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已点上时春 <h3><br></h3><h3> 在滇中牟定,有一座名山叫化佛山,此山历史久远,人文荟萃。化佛山脚下的庆丰湖畔有一个村委会,叫天山村委会,这里盛产天山生态茶和化佛茶。</h3><h3> 化佛山是滇中名山之一。自明万历五年(1577)年始建白云窝寺,到晚清的177年间,共建寺宇13座,极盛时寺僧达数百人,是历史佛教圣地。化佛山古有“小鸡足”之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级旅游景区。化佛山又名石阶山、玉屏山、自久山。化佛山高大挺拔,犹如一只雄狮,坐西向东,昂首挺胸,气派非凡。山上古木参天,筇竹叠翠。奇树丛生,遮天蔽日,藤树缠结,千姿百态。林中小道,谷幽路转,溪水潺潺,落叶如毯。古有“风静如家居,昼夜鸾鸟啼”之赞称。山下良田千亩,农舍烟缭。前有庆丰人工湖,水碧波平,后有茅阳峰,穿云绕雾,山前山后,相映生辉。化佛山以山雄、林幽、树奇、花艳、寺古、塔多而被誉为“滇中第一山”。<br></h3><h3> 走进化佛山,如同走进了植物王国和佛国净土。化佛山景区景点比较多,山上有验道茶、栲树爷、栎树王、千年古藤等名木,有白云窝、旃檀林、心佛林、宝莲寺、绕顶寺、极乐庵、望佛台、迦叶殿等著名寺院,还有庆丰湖、蝙蝠洞、团结湖、舍身崖等景观、景点。许多古寺名刹在“十年文革”中均遭破坏,现在有的已经恢复建成,有的还在建设之中。一路上摇曳多姿的树影,只觉春风拂面,花香袭人。这简直就是一个花的家族树的集体山的部落。这些花、树、寺,或俗或雅或仙或凡,推推攘攘地向我们走来,让人目不暇接,随山而来的是那些古老的神话和传说。在归元寺停车场目之所及,牟定坝子的万亩田园、生机盎然的牟定县城、水碧波平的庆丰湖、茅阳峰、不停飞转的风机……尽收眼底。通过归元寺,踏上游道进入林中时,犹似穿越着时空隧道,一步一步地远离现代文明;又似陟跋在悠长的心路上,一步一步地逼近心灵的清纯所在。沿途鸟语盈耳,接踵的墨绿、葱郁飞入眼帘,真可谓幽谷路转,溪水潺潺,落叶如毯。验证了“风静如家居,昼夜鸾鸟啼”的说法。</h3> <h3> 庆丰湖</h3> <h3> 名山产名茶,化佛山下就有久负盛名的化佛茶、天山生态茶。当游览了化佛山,回过头来往山下看时,天山茶厂的一片片茶园,把山村装点得风景如画。当你品过天山生态茶,你会感觉神清气爽,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虽不见茶树之古,却闻茶叶沁香,品尽茶的甘苦,悟得人生味道。</h3> <h3> 化佛茶创制于1982年,其前身是产于庆丰茶厂的“庆丰春尖”和“庆丰春绿”,曾荣获云南省五个大叶种名茶的第二名和第四名,后被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更名为化佛茶,参加过全国名茶展品会。1987年,化佛茶参加中国西南五省区名优茶评比,荣获“陆羽杯”奖,进入了国家级名优茶行列,在《中国名茶录》中位列第110名。近年来,茶厂十分注重提质增效,做足生态绿色食品文章,安放粘虫板12000片,安装灭虫灯4盏,病虫害实现了生物防治,极大地减少了污染。2018年,天山生态茶五个品种的茶叶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资格认证。</h3> <h3><br></h3><h3> 当我们从化佛山上下来后,走进庆丰湖畔的茶园,成片成片的茶园好似一片片汪洋的茶海。沙丘上的茶园像青纱一般地妩媚而缠绵,这一片片的茶树林不知记录了多少情人的悄悄话和他们纵情的歌声。当我们来到了盛产化佛茶、天子茶的厂区。那揉茶机发出的吱嘎吱嘎声,仿佛在讲述古老而悠久的制茶故事。在牟定,人们每天都离不开茶,茶已经成了我们小家共享天伦的必备。下了化佛山,除了品茶我们还可以领略庆丰湖的湖光山色,或者走进庆丰湖畔的美术创作基地、散文创作基地赏书画、品美文,咀嚼名山、名茶的余味。</h3> <h3>这一观一品间,你会感觉满园春色关不住,化佛美景留心间。化佛香茗沁心扉,香飘四溢引客来,虽然春天年年有,春来景还在,而外地的朋友,不可能每年都来牟定,来化佛山,但是只要心中有春意,人生何处不逢春。化佛山是美的、化佛茶、天子茶是香的,但这些美和香都比不过发自内心的那份真诚的人情之美和芳香。相信化佛山的迷人春色、化佛香茗的四溢芳香、九叠泉水的叮咚,一定会像千年古藤一样缠缠绵绵地牵动着八方朋友的心。</h3> <h3><br></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