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父亲逝世一周年

林+夕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张合影,就想起了一年前的农历8月14日,一家人围坐一起为老爸庆贺87岁生日,当时弟弟妹妹们上班的上班,迟到的迟到,只留下这张不算合影的合影。真的没预料到这尽然是最后一次为老爸过生日!</p><p class="ql-block">这集相册就从这张合影开始吧!</p> <h3>  与母亲去世时隔漫长的47载,2018年阳历6月2日(农历4月19日),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这一天,历经千辛万苦给我们生命,把我们养大的父亲,因上单元楼台阶不小心骨盆摔成粉碎性骨折,想不到只有短短的5天时间就急匆匆的走了,大概是着急与早在另一世界等待的母亲团聚吧?</h3><h3> 老父亲虽88岁高龄,但凭他的体质而言,如果不是摔成重伤没有其它要命的病,只是近两年因哮喘病时常发作,但每次只要及时住院就能得到缓解,可这次......现在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不能挽回了,留下的只是刻苦铭心的,无穷无尽的思念与痛苦.......</h3><h3> 愿天堂里父亲母亲没有病痛,没有烦恼,相依为伴,永不分离。</h3><h3> 常言道:爸妈在,家就在,如今老人都走了,家也就没了圆心!</h3><h3> 近日,我翻腾了电脑里所有父亲的照片,并按时间顺序集中整理成册。</h3><h3> 那个年代家里没有条件合影,母亲37岁那年,因肝硬化医治无效,丢下我们姐弟几个撒手人寰,当年我虚岁19,最小的弟弟还不满4周,妈妈唯一现存的二寸头像照,还是从爸爸及小弟弟三人的全身合影中摘洗出来了(原片早已不知去向),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当时摘洗放大的黑白照片模糊不清,但总还能看到母亲当年的模样,利用这张照片,特为二老做了张不称为合影的“合影”,借纪念父亲去世一周年之际,愿将这一特殊的礼物,奉送给天堂之上的父亲和母亲,也希望二老的影子永远留在子孙后代们的记忆中。</h3><h3> </h3> <h3>2011年9月9日,在塞罕坝老干部科组织的重阳节暨首届塞罕坝老人节上,80岁以上老人接受了隆重的祝福,父亲当之无愧是长寿老人之一。</h3> <h3>在表彰会场上的瞬间。</h3> <h3>回到家里也不忘留影做纪念。</h3> <h3>2012年12月26日,我陪同老爸,逛刚刚落成通车的石家庄新火车站。</h3> <h3>2013年1月3日,陪父亲在石家庄西三教花卉市场。</h3> <h3>  我家附近的西清公园东北角,时常聚集一些陀螺爱好者在此找乐,见父亲很感兴趣,就去南三条为他买了一套陀螺,从那天起,老爸也算是有了自己爱好,每天都要去公园打上一阵子,这是2013年1月17日,陪同父亲在西清公园打陀螺时留的影子。</h3> <h3>2013年3月15日,家人一行7人到福州某码头,参加小妹妹女儿刘文静的婚礼,这算是父亲有生以来第一出远门。</h3> <h3>2013年7月3日,坝上景点游玩,在泰丰湖坐下来小歇。</h3> <h3>父亲採的黄花用帽子装起来,他腿快手快,干这类活一点不亚于年轻人。</h3> <h3>塞罕塔观景。</h3> <h3>森林公园进口留影。</h3> <h3>2013年9月11日,父亲与小弟弟于胜利在石家庄海悦天地共进午餐。</h3><h3><br></h3> <h3>2013年10月4日平安公园。</h3> <h3>中山公园。</h3> <h3>水上公园。</h3> <h3>西山森林公园。</h3> <h3>2013年11月10日老父亲在石家庄市秀水公园。</h3> <h3>老爸的远影</h3> <h3>2016年5月21日,老父亲在自己的家中与三个女儿合影。</h3> <h3>2016年7月25日,“圆梦塞罕坝 共叙两代情”聚会上,第一代创业者合影。</h3> <h3>老父亲在会场上。</h3> <h3>全体合影。</h3> <h3>老父亲手捧鲜花走出聚会现场。</h3> <h3>  过去曾在一个单位工作过的老同事,有的已多年不见,借聚会的机会遇到了一起,也不忘留下珍贵的瞬间。</h3> <h3>招待会上聚餐的场面(右一)。</h3> <h3>聚会期间,父亲随大家一起登上塞罕坝亮兵台。</h3> <h3>老父亲与我们姐妹三人,聚会期间在总场场部留影纪念。</h3> <h3>与小妹妹一起看手机里拍的片。</h3> <h3>塞罕坝景区二龙泉留影。</h3> <h3>2016年9月20日,父亲在孙子于琪的婚礼上。</h3> <h3>2017年9月4日,老父亲与他的大孙子于洋等在承德离宫。</h3> <h3>  翻腾着这些照片,父亲当年的影子似乎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但如今都已经成为过去切不能复返了。假如眼泪能够构造通天的梯子,再如思念能够铺成上行的天路,我会不顾一切直径走入天国,再把您带回女儿的身边!!!</h3> <h3>见物思人:</h3><h3> 这是一堆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菜豆角,但留有一段不同反响的小故事。</h3><h3> 2013年8月5日下午,老爸得知我第二天要回家,一声不吭的出了门,屋外突然黑云滚滚,不久就大雨瓢泼,打电话也没人接听,还好雨下了不久就小了很多,我拿着伞出来找老爸,刚走出小区胡同不远处,发现他胳膊前伸着,手里提着一个鼓鼓的塑料袋,我一切都明白了,忙问:“挨浇了没”?“没浇着,找地方避雨了”。当时大雨是停了,但还有稀稀啦啦的雨点在掉。老爸的衣服虽然没怎么湿,可刚下过急雨的路雨水还没来得及渗去,鞋子上带着豆角地里的泥加上高低不平路面上水,裤脚湿了一节,鞋子简直成了“泥榔头”。当时心疼的我眼泪都要掉出来了,不由自主的冒出了一句“老爸啊老爸,我要是不孝顺您就缺八辈子德了”。</h3><h3> 千里迢迢回到了我的家,把豆角放到桌上摆了两天还是啥不得吃,突然想出了好主意,给豆角拍个照存起来,做为老爸疼爱我的见证多好。所以就有了这张豆角的照片。</h3><h3> 父亲是农民出身,虽离开农村在外工作多年,但始终对农活情有独钟,自打退休以后,不管是住到那里,都要寻找块地方整理好种点什么,房前屋后,河套边,废墟旁,半山腰......只要能开垦出来可以种菜的地方他就不辞辛苦,一搞一搞的刨,一锹一锹的挖,去掉废弃物,清理小石子,甚至倒土“造田”,种上玉米,豆角,西红柿,辣椒,茄子等等,到了收获的季节,他自己吃不了多少,离的近的孩子们自然不用说,邻居也沾光。这也是老父亲多年的乐趣之一。</h3><h3><br></h3>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给老爸买的手表他戴了多年,今又物归原主了,女儿将永久保存做为纪念。</p> <h3>父亲用了多年的钥匙链。也成了有意义的纪念品。</h3> <h3>  父亲家里的袜底板和锥子。别看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分文不值,但每一件都意义非凡,因为它们身上深深的刻着历史的年轮,见证着这个家的风风雨雨!</h3><h3> 这个袜底板在我20几岁时就有印象,如今我都66岁了,它虽不是父亲亲手使用过的东西,但至少陪伴父亲左右足足有40年之久。</h3><h3> 如今我把它们视为宝贝,刷洗的干干净净,放到我的针线箱里,时不时的有活打开针线箱,见到了它总能自然而然的想起天堂安息的老父亲母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见物思人吧!</h3> <h3> 父亲喜欢养芦荟,家里阳台上一颗芦荟长的又高又大得用架子支撑着才能立在盆里。清理父亲的遗物时不舍得丢掉,从根部挖出一颗小嫩芽,载到老爸用过花盆里,用塑料袋提着带回了自己的家。因我不会养花,不知道是对它过于关注浇水太多还是气温不适应,好长时间半死不活的样子,直到今年春天这颗芦荟终于“苏醒”过来了,这是老父亲留下的唯一有生命气息的物件,如今在我家里得到重生(拍于2019年4月5日清明节)。</h3><h3> <br></h3> <h3> 时隔上张拍摄时间一个月另八天,芦荟有了新的变化,又长高了不少。</h3> <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您二老现在好吗?孩子们都想您了!这朵小花片是女儿特为您二老精心设计制作的,身边的六朵小花代表您的六个儿女,您们一生含辛茹苦,默默无闻,操心费神养育我们姐弟六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将永远围绕在二老的周围。</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路过父亲曾经住过的房子,还是情不自禁的望着阳台,多么希望还有您的身影......“爸爸,女儿回来了,您在家吗”,睁着眼再也看不见了您,只有闭上眼睛您就会永远在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