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空间

huan121

<h3>  回溯过去,我意识到,从小开始,我就在不断寻找自己的个人空间。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会和弟弟们商量家里的柜子的归属,搬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争论哪个柜子是属于谁的,在柜子里面大大地写上自己打的名字,确定归属权。然后把自己的财产搬到柜子里整整齐齐地收起来(其实就是可怜的一点点东西,只能占据一个小小的柜子角)。自己的东西不允许别人碰,当然自己用不到的爸爸妈妈用来放东西是没有关系的。其实那时候能有多少属于自己的东西呢,把家里所有的柜子都分完,写上名字,还不是要放该放的东西。但总是乐此不疲确定主权,及至后来空间更大。就分哪间房是谁的,畅想要给里面放什么家具,甚至异想天开特别想让爸爸帮忙做个大书架(后来不知道为啥不了了之)。那时候爸爸妈妈就看着我们胡闹,甚至还开玩笑要不把爸爸妈妈也分了(貌似我们还傻傻当真了)。特别感谢他们当时给予我们充分的尊重。</h3><h3> 等到读书工作,总有自己的小小一方空间:一个书桌、一个铁架子床、一个租来的自己可以做主的房间。也许是性格原因,我总把自己的空间看的特别重要,不论是心理上的个人空间,还是现实的个人房间。</h3><h3> 刚工作的时候只能租房子,潜意识里还是要选择有门有窗,能封闭起来的隐私空间;出于遮光挡蚊子的需求购置了厚厚的窗帘,飘逸的蚊帐,但是隐私方面觉得也挺不错。戴上耳机我自成一派,虽然偶尔忘了开音乐。</h3><h3> 心理上总是人为设置安全距离,抗拒突然的亲近、自来熟,无法很快地和人推心置腹。也有人说过我:封闭自己,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刚开始不太理解是什么意思,觉得我是正常在社交啊,哪有这样。后来越来越了解自己又觉得:我并没有将自己封闭起来啊,我不过是和别人保持了一定距离。这样也挺好啊,这样很舒适自在。况且我也是有朋友有社交的啊,尽管联系频率稍低;不过是陌生人变成朋友经历的时间长了点而已。况且好朋友也是各有各的事,也是要保持一定距离的啊。</h3><h3> 人与人相交,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不管是现实的房间,还是心理上的界限,在我看来都不可擅闯。父母翻看日记、异性友人不经询问就触碰、面都没见几次关系搞不清楚的亲戚一上来就亲热地拉着问:怎么还没有找对象?工资多少?……很多事情,我们只是感觉不舒服,却甚少追究不舒服地原因。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个人边界受到了侵犯,可能当事人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甚至振振有词:我是关心你、我以为这样没关系的。被侵犯的一方感到不舒服、生气,启动自我保护机制,长此以往,一段关系很难维系。</h3><h3> 感情滋养人心,也总能轻易地伤害到亲近的人。不论父母子女、还是恋人朋友,两个人都是抱团取暖的刺猬,不可轻易靠近,越界只会受到伤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