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石不能言,而越来越作为一门艺术形式独立于世的赏石活动却无时不在发声。语言是什么?语言是交流传达思想的工具。艺术语言则是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赏石艺术的语言既包含石头本身,更包括角度的选择、立意的确定、局势的展演等方面,传达出解读能力、审美情趣、思想倾向等信息。</h3> <h3>赏石艺术发展至今天,是一个传承与创新,积累与开拓的过程。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着具有当代特色的艺术语言,继往开来,代表着这一时代的审美品位与文化风貌,赏石艺术亦然。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在封闭与开放、毁灭又重生的大背景下,艺术界跌跌撞撞一路走来,不断寻找着适合时代背景又不背离传统、具有独立个性又为世人所接受的语言方式,步履艰难。书画界有着极力的探索和突破,赏石圈则处于兜转迂回不知所往的状态。</h3> <h3>身处任何一个时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与表现力不但来自古人的文化传承,更多来自对当代文明和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赏石艺术也概莫能外。在今天,有太多适宜现代人赏玩并为之寄情托性的石种和赏玩方式。戈壁风凌石、印尼类太湖、长江水墨石、大化摩尔石、大湾小品石、夜郎古铜石等等,其赏玩要点与获得的审美体验无一不与传统精神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代特色呼吸相通。而小品组合、水盘展演、几架设计、灯光布置、配座创新莫不是赏石艺术时代语言里极富表现力的一个个精美修辞。及至对传统石提出的“聚散巧拙”的鉴赏方法和江浙沪石友对“四大名石”的精致展呈与空间布局,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了时代精神,值得继续探索为之努力。</h3><h3><br></h3><h3><br></h3> <h3>总之,当代赏石艺术,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法古不泥古,又要承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守旧,不封闭,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时代语言与表达方式,让传统赏石艺术获得新的生命力,更具创造力和时代魅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