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这春暖花开、诗情画意的四月,有幸与来自省内的百名语文学科教师参加了邯郸学院主办的为期十天的“国培计划(2018)”河北省乡村中小学紧缺领域教师培训项目——《经典诵读》培训班。</h3><h3> 4月10日的开班典礼上,邯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董太安致欢迎词,并介绍了邯郸学院的创办历程、文化、发展以及“国培”、“省培”项目实施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副院长杜运涛解读了这次的培训方案、讲解培训模式(引领、示范、指导、参与、互动、探究),并对参训学员提出了要求和期望。</h3> <h3> 开篇课是由邯郸学院副校长鲁书月讲授的《尾笔速查新型字典》,这本字典是她和她的哥哥历尽心血编篡的。字典是学生接受知识最基本的工具书,其严谨性、重要性非一般书刊能与之相提并论的。鲁校长用实例验证了尾笔速查的简便、易学、查字迅速的优点。</h3> <h3> 索鑫老师的《朗读的基础和技巧》,有机会面对面向老师讨教诵读方面的问题,解决平时遇到的困惑。在学习的过程中,索老师亲自示范朗读要领,带领大家学习并给予指导,有针对性地通过朗读来感悟领会作品的情感,提升了老师们朗诵的水平。尤其是索老师提到的真听、真看、真感觉,使我们对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角色有更好的掌控。</h3> <h3> 李海红老师的《唱自己的歌——经典如何进课堂》讲座,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提出经典贵坚持、素读(教材巧处理)、书读一口气(经典读法的形式多样化)。国学经典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遂的哲理,读国学经典能让我们品悟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提升自己的修为。</h3> <h3> 李哲峰老师的《传统读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到读好老祖宗的书要具备两个条件,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用古人的读书方法读古人的书。倡导吟诵,以吟诵唤醒热情,借吟诵潜心揣摩,倚吟诵掌握方法,因吟诵巩固提升。他还提出了吟诵课堂教学的“三适”原则:适合的调子、适度的调试、适时的使用。</h3> <h3> 万伟老师的《打造美丽声音,用情感、节奏处理经典作品》的讲座,首先强调了外在形象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师要为人师表。她精致的面容、大方得体的衣着,一进教室就吸引了我们在座的各位学员。万老师的课生动、活泼、有趣,受到了我们所有学员的欢迎。</h3> <h3> 授课老师们的讲座各有特色,他们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诵读经典的知识和技巧。精彩的课堂就像美酒一样让人回味无穷,通过聆听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大家对诵读经典的吟诵有了全新的认识,深刻地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去学习和实践,接触经典、吟诵经典、传承经典。</h3><h3><br></h3><h3><br></h3><h3>四月鲜花开满天,</h3><h3>春风送暖到邯郸。</h3><h3>八方同道聚古城,</h3><h3>传承文化诵经典。</h3><h3>高等学府十日学,</h3><h3>潜心修能教训研。</h3><h3><br></h3><h3>名师布道重传承,</h3><h3>倾心聆听静无声。</h3><h3>专家引领用心悟,</h3><h3>吟诗诵文技巧增。</h3><h3>能力提升课精彩,</h3><h3>中华文化传后生。</h3><h3><br></h3><h3>诸位学友艺竟现,</h3><h3>只有吾是门外汉。</h3><h3>争分夺秒认真学,</h3><h3>几日研修终觉浅。</h3><h3>青春虽逝心未老,</h3><h3>逐梦吟诵正当年。</h3><h3><br></h3><h3>不负众望予实践,</h3><h3>经典诵读苦学练。</h3><h3>豪情万丈觅新章,</h3><h3>不虚此行暗叹然。</h3><h3>拨去迷雾茅塞开,</h3><h3>国培路上彩虹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