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行晋蒙陕享受从未亲历的美景(下)

老猪

<h3>  午饭后大巴从靖边出发,奔向延川县乾坤湾景区。沿途地貌主要是黄土高原的丘陵和沟豁,但是道路通畅,速度挺快,三个多小时就到了乾坤湾。图为沿途所见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h3> <h3>  景区附近的山峦上竖立着“乾坤湾景区欢迎您”的立体大字,可见旅游在当地已经成了气候。</h3> <h3>第五景:乾坤湾</h3><h3> 乾坤湾景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隔河相望,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8年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之一。图为景区停车场旁建立的近百米长的“黄河蛇曲全观”雕塑全景图。</h3> <h3>  我们入住豪华版的农民客栈——程家大院,挺气派!</h3> <h3>  住上“雅居”窑洞,大姑娘上轿头一回。</h3> <h3>  窑洞的里面“与时俱进”了。</h3> <h3>  由于时间已到傍晚,游乾坤湾改为明早,听说附近有1500年前的古窑洞,便抓紧时间前往。</h3> <h3>  这就是景点介绍中所说的两孔1500年前的窑洞,年代依据是砌成窑口的六、七个石块上的图案分别是莲花、牡丹花、匈奴武士、波浪水花、祥云头、鳯、凰等,反映了那个年代匈奴民族风俗和文化。</h3> <h3>  69岁的程江老汉热情讲解。</h3> <h3>  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石块上的图案。</h3> <h3>  问题是在1500年中这些窑口石块是只用了这一次,窑洞是原装的,还是多次使用则不得而知,所以古窑是1500年前的结论只能是多种可能性中的一个。</h3> <h3>  第二天清晨赶早来到乾坤湾景区观景台。黄河在延川境内有五个S形大转弯,谓之蛇曲,是目前我国干流河道蛇曲规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它们由北而南依次是: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清水湾,全长68公里。其中乾坤湾最为有名。它这个“S”型大转弯的神秘造型,留下了伏羲先祖在乾坤湾仰观天象,发明了太极八卦阴阳理论的传说。 </h3> <h3>  在乾坤亭旁极目眺望, 形似太极图的乾坤湾尽收眼底。弯道弧度320度以上, 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湾 。</h3> <h3>  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奔腾不息,养育着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华夏子孙。黄河,我爱你!</h3> <h3>  分别在南北两个观景台拍摄的乾坤湾全景图。</h3> <h3>  </h3> <h3>  伏母寨和黄河栈道</h3><h3> 伏母寨位于乾坤湾附近黄河河道一侧的悬崖峭壁顶端,是数个相邻的洞穴,相传是母系社会古人居住的地方。</h3> <h3>  在洞内外的石壁上刻(画)有古人信奉的图腾和各种生活形态及动物的图画,但无有关的文字介绍。</h3> <h3>  经过修补的洞穴成了一排有门有窗的房子。</h3> <h3>  洞内有两个形似人类的石雕,但不知生成年代和寓意。</h3> <h3>  从伏母寨到崖下黄河边的峭壁上建有很长的栈道,十分险要,名为黄河栈道,但是两处海拔落差有多少,栈道有多长,没有查到具体数据,现场观察估计落差过百米,道长超千米,工程十分艰巨。</h3> <h3>  在栈道上遥望黄河雄伟而险峻的身姿,心中油然而生敬畏之情。</h3> <h3>  细看栈道旁的地层切面,有坚硬的岩石,有破碎的沙砾,有细腻的黏土,从颜色上看,白色、黄色、褐色、灰色、黑色、甚至还有蓝色绿色,这不知是经过多少亿万年的沉积,也不知地壳有多少次动荡,黄河有多少次变迁,岁月悠悠,与之相比人类的历史不过是转瞬之间......。</h3> <h3>  栈道尽头是黄河的伏羲码头,码头入口处树立了一块刻有“黄河魂”的石碑,这魂是什么?这魂在哪里?令人深思。</h3> <h3>  在渡口不远处有一座山峰,不知是上天造物还是百姓祈福,山峰左侧的曲线活生生造就一幅人脸的侧像,构成了传说中的“伏羲望天”奇观。</h3> <h3>  清水湾是黄河在延川县的第五湾,黄河流经此处直接回转305°,将陕西延川县和山西永和县分割为隔河相望,此外这里还有古城墙、古码头等遗址,风景独特。 </h3> <h3>  层层山峦中一汪清水缓缓流出,在黄河入口处形成了青黄相间的清水湾。</h3> <h3>  据记载,清道光年间,这里就是黄河西岸的一个重要渡口,所以也称清水关。古渡码头昔日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是方圆数百里的商品集散地,镇中设有清水衙门,街道两旁茶楼、饭馆、客栈多处。(由于时间不足,我们未能下到清水关一游,十分遗憾。)</h3> <h3>  在半山腰左右两处观景台拍摄的清水湾全景图,真是难得的黄河美景,它承载了多久历史,包含着多少故事。</h3> <h3>  八大员乘坐缆车飞向会峰寨。</h3> <h3>  会峰寨位于延川县乾坤湾镇牛家山村,是一处天然古寨,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会峰山巍峨险峻,山寨东临黄河天堑,西南两侧濒临寨河深谷,四面悬崖突兀,峭壁嶙峋,仅西北有条狭隘的崾岘为径与山寨相通,古人凭依会峰山天险修筑寨墙、寨门、哨楼等,形成“虎踞龙盘,固若金汤”之势,成为陕北现存最早的军事防御工事之一,易守难攻,被誉为“陕北小华山”,可感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h3><h3><br></h3> <h3>  东临黄河天堑</h3> <h3>  西临寨河深谷</h3> <h3>  南端崖下深潭</h3> <h3>  从“会峰寨”石碑所在的观景台沿此石梯下行257阶,可达通往寨门的栈道 。 </h3> <h3>  栈道旁的岩壁上有多处景观,细看可现。</h3><h3>  此景叫“会峰神俑”,神俑面朝西南,双眼炯炯有神。</h3> <h3>  此景叫“青蛇伏崖”,黄褐色的岩壁上一条青蛇攀伏于上,头部有嘴有眼,活灵活现。</h3> <h3>  此景很直观,叫“连心石”。</h3> <h3>  过了石桥,就是山寨北门(主门),这山寨真不愧“天险”之称。</h3> <h3>  好不容易到了寨门,在门洞歇一下留个影。</h3> <h3>  山寨内东侧栈道。</h3> <h3>  在栈道旁的岩壁上有个大洞,约有五、六米高,两、三米直径,不知是神开的还是人凿的?</h3> <h3>  山寨北门顶部的“飞来石”(网上照片)。</h3> <h3>  由此登上寨顶。</h3> <h3>  寨顶留有明代的石碑和庙宇。</h3> <h3>  此景叫“石窝宝镜”,天一下雨存水,石窝就变成了面朝苍天的明镜。</h3> <h3>  从寨顶向东望去,近处可见伸向前方的寨顶最窄处(仅1米宽)的“鼻端”,远处可见通往对面山顶的257阶“天梯”。</h3> <h3>  从寨顶向下望去,峭壁深峡令人生畏。</h3> <h3>第六景:延安市</h3><h3> 下午1点多离开会峰寨,3点半就到了延安市区,虽然我只是在十几年前来过一次,但是延安这座城市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讲都不会感到生疏,凭着过去的记忆去感受现在的延安,傍晚前在市中心蜻蜓点水般的游览两个多小时,拍了一些照片,留下了浅浅的新印象。</h3><h3> 巍巍宝塔山</h3> <h3>  潺潺延河水</h3> <h3>  楼高车堵路</h3> <h3>  难见旧容颜</h3> <h3>第七景:雨岔大峡谷</h3><h3> 雨岔大峡谷是这次旅游的重头戏。听说美国有个羚羊谷,景色绝美,又听说陕西发现了可与羚羊谷媲美的雨岔大峡谷,心中更是迫切。</h3><h3> 早上7点多出发,天色有些阴沉。一路上领队易名讲,游览雨岔大峡谷要凭运气,道路不好进不去,老天下雨不许进,阴天光弱景不美,同行游客中有一位已经来过4次,但只进去了1次,说的大家既担心又期盼。</h3><h3> 将近9点钟到达了景区入口,换乘了摆渡车,好消息传来了:道路正在修,通行没问题,而且所去的龙巴沟是今年第一次开放,大家情不自禁地欢呼了!</h3><h3> 从景区停车场到景点的路还很远,摆渡车要在这样的山区土路开40分钟,遇到土大的时候,如浓雾一般,只能缓慢前行,但是路不好却挡不住运气好,天开始放晴了!</h3><h3> </h3> <h3>   甘泉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雨岔村,亿万年中地壳的变动和水流冲刷,慢慢形成了这样的峡谷地貌。雨岔大峡谷景区共有5条峡谷,分别是花豹岔峡谷、龙巴沟峡谷、牡丹沟峡谷、凤凰沟峡谷和桦树沟峡谷,但直至去年5月只开放了桦树沟峡谷,我们今天则有幸参观新开放的龙巴沟和牡丹沟两个峡谷和一线天。 </h3><h3> 图为龙巴沟峡谷入口。</h3> <h3>  刚入沟时几十个人排成一队前行,沟很窄,一个人停下来照相,后边的就走不了,“超车”是不可能的,只能等,走走停停好一阵子才逐渐拉开了距离。</h3> <h3>  抓住瞬间即逝的空档,抓住千变万化的美景。</h3> <h3>  曲径通幽非此处,奇景连连目不暇。</h3> <h3>  曲线悠长,神似薄绸迎风,色彩斑斓,天塑五彩世界。</h3> <h3>  </h3> <h3>  石纹似水轻流去,岩波如风扑面来。</h3> <h3>  “犬牙”交错疑无路,水流石开径自出。</h3> <h3>  龙巴沟全长2500米,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看了精彩的前段800米,留点念想吧!</h3><h3>  图为很不起眼的龙巴沟800米处出口,从表面上看谁能想到里面藏着一个神奇的世界呢!</h3> <h3>  一线天,长度不足200米的石壁夹缝,潮湿阴冷。</h3><h3>  图为一线天入口。</h3> <h3>  一线天尽头</h3> <h3>  牡丹沟,据说过去这里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到处盛开牡丹花,因此得名牡丹沟,不过我们去的时候正是4月中下旬交替百花盛开之时却没有见到一朵花,正是:牡丹无踪影,峡沟显世间。</h3><h3>  另外导游小宋说,这里也叫美人沟,大家细看,沟口右侧高约6米的石块很像一位高悬发髻,脸型俊秀的美女头像雕塑,她的左眼正注视着你哪!他说这美女很像那位埃及艳后。传说也好,遐想也好,都增加了牡丹沟美景的神秘感。</h3> <h3> 光影交织,美不胜收。</h3> <h3> </h3> <h3>  </h3> <h3>  婉转窈窕,犹如梦幻。</h3> <h3>  性状、线条、色彩、光影互映叠加集成之美作,非神仙之手而不能也!</h3> <h3>  浪之韵</h3> <h3>  牡丹沟之尽头,双足横置,勉强站立。</h3> <h3>  游牡丹沟要原路返回,在出口处抬头仰视,可在某个位置将两块石头的光影重叠成一个猪头的形状,十分有趣,恰似猪年的一个祝福吧!在雨岔大峡谷游览2个多小时,真是美景连连,期待多多,流连忘返,意犹未尽!</h3> <h3>  在去往壶口瀑布的途中服务区,品尝了正宗肉夹馍,味道好极了!</h3> <h3>  第八景:黄河壶口瀑布</h3><h3> 壶口瀑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h3> <h3>  水流巨大,水势汹涌,“雷”声隆隆,水雾濛濛,切身感受“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雄壮场面。</h3> <h3>  我们位于山西一侧,对面是陕西的游客。</h3> <h3>  穿上这身行头,真有点陕西婆姨的味道!</h3> <h3>  壶口瀑布视频,是一个壮美的收官。</h3> <h3>  一周的晋蒙陕旅游紧张而快乐,所去的大都是自己过去没有亲历的景点,其中不乏美景、奇景,壮景,虽然也有遗憾,但是总体上满意。十分感谢你我同行!</h3><h3> 做此美篇得到王勉钰、曹毓珠、余南楠、刘芸、李然、孟红兵等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并采用了他们的部分照片,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