</h1><h1>  为了鼓舞士气,老红军淳家琴、廖耀生也搬到工地与大家同住一间毛竹棚,同点一盏煤油灯,一块研究工程建设方案,一起憧憬炼油工业的未来,整个工地沉浸在一派轰轰烈烈的热潮之中。</h1><h1>  随着工厂建设发展的需要,大批的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从东北、兰州、新疆、北京、上海等各地被调往南京,同期还有众多军事院校和各兵种转业、复员军人分配来厂,他们远离家乡,拖家带口安家落户在这远离城市的郊区荒山中。</h1><h1>  在他们艰苦奋战,大干快上的努力下,1965年5月炼油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结束了南京地区不生产燃料油的历史。</h1><h1>   在随后的岁月中,第一代南炼人,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努力进取,使原油的年加工能力逐步提升,1988年达到560万吨,1991年达到750万吨,使之成为了南京地区的龙头企业和利税大户,为南京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h1><h1> 如今我们父辈一代人,都进入耄耋之年,许多人已驾鹤而去,但他们那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南京城市的发展史上,也将融入他们后代的血液之中,将被继续发扬光大。</h1><h1><br></h1><p class="ql-block"><br></p> <h3>画家笔下的热火朝天的建厂工地</h3> <h3>土法上马,多快好省将庞然巨物的炼油设备竖起来</h3> <h3>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确保设备安装到位</h3> <h1>  我们的父亲母亲用辛勤的汗水,智慧的心血在南京东郊一片荒山秃岭之地,建成了一座颇具锦绣江南特色的集生活、文化、教育等一体化的石化新城镇。</h1> <h3>抗战老战士,陆军转业干部左义三,建厂初期负责具体后勤保障</h3> <h3>抗战老战士,陆军转业干部张克勤,筹建时期负责新职工的培训</h3> <h3>李修泉部队转业来厂,从事教培工作</h3> <h3>由省级机关调入的芦菊森、胡仲舒夫妇,从筹建时期就长期从事财务工作</h3> <h3>来自南京为民化工厂的夏立友,长期从事餐食供给保障</h3> <h3>从部队转业来厂的女战士王占荣,建厂初期第一任女播音员</h3> <h3>抗日远征军老战士,来自新疆独山子的潘文瀚,全面负责开工生产技术工作</h3> <h3>来自东北的李春明,负责成品油的质量检验</h3> <h3>红军老战士,空军转业干部淳家琴,从筹建到建厂长期负责全厂的后勤生活保障</h3> <h3>新四军老战士,军转干部戴彬,长期从事企业党务工作</h3> <h3>红军老战士,陆军转业干部廖耀生,建设时期负责工厂全面工作</h3> <h3>来自兰州炼油厂的刘振科,长期全面负责工厂生产</h3> <h3>“老五八”孙诗余(图中右者),长期从事装置仪表维护</h3> <h3>部队退役到东北后转战来宁的胡厚最,长期负责自动化仪表维保</h3> <h3>来自军工单位的金开志,长期负责企业房产管理</h3> <h3>来自建设单位红旗总队(101)的朱永刚、李秀兰夫妇,朱永刚负责总队全面工作,李秀兰从事工程资料管理</h3> <h3>凌洁英,南炼小学创办期的教师,本文作者小学前期的数学老师、班主任</h3> <h3>空军转业干部李松桂、张秀莲夫妇,筹建、建设时期李松桂负责共青团、保卫人武工作,张秀莲长期从事医务工作,是南炼第一位医生</h3> <h3>来自兰州的单瑞安,长期从事电气设备维护工作</h3> <h3>来自东北的消防战士张成仁,长期负责消防安全工作</h3> <h3>筹建时期来自南钢的朱近海,长期负责职培教育工作。(下图后右一)</h3> <h3>空军转业干部殷秀玲、陈重民夫妇。殷秀玲长期从事工会工作,陈重民负责职培工作。</h3> <p class="ql-block">济南军区军转干部朱树运(图左),筹建时期来炼厂,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p> <h3>来自盐城电机厂的翻沙铸造老技工毛家才</h3> <h3>唐桂春,南炼小学创办期的教师,本文作者小学前期的语文老师,来自福建炼油厂</h3> <p>新四军老战士,陆军转业干部王瑞玖,负责工厂后勤工作</p> <p>新四军老战士,军转干部万立民,长期从事企业后勤保障工作</p> <p>万立民手迹</p> <p class="ql-block">季长友,来自南京玻璃厂,长期从事驾训工作,徒弟遍布全厂各用车单位</p> <p class="ql-block">来自兰州的王家铭,长期负责工厂仪表维保工作</p> <p class="ql-block">王家铭现场工作中,右起:王家铭、钱宗林、彭一士</p> <p class="ql-block">来自兰州的刘文娟,长期在子弟学校从事教育工作</p> <p class="ql-block">王家铭,刘文娟夫妇</p> <p>1958年,厂测量组在王家顶进行生活区规划测量</p> <p>建设者们手拉肩扛,辛勤工作中</p> <p>建设初期,建设者们每天的伙食标准是“一天三毛三,青菜豆腐汤”</p> <p>建厂初期炼厂职工与江南水泥厂职工联欢会</p> <p>1959年,时任厂长薛秀川(左二)下车间跟班劳动</p> <h3>1965年,开工前夕全厂誓师大会</h3> <h3>炼厂早期医务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h3> <h3>八十年代初,南炼工会全体同仁</h3> <p>炼厂筹备初期,来自部队的老红军、老八路军转干部</p><p>前排左至右分别为:王瑞久、李继清、廖耀胜、淳家琴,</p><p>后排左至右 分别为:谢仁义、程和中、万立民</p> <p class="ql-block">原仪表车间部分职工</p> <h1>  望着父亲母亲的老照片,让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感慨万千~</h1><h1>那些与父母在一起的过往岁月再也回不去了……</h1><h1> 虽然有的父母已离我们而去,但当我们打开这美篇,看到他们昔日的音容笑貌,总感到他们仍在我们身旁……</h1><h3></h3> <h3>1982年,南京炼油厂归建金陵石化,进入了又一个飞跃发展的新时期</h3><h3><br></h3> <h3>金陵石化现有原油综合加工能力1800万吨/年,拥有先进生产装置60余套,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在华东及沿江地区石化产业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为南京城市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h3> <h1>  我们的父母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的一代人,南炼二代接过父辈的接力棒,仍像父辈们一样,继续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近四十年,现在也大部分退休和临近退休了,南炼三代陆续又有人走进企业继续接班前行~</h1> <h3>原南炼子弟学校校长吴卢昌书法作品</h3> <h3><br></h3><h3><br></h3><h3>衷心感谢发小及同学应征发送来的父母老照片,文中照片只是近万名第一代南炼人的缩影</h3><h3>照片按收到先后时间排序</h3><h3>部分史料参考自《南炼志》</h3><h3>部分图片来自网络</h3><h3>欢迎读者发送第一代南炼人的老照片,作者将不断更新添加丰富本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