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鸊鷉(学名:Podicedidae;英文名称:Grebes):是一类水鸟,共有6属22种53个亚种,羽毛松软如丝,头部有时具羽冠或皱领;嘴细直而尖;翅短圆,尾羽均为短小绒羽;脚位于体的后部,跗骨侧扁,前趾各具瓣状蹼。与潜鸟科的主要区别是脚趾上具瓣蹼。翅膀短,能飞却不善飞,因而不是迫不得已它很少起飞。突然受到惊吓时可以跃离水面起飞,但飞得很低,几乎贴着水面。</h3><h3>冬季栖息于溪流,夏季到湖沼中繁殖,主要以小鱼、虾、昆虫等为主。早成性。繁殖于淡水湖泊。在水面以枝、叶等筑浮巢,每窝产卵6-7枚。鸊鷉分布广泛,除两极和大洋中的岛屿外,几乎遍及全球。<br></h3> <h3>斑嘴鸭(英文名:Chinese Spot-billed Duck,学名:Anas zonorhyncha),是雁形目鸭科鸭属的鸟类。曾被置于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下的缅甸亚种 haringtoni,但其与东亚分布的中国亚种 zonorhyncha 在形态、迁徙习性和分子上有所区别,现多数的观点将其与中国亚种之间按不同种对待,并将斑嘴鸭的中文名保留给 Anas zonorhyncha,而把 Anas poecilorhyncha 更名为印缅斑嘴鸭。外形描述体大(60厘米)的深褐色鸭。头色浅,顶及眼线色深,嘴黑而嘴端黄且于繁殖期黄色嘴端顶尖有一黑点为本种特征。喉及颊皮黄。亚种 zonorhyncha有过颊的深色纹,体羽更黑。深色羽带浅色羽缘使全身体羽呈浓密扇贝形。翼镜在zonorhyncha亚种为金属蓝色,在haringtoni亚种为金属绿紫色,后缘多有白带。白色的三级飞羽停栖时有时可见,飞行时甚明显。两性同色,但雌鸟较黯淡。 </h3><h3>虹膜:褐色;</h3><h3> 嘴:黑色而端黄;</h3><h3> 脚:珊瑚红。地理分布分布范围:印度、缅甸、东北亚及中国。</h3><h3>分布状况:亚种zonorhyncha繁殖于中国东部,冬季迁至长江以南。亚种haringtoni 为留鸟,见于云南的南部及西南部、广东及香港。广泛分布,相当常见。生活习性留鸟,栖息水域多样,在内陆和沿海的湖泊、水库、池塘、泻湖、河流、沼泽和红树林均可见到,喜开阔。觅食于浅水区域和农田等生境,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休息时常成对或集群漂浮在水面。 叫声雌鸟叫声似家鸭,音往往连续下降。雄鸟发出粗声的kreep。</h3> <h3>骨顶鸡(英文名:Eurasian Coot,学名:Fulica atra),是鹤形目秧鸡科骨顶属的鸟类。体长约40cm。全身黑色,仅嘴巴和额甲为白色。比黑水鸡体大。骨顶鸡为深圳常见的冬候鸟,经常成群聚集在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外的水面上,常潜入水中寻找水草食用。繁殖期雄鸟会相互争斗追打。起飞前必须在水面上长距离的助跑。国内广泛分布。</h3><h3>体大(40厘米)的黑色水鸡。具显眼的白色嘴及额甲。整个体羽深黑灰色,仅飞行时可见翼上狭窄近白色后缘。 </h3><h3>虹膜:红色;</h3><h3> 嘴:白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