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摄影:巴山红叶枫 陈浩</h3><h3>文字:巴山红叶枫 李青山</h3><h3>拍摄地:紫阳县洄水镇</h3><h3><br></h3> <h3> </h3> <h3> 紫阳县洄水镇地处紫阳东南,大巴山北麓,距县城40.5公里左右。洄水镇地处秦巴谷地,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由于山地相对高差大,呈立体气候特征。其与岚皋县“一衣带水”,隔洄水河相望,权洄、紫岚公路穿境而过,辖区总面积95平方公里,是紫阳县的重要边贸重镇。据《紫阳县志》记载:“洄水湾镇,形成于清代,街道长约350米,板石铺面,房屋多土木结构。解放前,由于地处偏远,常被兵匪滋扰。”洄水镇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土壤富硒地层丰厚,在这一区域生长的植被,含有充足的硒元素,可以满足人们缺硒的需求,属于中国罕见的富硒区。</h3> <h3> </h3> <h3> 洄水镇山明水秀,水资源非常丰富。其属于典型的山地地形,秦巴低山斜坡状,地形坡度较缓。境内汉江支流洞河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水力蕴藏量约150万千瓦,可开发量约100万千瓦,可利用水域面积90万亩,是水产开发的理想之地。 境内有20丈瀑布一泻而下,蔚为壮观。从山上到山下层层鱼塘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 </h3> <h3>(陈浩作品)</h3> <h3> 洄水湾有一个显著标志就是目连桥。追溯目连桥跨越百年的身世之谜,它始建于清朝嘉庆元年。该桥原名通济桥,由张文远老人等筹资修建。后因年久失修,光绪年间再由当地乡绅袁国仁、周耀贵等募资重建。民国时期惨遭洞河,二道河流匪破坏:将目连桥付之一炬。解放后由政府修复,历经沧桑的目连桥才走出了苦难,再次焕发出新的容颜。</h3> <h3> 目连桥是来自民间传说目连救母的故事。</h3> <h3> 传说西晋时期有个头号富翁,名叫富相。富相家中骡马成群,金银满柜。他有个特殊德性,就是敬重出家人,见了僧尼像见了父母,毕恭毕敬,热情招待,或倾囊相助。富相的妻子叫青丽,她与乐善好施的丈夫大相径庭,爱财如命,是远近闻名的吝啬鬼,她也有个怪德性,就是最恨世上出家人,视僧尼为仇人。</h3> <h3> 富相老年得子,取名叫目连。目连长得面善心慈,向往三宝(佛、法、僧),简直像他父亲。富相去世,目连已长大成人,准备外出经商。临别时,向母亲说:“儿子出外做生意,母亲在家要多积德行善,对那些出家人要像对待我一样。儿子走后,她对那些上门化缘的,不论是和尚还是尼姑,统统赶走,分文不舍,顿饭不管,还说些不三不四的难听话。</h3> <h3> 后来母亲(青丽)遭到报应意外死亡,母亲由于生前不敬佛门,不行善事,死后果真无葬身之地,最后还打入“阿鼻地狱”。这“阿鼻地狱”就是佛教中的“无间地狱”,佛教称其在众地狱的最底层即阴曹地府。说是生前造“十不善业”的重罪者都被堕(duo)入此狱,受苦无间断。 </h3><h3> 目连为了救母,舍得一切,广请九州僧众,广设盂兰盆会,用百味五果供奉七代父母,超度众饿鬼。其母总算脱离了地狱,但只能转生为一条黑狗。最后靠了目连法力才又转生人身,升入天堂。</h3><h3> 目连救母的孝道像风一样吹遍大地,将那条寻母尸体的小沟叫目连沟;将他参禅的山沟称目连洞,将方便一沟两岸人民的义举之桥叫目连桥;在此桥下二十里处,由舒熊氏、田杨氏捐修的桥叫小目连桥;二桥所在的乡叫目连乡;(今并入洄水镇)。</h3> <h3>在桥上给我们讲故事的周氏老人,今年已经是80多岁了,打起广子来津津有味。</h3> <h3>(陈浩作品)</h3> <h3> 站在桥上倚栏远望,看山顶林海茫茫云波荡漾,观山腰茶桑绿染山冈。桥西绝壁之上,一棵千年古栎盘根崖缝之中。树身苍老而斑驳,树桠寥寥数枝,树叶纤细而灵动。阵阵微风吹过,使目连桥显得更加古朴、雅趣。目连桥下,清澈秀美的三叉河之水从山里一路奔涌而来,顽皮地拍打山涧磐石激起一朵朵雪白如玉的浪花,在目连桥下欢跳,如一首激昂的生命赞歌,唱响在幽静的山壑。景色秀丽的目连桥,成了山里人驻足观光修养身性的“怡心亭”。</h3> <h3> 暮春时节,茶乡大地,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春风拂过,阵阵茶香沁人心扉。走进紫阳县洄水镇的茶山上,只见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三五成群,穿梭在翠绿的茶园间,或体验采茶,或拍照留影,或放声歌唱,畅享田园风光带来的愉悦心情。</h3> <h3> 每到节假日,在紫阳县洄水镇的茶山上、冬桃园里、流水养鱼基地里总是会留下游客们的身影,他们踏青观光、采茶、赏桃花、垂钓,或是品尝农家美食。</h3> <h3>近年来,紫阳县洄水镇立足辖区“茶、山、水”资源优势,抢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坚持把传统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业同步发展,大力实施了以流水养鱼、冬桃、茶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百、千、万”工程,即建成100亩流水养鱼基地,1000亩冬桃园,1万亩精品茶园,走出了一条产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h3> <h3> 该镇连续多年积极筹办采茶、制茶、垂钓比赛等赛事活动,去年9月成功举办紫阳县首届农民丰收节,吸引游客近千余人。同时,该镇积极引导全镇11家农业产业企业积极投身产业扶贫,结对帮扶贫困户848户,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园区务工、土地流转等方式帮扶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h3> <h3> 据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抢抓乡村振兴及石紫岚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借助特色产业“百、千、万”工程发展成效,大力打造“观百亩流水养鱼基地,体验休闲垂钓;赏千亩桃花,尝富硒冬桃;游万亩茶园,品紫阳佳茗”的乡村旅游产品,将权洄干线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产旅融合示范经济带,让传统产业插上旅游业的翅膀,助推群众增收致富的腾飞。</h3> <h3> 洄水镇欢迎您来世外桃源寻古探幽,品山间美味!</h3> <h3>(陈浩作品)</h3> <h3> 感谢在洄水采风期间,洄水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感谢洄水硒妹的友情出境,谢谢!</h3><h3> </h3><h3> 巴山红叶枫2019.04.2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