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4月19~20日河北省黄河国学研究院与河南省许昌市经济开发区文明办共同合作传承与弘扬"中华好家风"。</h3> <h3>党的《十九大报告》报告描绘了新时代的宏伟蓝图,中办 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h3> <h3>河南省许昌市经济开发区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办金主任和叶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好家风是怎样养成的》——幸福人生从家出发,并开展宣讲活动,使“中华好家风”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打造文明城市,构建幸福家庭。</h3> <h3> 河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许昌远古时称为许地,西周时为许国,秦朝时置许县。我们乘段老师的车来到了许昌市的禹州市,一路上他详细介绍了禹州市的历史文化,特别讲到中国钧瓷发源地——神垕。不由得想起一首诗:</h3><h3>独爱云林境界幽,绿荫蔽日翠共浮。</h3><h3>率瓢崖畔挑烦热,洗耳溪水枕细流。</h3><h3>每有凉风来树底,更无尘事到心头。</h3><h3>许由高士今何在,千古箕山五月秋。</h3> <h3>大约九点钟,我们到了企业家王海伟开发的禹州市神垕镇凤阳山社区,这里空气清新,百姓热情,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社区充满幸福祥和的气氛。我深深被吸引住了!</h3> <h3>课程结束后,金主任、王总、王老师和我一同来到了禹州市伏羲文化的发源地探寻遗迹。在这里我又想到了一个故事——大禹治水,许昌禹州因大禹在此治水而得名。禹州传说就是因为大禹治水有功,被分封到这个地方而得名,在禹州市区留有大禹锁蛟井,具茨山上还有许多神秘符号无人能解。大禹死后,把他的位置传给了他的儿子启。启就是夏朝的开国之帝,夏启在禹州这个地方建都。所以有华夏第一都,中华第一宴都诞生在禹州。北宋时期被誉为五大瓷器之首的钧瓷也因此而得名。</h3> <h3>在这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班是当地领导的英明智慧,传承中华好家风,让人民生活更幸福。</h3> <h3><b><font color="#ed2308"> 中华好家风从我做起</font></b></h3> <h3><b><font color="#ed2308"> 中华好家风从我做起</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