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4月21日,赤峰市喀喇沁旗一行32人,来到浙江金华,参加国培计划【2018】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访名校项目(第二期)培训活动。</h3> <h3> 初到金华,清新湿润的空气迎面扑来,空气中夹杂着花草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身临其境才真切的感受到为什么自古以来金华便会赢得不少名人雅士的青睐称赞,在此挥毫慨作,留下吟咏鸿篇。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描写金华胜景的诗句。</h3><h3> </h3><h3><br></h3><h3><br></h3><h3> </h3><h3> </h3><h3> </h3><h3><br></h3> <h3> 4月22日,带着满心期待,我们迎来了第一位专家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王丽华老师,关于"小学教师如何学做儿童研究"与大家展开交流。</h3> <h3> 王老师是一位非常谦和而又睿智的人,</h3><h3>课堂中总能抓住许多容易被我们忽略的问题,并从中寻找研究点。比如,一年级关于1--100的书写,"快"的评价标准是否合理?坐姿与学习效果是否有必然联系?这些问题,都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但我们并没有思考问题背后的研究点。 </h3><h3> 整场讲座中,王老师给我们举了很多课堂上的例子,每每举到一个例子,说起孩子王老师总是满面春风,传递的是一位研究者对儿童研究的热爱,因为她能够看见身边的儿童。反思我们自己,我们不应该只看见孩子表面行为现象。更需要的是心灵的看见,看见孩子的学习、看见孩子的心声、看见孩子的需要并多倾听身边儿童的想法,因为他们想法后,有深层的理论。还与我们分享了她们曾访谈部分学生眼中的好课是怎样的。孩子们眼中的好课,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开心"的课, 并且有五个标准:1.能学会本领的。2.可以动的。3.有变化的。4.能够表现的。5.能够按时下课的。</h3><h3> </h3> <h3> 关于小学教师做有方法的儿童研究这一板块,王老师主要从描述的方法和座位记录法与大家分享。</h3><h3> 王老师让我们向同伴描述自己的鞋子,并让同伴想象鞋子的样子能否将其画出来。以这个活动为体验,感受描述活动。描述就是把“现象”自己“说”出来、显现出来的东西记录下来。描述的方法就是反复地、再三地把所观察的儿童自己“说”出来的、显现出来的东西记录下来的方法。这个过程中,教师尽可能详细、连续不断地记录自己所观察的儿童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是带着怎样的神情做的,以及与其他人或物的互动。总之,要非常客观的记录。这样的描述可以让教师学会直面儿童世界,发现每位儿童的独特性,更加可以避免随意下判断,避免随意贴标签。</h3> <h3> 讲座中,王老师重点还在很多细节上提出了一些忠告:比如拍照片要注意孩子隐私,研究中多用化名等等,足以说明王老师是一位“儿童立场”的坚守者。 </h3><h3> 听完王老师的讲座,除了反思自己的不足,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多了一份期待。</h3> <h3> 4月22日14时30分,破冰活动准时拉开帷幕。 </h3> <h3>"大风吹" "吹什么"</h3><h3>"小风吹" "吹什么"</h3><h3>"桃花朵朵开 " "开几朵……"</h3><h3>随着一个个小活动的开展,让原本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陌生的我们,慢慢熟悉起来,大家满脸笑容,欢快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会场。</h3><h3><br></h3> <h3>活动中,抽取部分教师进行自我介绍,才艺展示或者送上对大家的祝福等等。</h3> <h3> 随着 桃花朵朵开 最后一回合的结束,我们13人的小团队诞生了,开始分组研修。</h3><h3> 首先,让大家在规定时间内用我是来自xxx爱好xx的xxx的格式,记住本组所有成员。然后用"滚雪球"的方式依次介绍。意在彼此熟悉,从相识到相知。</h3><h3> 接下来开始团队的海报创作,大家分工明确,献计献策。</h3><h3> 我们团队队徽是由日出红山和辽阔草原组成!</h3><h3>日出红山代表赤峰的红山文化,</h3><h3>草原代表马背民族的科尔沁通辽!</h3><h3>草原象征辛勤耕耘的老师,</h3><h3>日出红山象征学生</h3><h3>草原托起祖国八九点钟的朝阳!</h3><h3>愿我们大内蒙的教育蒸蒸日上!</h3><h3>一路高歌!</h3> <h3> </h3> <h3> 感恩遇见,学无止境,我们继续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