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好孩子?

美好生活

<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懂事的孩子觉得表达没意义</p><p class="ql-block">那些听话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p><p class="ql-block">他们不快乐是一定的,但最可怕的是,他们还在这个时代混不开。</p><p class="ql-block">有个小男孩吵着要买棉花糖。</p><p class="ql-block">妈妈指着他手里的小糖人,说:“刚买的孙悟空还没吃呢,怎么还要?”</p><p class="ql-block">小男孩不听,赖在原地,非要买棉花糖不可。</p><p class="ql-block">妈妈没办法,只好同意了。</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小男孩终于拿到了棉花糖,开心地对小糖人说:</p><p class="ql-block">“大圣你看,你的筋斗云来了!”</p><p class="ql-block">这个故事出自一首歌的热门留言区中。</p><p class="ql-block">表姐听了这首歌,她哭惨了。</p><p class="ql-block">“ 我很羡慕这个男孩,想要就说。我不敢说,从小就是。”</p><p class="ql-block">表姐的家庭条件不好,在家里是老大。奶奶老年痴呆,母亲在家照料,父亲出外打工。</p><p class="ql-block">她从9岁就在寄宿学校读书,一个人打理一切,两个月才回家一次。回家后做饭,干农活,还会帮着妈妈分担些零工,照顾弟弟。</p><p class="ql-block">懂事,乖巧,就是她在所有人心里的形象。</p><p class="ql-block">但她说,那是迫不得已。</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想要一个洋娃娃,妈妈说,那是个不切实际的东西。我知道家里的情况,所以从来不敢说,我想要那个东西,只能每天放学去那个橱窗看看。</p><p class="ql-block">店员问我是不是特别想要,我摇头,骑着自行车赶紧离开,生怕她知道我内心真正的想法。长大后我发现,哪怕我有什么想法,都不敢说。最羡慕那些能够在台上自信演讲的人,不管说的好不好,他们都比我勇敢的多。”</p><p class="ql-block">从小被教育懂事听话,长大后哪怕有了什么目标,也不敢表达出来,时间长了,越来越不愿意表达。</p><p class="ql-block">人生最可怕的是,你觉得表达,毫无意义。</p><p class="ql-block">想跟一个男孩表白,却非得压抑自己:该有的总会有;想要璀璨的人生,却非得安慰自己:平凡是福。</p><p class="ql-block">《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说,成功人的特质,大都是敢想敢做,积极表达自己的人。可过早懂事的孩子,表达被压抑,只会用被动的眼神,祈求他人的认可与给予,甚至是施舍!</p><p class="ql-block">明明想吃的东西,却说不要;明明想买的东西,却说太贵;明明想做的事情,却说不去……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想吃的吃不到,想买的买不成,想做的做不成!</p><p class="ql-block">武志红说: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p><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懂事的孩子不懂拒绝</p><p class="ql-block">2017年,29岁西安交大博士杨宝德,圣诞夜跳河自杀,轰动一时。</p><p class="ql-block">杨宝德从小就懂事听话,成绩优秀,是村里学问最高的读书人。</p><p class="ql-block">读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做科研,谁知他的导师周某,让他24小时待命做些有的没的,接送、买饭、浇花、拖地、换窗帘、甚至陪逛超市,拎包挡酒。</p><p class="ql-block">杨宝德不敢说个“不”字,导致自己没有时间搞科研,陷入焦虑。</p><p class="ql-block">女友发文称,他是遇到了无理导师,压力过大,才产生了自杀的念头。</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喷杨宝德,同届的博士生怎么没事,就你戏多。</p><p class="ql-block">其实,根本原因就是杨宝德不懂拒绝。</p><p class="ql-block">他曾这样描述自己:</p><p class="ql-block">“我不会拒绝人,老师让我干的所有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干了。我喜欢帮助人,别人开口了,需要帮的不需要帮的我都帮了。这导致我很大一部分时间在做无用功,换来的是我自己一事无成。”</p><p class="ql-block">从小被寄予厚望,不敢输,不敢闹,做大人眼里最优秀的孩子。</p><p class="ql-block">在学校里认真学习,非常小心,不敢拒绝任何事情,比起损害自己的利益,更怕得罪老师。</p><p class="ql-block">杨宝德是很多懂事的孩子的缩影——不主动,不拒绝!</p><p class="ql-block">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拒绝”,就是一件可怕、甚至是可耻的事情,明明是正当的理由,潜意识里却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p><p class="ql-block">他们会倾向于认为,外界的需求是正当的,而自己的需求是错误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人间失格》里有句话:</p><p class="ql-block">“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p><p class="ql-block">内心不快乐倒是其次,最可怕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忍辱负重中、在一次又一次地不敢拒绝中,心态一点点崩盘,最后丧失对人生的信心。</p><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懂事的孩子害怕犯错</p><p class="ql-block">我认识个朋友,从事广告策划行业,刚接触时特别欣赏她对细节的把控。</p><p class="ql-block">她的每份活动策划书,从场地,音响,灯光,内容,每项都抓的很严谨。但有次,由于活动场地的灯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她放弃原方案,像疯了一样找场地。</p><p class="ql-block">最后居然纠结了一个星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结果,看中的场地被订走了,原来的场地不接受回头,整个项目被强行延期。</p><p class="ql-block">老总直接扣了她半年年终奖。</p><p class="ql-block">那天她喝了两斤白酒,喝哭了,说,小时候是奶奶带大的,奶奶是个节俭的人。</p><p class="ql-block">5岁那年,她吃饭摔破了个碗,奶奶罚她站了一晚上,说她不懂事。</p><p class="ql-block">她怕了,从此吃饭睡觉小心翼翼。</p><p class="ql-block">这种小心翼翼从童年,青少年,到职场。</p><p class="ql-block">说白了,她害怕犯错。</p><p class="ql-block">奶奶说,懂事的孩子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具体为什么不应该也没说明白,只是给了个惩罚。</p><p class="ql-block">这种惩罚看着没什么,但对5岁的孩子来说,这种惩罚用一种粗暴的方式告诉她,你的人生不容许有错误。</p><p class="ql-block">著名投资公司桥水的创办人,瑞.利达欧曾说,错误是常事,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是现实。幸运的是,错误的发生,是为了让你成长的。</p><p class="ql-block">成功的人都是能从错误中成长的,但绝大多数人都被错误影响情绪。</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犯了错,受到“不懂事”的惩罚,就会非常害怕犯错。</p><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懂事的孩子害怕冲突</p><p class="ql-block">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乖孩子没出息,淘气孩子的孩子也许能干大事?</p><p class="ql-block">有个回答是这样的:淘气的孩子离经叛道,敢于放下一些乖孩子放不下的东西。</p><p class="ql-block">我认识对双胞胎,哥哥是那种成绩优异,什么事都听话照做的孩子。弟弟成绩也不差,只是喜欢辩论,想法多动作多,有次好奇水管断了后会怎样,踩爆了家门前的水管。</p><p class="ql-block">懂事的哥哥后来成了一名白领,月薪2万。淘气的弟弟创业,开了家有咖啡生态的摄影工作室,很有意思,但每个月的收入不稳定。</p><p class="ql-block">头些年母亲生病了,哥哥焦头烂额,弟弟看起来却淡定一些。</p><p class="ql-block">原因是,哥哥对金钱没有太大的安全感,住院费用单看得心慌;弟弟却觉得,钱是可以流动的,这个月花光了下个月还是能周转回来。</p><p class="ql-block">人生不分对错,只是能看出,哥哥害怕生活中的冲突和不确定性,安稳的生活节奏更适合他。</p><p class="ql-block">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端,这个世界有更多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懂事听话的孩子,习惯顺从时,面对生活中的风波,会习惯性逃避,也不敢改变。</p><p class="ql-block">淘气的孩子,习惯了冲突,习惯了解决问题,却将冲突化成转机,走到新的人生境界。</p><p class="ql-block">05</p><p class="ql-block">懂事式教育</p><p class="ql-block">阿蕾是那种特听话的人,买衣服要问父母,出去玩要问父母。</p><p class="ql-block">读研毕业,交了男朋友后,她听话对象变了,整天和父母吵架。</p><p class="ql-block">那个男人把她肚子搞大了,溜了,阿蕾成了未婚妈妈。</p><p class="ql-block">今年春节去拜年,她女儿看到我们来,斟茶递水,然后修水管去了。</p><p class="ql-block">阿蕾骄傲的说,“这孩子很闹腾,我总骂她不懂事,妈妈没出息,你还不独立。到寄宿学校三个月,她现在很乖巧。现在会做饭,打扫,洗衣服,没想到水管都会修了。</p><p class="ql-block">她女儿不到6岁,我看着心疼。</p><p class="ql-block">孩子闹腾折腾就是天性,用妈妈没出息这种话来给孩子压力,送她到寄宿学校读书,刻意培养出一个懂事的孩子,真的对吗? </p><p class="ql-block">为什么父母们都喜欢教育小孩懂事? </p><p class="ql-block">一方面是因为好管,省心。</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心理专家说,每个心理发育在幼年被残忍打断的人,都有一个受伤的内在小孩。这个内在小孩并未完全死去,它一直等待合适的条件继续发育。</p><p class="ql-block">什么是合适的条件?没有压迫、更加自由的空间。</p><p class="ql-block">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无法提供这种理想空间,但单纯的孩子可以。</p><p class="ql-block">有了孩子后,潜藏很深的“内在小孩”开始发育,就有了懂事式教育。</p><p class="ql-block">06</p><p class="ql-block">小学一年级,刚接触新环境,我话特少,下了课也安静坐在座位上,班主任经常夸我听话。</p><p class="ql-block">二年级我开始与同学打成一片,有次下课,大家玩起捉迷藏。</p><p class="ql-block">我玩的最投入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班主任。</p><p class="ql-block">后来班主任在课堂上公开批评了我:</p><p class="ql-block">学校规定课间不能乱跑,最乖的XX同学,变成了我讨厌的那种学生。</p><p class="ql-block">从那天开始,我觉得班主任就不怎么搭理我了。</p><p class="ql-block">那种落差感,印象特别深刻。</p><p class="ql-block">后来我认真学习,不吵不闹,为人处事首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只想讨人喜欢。</p><p class="ql-block">时间久了,讨不讨人喜欢不知道,自己反倒不喜欢自己了。</p><p class="ql-block">我们都没有面对内心最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害怕表达,害怕拒绝,害怕犯错,害怕冲突, 只是因为,我们顾着懂事,但从来不去懂自己。</p><p class="ql-block">07</p><p class="ql-block">很多父母说,懂事的孩子多好啊,不用操心,不用管教,不用伤神,还能早早地当家做主。</p><p class="ql-block">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p><p class="ql-block">懂事的孩子往往过早地注重他人的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却唯独忽略了自身的意愿与需求,也失去了正视和表达自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对于他人的请求,总是来者不拒,却很少向他人提出任何要求,和同龄人相比,他们的心思细腻柔软,处事谨小慎微。</p><p class="ql-block">是的,他们的确不用操心,不用劳神,但省心的同时,也省去了未来!</p><p class="ql-block">尤其是这个时代,努力还不能是墨守成规的努力,而是要打破常规的努力。</p><p class="ql-block">习惯性服从命令,习惯性顺从别人,在我们眼中“懂事”的孩子,最难打破常规。</p><p class="ql-block">最可怕的是,他们会越来越难面对最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哪怕站到了顶峰,被鲜花和掌声环绕,也难以过上真正坦然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愿每个孩子都能开明的教育下长大。</p><p class="ql-block">更希望被教育过懂事的孩子,在成长路上慢慢打开自己,勇敢表达,适当拒绝,接纳错误,直面冲突,过上更坦荡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