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跑步对我来说曾是青春的记忆。</h3><h3><br></h3><h3>还是在七十年代上中学时,初中毕业后部分同学不再继续读高中,同届生源减少,学校将升入高中的同学进行并班,我阴差阳错地被调入到当时年级中的“体育班”。。。一个体育尖子生较多的班级,班上有七八个同学是学校运动队的队员,每天下午两节课后,这些同学便去学校操场训练,其他人则要继续留在班上上课或自习,望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我心里十分羡慕。</h3><h3><br></h3><h3>每年学校举办运动会,便是我所在的班级最风光的时候,不仅稳拿许多项目的一二名,总分基本上也是超过其他各班得分的总和,因此被年级其他班同学贴上了“体育班”的标签。</h3><h3><br></h3><h3>虽说是“体育班”,其实并不是人人擅长体育。比如我,当时就是一个体育“素人”,跑、跳、掷、游泳、球类,哪项都没沾过,也没参加过学校运动会。一下子被塞进这个班亚历山大。因为有体育班的光环,班上的体育氛围很好,课余时间同学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便是体育,渐渐地我也有了兴趣,不仅留意各种体育信息,并希望着自己也能披挂上阵,赢取赛场上的一份瞩目和喝彩。不过,班上强手太多,许多项目都是各有归属,轮不到我“染指”,我想为班级争取荣誉的愿望也只是心有余,力不足。但我又不甘心只当啦啦队员,希望在“体育班”的光荣榜上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仔细分析后,发现中长跑是我们班的弱项,这给了我一个突破口,刚好班主任陈老师又是个跑步爱好者,于是,每天早晨学校的操场上便会出现一大一小两个跑步的身影,不久以后我成了校运动会中长跑项目的主力选手。。。</h3><h3><br></h3><h3>参加工作后,生活换了一种节奏,跑步的兴趣和习惯也渐渐地淡了,偶尔心血来潮,也只是去操场上慢跑个三五公里。再次对跑步产生兴趣应该是在近几年参加单车活动,很多骑行“大神”在总结自己的骑行体会时都会说到跑步对增强体能、提高耐力的作用。骑友中不少人平时都有跑步的习惯,在马拉松的赛道上也有不少骑友的身影。</h3><h3><br></h3><h3>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赛至今已举办了14届,虽然这是扬州的一项体育盛事,但此前我并没有认真关注过它,跑步对我已经是遥远的记忆,虽说中学时代也曾经是一名中长跑运动员,但跑马拉松依然是想都没想过的事情。随着近年来马拉松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如火如荼,身边的好多朋友都兴高采烈的踏上了马拉松的赛道,那种快乐的情绪,挑战后的满足感感染了我。2018年,在我即将年届花甲的时候,我暗下决心,决定要给自己一份生日礼物:一定要挑战一次“扬马”。人虽不再年轻,但梦想还是要有的,许多事不去做怎么知道行不行。</h3><h3><br></h3><h3>决心既下,便开始行动。凭着过去对中长跑运动的粗浅认知,我循序渐进进行锻炼。开始时跑3公里都很吃力,可以说年轻时的那点底子“武功尽废”。但既然自己定了目标,哭着也要前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从跑宋夹城一圈(3公里),逐步增加到两圈、3圈,随着跑量逐渐增加,自己的信心也日渐增强。</h3><h3><br></h3><h3>在恢复跑步3个月后,一次遇到骑友何煲煲,闲聊中他知道我在宋夹城跑步,便说自己也在那里锻炼,并介绍我加入了在宋夹城活动的520跑团。从此认识了许多跑友,有了向高手以及“老马”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再是孤军奋战,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记得第一次连续跑完17公里时,我兴奋的发了朋友圈,感觉离实现自己的目标已经很近了。</h3><h3><br></h3><h3>由于近年来马拉松运动的空前火爆,许多知名赛事报名都需要“中签”,而能否“中签”,一要看运气,二要看以往的运动成绩,扬马也从2018年起实行抽签制度,而且据说中签率还很低。为确保今年能够实现目标,年初我一口气报了珠海、成都、武汉、无锡、扬州等五六场马拉松,希望广种薄收,碰碰运气。结果人品爆棚,不仅收到了成都“双遗”马的入场券,还连中了无锡、扬州这两个在跑友口中的“幸运签”。</h3><h3><br></h3><h3>这是2017年我做扬马志愿者在起点处的照片,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的站在扬马赛道边。</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font color="#010101">初战成都“双遗马”</font></u></b></h1> <h3>如果说2019年是我的马拉松元年,那么,3月17日在成都都江堰举办的“双遗”马拉松赛便是我的马拉松征程起点。</h3> <h3>自从收到成都“双遗马”的报名成功通知,我就开始预订酒店、关注机票。酒店通过Airbnb预订了一家靠近都江堰景区的民宿,价格280元。机票却费了番周折,从春节前就开始关注,外出也不忘经常查看航班信息,但扬州、南京飞成都的机票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眼看只剩10多天就要出发了,两地飞成都的机票价格仍高居千元之上。无奈选择了曲线救国的方案,下单扬泰机场飞重庆的航班,包括机场建设费花了不到500元,虽然增加了中转,但费用却低了不少。<br></h3><h3><br></h3><h3>订好机票刚舒了口气,住宿又出了状况,提前两个月预订的民宿在距离出发只剩10天的时候突然被房东通知订单取消了,这真犹如晴天霹雳,让我猝不及防。</h3><h3><br></h3><h3>原来因为举办马拉松赛,都江堰市的所有宾馆、酒店、客栈、民宿价格都大幅度的飞涨,我查阅了一下汉庭快捷酒店的价格,平时只需100元左右的标间现在已经涨到600左右了,更让我进退两难的是机票已经订了。我立马与Airbnb客服联系,但已经与事无补,原先担心房价会涨所以早早预订,最终还是被见利忘义的民宿房东打了个措手不及。当务之急是赶紧落实住处,网络上显示都江堰的酒店客房已经爆满,余房不多,再不下手真要流落街头了。我一咬牙订了一间相对位置偏远的汉庭酒店,一间小单人房,价格580元。</h3><h3><br></h3><h3>距离出发不到一个星期,我突然收到了市长跑协会吴长隆会长的短信,询问我住宿是否已经落实。原来他们那边有人临时取消了同行,预订的客房多出一个床位,询问我是否愿意和他们拼房。我当然愿意!前提是预订的客房可以取消。电话与汉庭酒店联系,都江堰的酒店正是一房难求的时候,对方爽快的答应了。这样我可以不再为580元的高价房而暗自心痛,又可以和扬州跑友汇合到一处,真是喜出望外。我的第一场马拉松征战从一开始就是一波三折,最终却柳暗花明。</h3> <h3>3月15日我从扬泰机场飞往重庆与提前到达重庆的吴会长等人会合,找到他们入住的如家酒店已经是下午5点多钟。吴会长他们还在外面游玩,我在前台取了房卡,放下行李便也出去转转。入住的酒店靠近重庆解放碑、黄崖洞不远,上次到重庆只在游船上远眺了黄崖洞,这次正好去实地玩玩。</h3> <h3>3月16日早上6点左右我们就前往重庆火车北站的南广场,从这里乘车去成都。重庆火车站饱受网友吐槽,仅重庆北站就分为南北两个广场,而两个广场之间又相距甚远,稍不留神跑错广场就有误车的可能。我们4人叫了辆出租车,上车后又反复认真的和司机确认所去的广场。</h3><h3><br></h3><h3>火车~地铁~高铁~公交,一路辗转,却也方便顺利,中午12点左右到达了都江堰预订的客栈,客栈是出租屋类型的,虽然条件极差,但有两个好处:一是便宜,二是离比赛起终点较近。反正将就一宿,有这两点足矣。</h3> <h3>下午游览了都江堰景区,都江堰我先后来过三、四次,但这次是“5.12”地震后的第一次。同伴们以前都没来过,我充当了向导兼摄影师。</h3> <h3>3月17日早上5点我们就起床做准备,客栈附近的早餐店里都是参加马拉松的各地跑友,大家相互问好攀谈,在马拉松的旗帜下大家聚到一起,天南地北的陌生人此刻仿佛老友相聚。</h3><h3><br></h3><h3>在进入安检通道前我和吴会长、企鹅美女合影留念。</h3> <h3>我的编号在G区,差不多是半程队伍的尾巴,相距出发的拱门大约有几百米远。</h3> <h3>成都“双遗”马的赛道十分狭窄,尽管沿途风景不错,但拥挤的赛道极大的影响了选手的发挥和比赛的感受。差不多前15公里都挤成一团,放不开步子,要想超越只能在人缝里左躲右闪的穿插。</h3><h3><br></h3><h3>赛事细节上也颇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赛道本来已经狭窄了,补给点、移动厕所的设置就应该力求不影响赛道。然而,事实是主办方偏偏就忽略了这些地方,几乎每个移动厕所前排成的队伍都横向挤占了一半以上的赛道,造成了人为的肠梗阻。相比之下无锡就做的比较智慧,他们将移动厕所的门不对着马路,每个移动厕所之间留出适当的距离,让等候如厕的队伍与马路平行,既方便又有秩序。</h3> <h3>轻松的完成了我的首马。</h3> <h3>因为预订了3日18日早上的航班,当天下午得回到成都。吸取来时的教训,我提前预订了中午1点的高铁车票和靠近双流机场的酒店。比赛一结束来不及洗澡就赶往高铁站(原来估计是有时间的,因为比赛多用了30分钟,结束后又找不到共享单车,是走回客栈的)。</h3><h3>尽管有点匆忙,但总算是预先作了安排,避开了汹涌离开的人流,顺利的入住预订的酒店,第二天愉快的回家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再战无锡“樱花马”</u></h1> <h3>3月24日,是无锡马拉松的比赛日,与成都“双遗”马相隔一个星期。这次出行就幸福多了,距离近,参赛跑友多,市长跑协会包租了两辆旅行大巴,预订了集中住宿的酒店,一切都安排的妥妥的,不用自己操心。真要感谢长跑协会的吴会长、高校等领导辛苦了。</h3> <h3>无锡马拉松是国内著名的马拉松赛事。以赛道风景优美,服务细致周到,赛事氛围好而著称,倍受跑友们追捧。报名参赛者趋之若鹜,中签率很低。</h3><h3><br></h3><h3>比赛安排在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以鲜艳的粉红色作为赛事的标志性色彩。每当比赛的枪声响起,在风光秀美的太湖边,在时尚现代的城市街头便会奔涌起一股粉色的洪流,因此,锡马也被跑友们称为“樱花马”。</h3> <h3>3月的气温还很低,集结等待的时候还需要穿上一次性雨衣御寒。</h3> <h3>赛事包里特有的粉红手套兼具实用与装饰,新颖别致。当航拍的直升飞机、无人机掠过头顶时,挥舞的手臂翻卷起一股粉红色浪花。</h3> <h3>感谢沿途的摄影师为我留下了快乐奔跑的瞬间。</h3> <h3>半程的终点在美丽的江南大学校园内,他的前身是无锡轻工学院,我有许多好友、熟人曾毕业于这所江南名校。</h3> <h3>比赛前我还报了线上跑,尝试一下线上线下同步的感觉。</h3> <h3>返回前所有参加无锡马拉松的跑友们集体合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首战“扬马”</u></h1> <h3>到2019年,扬马已经走过14个年头。</h3><h3>第14届扬马却是我心中的“首马”,它是我为自己准备的礼物,也是梦想再次启航的起点,我想用行动证明,60岁以后的人生同样可以活出精彩,为了这个愿望我准备了将近一年。</h3><h3><br></h3> <h3>4月18日是领赛事包的第一天,上午9点我迫不及待的赶到市体育公园感受赛事的欢乐氛围。领完装备到赞助商设置的嘉年华“薅羊毛”,拍照、参与互动,不为礼品大小,寻的是一份开心。在“特步”设置的参赛选手姓名墙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别提多开心了。</h3> <h3>充满扬州元素的奖牌,是对参赛者理想与追求,努力与付出的最好纪念。</h3> <h3>我报名参加了五粮特曲赞助的方阵,厂家为300名选手提供了参赛服装及报名费的赞助,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厂家获得了宣传效应,个人得到了实惠。</h3><h3>前一天晚上认真的准备好自己的“战袍”和参赛物品。。。扬马,我准备好了!!!</h3> <h3>4月21日早上4点起床,做好出发前的准备,5:15时出发去离家不远的二十四桥公交站台候车。全城公交从18日起四天免费为参赛选手及工作人员服务,除正常班线外,还临时在多个地点增设了赛事专线,二十四桥站点就是其中之一,真是太方便了,大大的点赞!</h3><h3><br></h3><h3>小区门前的扬子江路就是扬马赛道,天还没亮,志愿者已经集结到位。一夜之间马路边竖起了指示戗牌、补给站帐篷等等,志愿者各就各位,为参赛者做好服务准备。</h3><h3><br></h3><h3>公交将我们送到汽车东站,这里是进入赛场的入口,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选手汇聚在汽车东站的站前广场上,各支队伍,各个跑团、方阵纷纷在广场前合影留念,五粮特曲方阵是阵容最为强大的方阵。</h3> <h3>35000名参赛选手集结在扬马永久性起点~李宁体育公园的赛道上。</h3><h3>上午8点,现场举行了一个简短的仪式,有国家体育总局和市政府的官员到场,点燃了取自大明寺鉴真纪念堂的圣火。</h3><h3><br></h3><h3>8时08分,一声枪响,运动员奔涌而出,他们将从扬州马拉松公园出发,途经京杭大运河、古运河、东关古渡、瘦西湖、大明寺等扬州众多景点,在美丽扬城的跑道上尽情奔跑,一路“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领略到极具历史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文明的魅力扬州。</h3> <h3>扬马就是扬州市民的欢乐嘉年华,选手们在奋力奔跑的同时不忘用相机定格下这份快乐。</h3> <h3>黑人选手无疑是跑在最前面的快马,近年来在一些国内赛事中,本土选手的实力也有很大的提升,有的甚至脱颖而出,拔的头筹。希望今后这种突破越来越多,有更多优秀的本土选手涌现出来,打破黑人选手在马拉松项目上的霸主地位。</h3> <h3>有超过200名记者、专业摄影师到场参与报道,让扬马的第一手消息和精彩画面即时传播至四方,也为参赛选手留下难忘的精彩瞬间。</h3> <h3>马路边的喷雾志愿者能及时给跑者提供喷雾服务;市卫生部门组织了1000多人的医疗救护保障人员及志愿者在沿线医疗点提供保障、救治服务。<br></h3> <h3>补给点提供了充足丰富的补给品,志愿者热情的为选手服务。</h3><h3><br></h3><h3>感谢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为扬马挥洒的每一滴汗水,</h3><div>感谢你们为扬马带来的记忆与荣耀!</div><h3>你们辛苦了!</h3> <h3>啦啦队员们高喊着“运动员加油”等口号为选手助威,同时也将扬州市民的一份热情奉献给八方宾客。</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四战句容</u></h1> <h3>在备战扬马的同时,市长跑协会组织了句容马拉松的报名,免车费,报名费只要60元。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只当与跑友们异地约跑,去感受一下不一样的赛道。</h3><h3><br></h3><h3>经过几天的休整,疲劳基本恢复。“一福地,四名城”的句容马拉松让我跃跃欲试。</h3> <h3>因为是当天来回,早上出发比较早,我选择的候车点是石塔宾馆公交站,候车时间5点10分。</h3><h3><br></h3><h3>原先准备带点干粮上车吃的,因为3点45分就醒了,洗漱完毕,时间充裕,便煮了碗面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的吃了早饭。毕竟比赛要到8点,不能饿着肚子跑,事实证明完全正确,句容马拉松的赛事补给可不像扬马丰富,指望现场补充,肯定得饿肚子。</h3> <h3>句容马拉松的赛事规模小,远没有前面几场马拉松的人气和热闹。比赛分为3个组别:A组为全程,B组为半程,M是6公里的迷你组。</h3><h3><br></h3><h3>扬州参赛的跑友大约有70多人,市区17人,其余是江都跑友,分别乘坐一辆丰田考斯特和一辆大客车。</h3> <h3>扬州部分跑友在检录区外合影。</h3> <h3>句容马拉松的赛道从市区文化广场出发,跨过省道S243,沿着茅山大道一直跑,半程终点在茅山半岛,全程终点在茅山景区门口。句容地处江南丘陵地带,赛道高低起伏,一路上有10多个长坡,全程接近茅山脚下,估计坡道更多更大。</h3><h3><br></h3><h3>当天多云天气,气温偏底,很多人寄存了衣物后冻的瑟瑟发抖,靠雨衣保温。开跑3公里以后,云消雾散,阳光明媚,但风力不小,顶风上坡给大家增加了一定的难度。</h3> <h3>赛后拉伸服务区,志愿者为完赛选手做被动拉伸服务,第一次体验,感觉不错。</h3> <h3>2019年上半年以4场半马赛事开启了我的马拉松征程,如果说一年前马拉松对我而言还是遥不可及的美好愿望,经过近一年的汗水挥洒,辛勤努力,理想终于变为现实。望着一块块用汗水换来的奖牌,内心充满了喜悦。</h3><h3><br></h3><h3>人生总要有梦想,心中有梦,脚下才会有路,日子也会充实。否则生活便会波澜不惊,一潭死水。</h3><h3><br></h3><h3>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因人而异。骑行、跑步、旅行。。。既是我的兴趣所在,也是我的一种生活态度。奖牌只是一种标志,并不是我的目的,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才是我追求的目标。</h3><h3><br></h3><h3>我的一位骑友叫蔡纳冰,今年78岁,骑起车来,身姿骄健,日行100多公里家常便饭,速度一点不输我们。他常跟熟悉的朋友开玩笑,戏称自己是“小蔡”。</h3><h3><br></h3><h3>扬州长跑圈有位张铁军老师,今年77岁,他从60岁开始跑马拉松,至今已征战半马、全马近百场,仍然意气风发,奔跑不息。他称自己要做个“百马王子”,在他每次参赛的“战袍”上都会有这么一句话:“能跑是幸福”。是的,对于一位年近耄耋的长者,能跑确是一件幸福的事。</h3><h3><br></h3><h3>但愿我也能像蔡老、张老师一样,在马拉松的赛道上能一直快乐、幸福的奔跑下去。</h3><h3><br></h3><h3> 2019年4月28日</h3><h3><br></h3><h3><br></h3> <h3>【补记】</h3><h3>5月7日下午,意外收到一个箱子,起初很纳闷,自己和家人最近都没有淘宝。狐疑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仔细看包装箱上的邮寄单,才发现上面写着“马拉松奖品”几个很小的字。但谁是寄件人?哪个赛事的什么奖品?这些都没有。</h3><h3>没有归没有,但我心里猜想一定是无锡马拉松的奖品,赛前就听说“锡马”有Pb奖,而我的成绩确实是Pb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