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父母的结婚照,郎才女貌,到现在还有老人夸奖我母亲当年的美。</h3><h3>我的父亲母亲,上世纪50年代生人,父亲52年,母亲53年,是在1973年结婚,那一年,父亲21,母亲20岁。</h3> <h3>父亲的名字里有个“根”字,母亲的名字里有个“云”字,恰好应和了三毛的那句诗:</h3><h3>一半在尘土里安详,</h3><h3><h3>一半在风里飞扬,</h3><h3>一半洒落阴凉,</h3><h3>一半沐浴阳光.</h3><h3>非常沉默非常骄傲</h3></h3> <h3>爷爷去世早,奶奶勤劳淳朴,但是不管大事。父亲当年学习很好,毛笔字也写的不错。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4岁父亲就已经辍学,挑起来了家庭的重担,下面还有10岁的弟弟和8岁的妹妹。</h3><h3><br></h3><h3><br></h3> <h3>父亲人缘很好,乡里村里上上下下的关系都很好。谁家有个脸红脑热的纠纷,常常找他去调解。从这一点上说,父亲算是“小范围的社会活动家”。当然也少不了受到母亲诸多抱怨“管东管西,耽误了咱家多少事”,抱怨归抱怨,母亲也是很依赖父亲,家里的事,都是父亲拿主意。</h3> <h3>父亲在湖南凤凰古镇,和女儿一起旅游,步履稳健,非常开心。女儿单位的同事都夸父亲的性格开朗豁达。</h3> <h3>父亲一生辛勤奔劳,做过很多大大小小的生意,务农是一把好手,也开办过砖瓦厂,经常说的话是“顺其自然,难得糊涂”。他吃过很多苦,受过很多艰难,可是他心胸开阔,乐天安命,满脸都是笑意。从这一点看,父亲是“乡村哲学家”。</h3> <h3>母亲勤劳简朴,爱干农活,也爱带小孙孙。现在大大小小五个孙子孙女都带过。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位会讲各种民间故事的婆婆。</h3><h3>不过,母亲爱担心心眼窄些,常常碎碎念“你爸出来进去都哼着秦腔大戏,也不知道一天啥事这么开心”。</h3> <h3>这是大女儿一家,大孙女已经要高考了,很快就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大学生了。</h3> <h3>二女儿和二孙女王乐其</h3> <h3>三女儿花花小时候,真是个假小子呀。</h3> <h3>大学生淑女多了</h3> <h3>三女儿的全家福,一儿一女好幸福</h3> <h3><br></h3><h3>其实我知道,父母把自己累成那弯弯的弓,他们倾其全力射出来了女儿这三把箭。现在我们姊妹三个都是人民教师,在各自的教育岗位上做着“有希望,能爱人”的工作,也闯出了一片她们的广阔天空。父亲是“朴素的教育家”,他不重男轻女,希望女儿上大学,能为社会做贡献。他懂得“因材施教”他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宽松自由的,“大女儿敏感自尊,不能打不能骂;二女儿强硬聪颖,只能打不能骂;小女儿谨慎和缓,只能骂不能打”。不过父亲所谓的“打骂”,充其量就是拿着笤帚吓唬或者说几句重话。</h3><h3> </h3><h3>他身体硬朗,头脑清楚,工地上那么琐碎的账目货物建材,他都能打理的有条不紊。年轻时候走洲过县四处奔走,年老时能轻轻松松接受很多新鲜事物,手机微信,也已经熟练使用。母亲说:“只要跟着你爸,我啥都不怕,你爸啥都会,能把我照顾好”。风风雨雨中相伴50载,这句话算是最深情的告白。</h3><h3><br></h3><h3>现在的父亲母亲,已经马上步入古稀之年了,在家带着小孙女“安安”,老老小小说说笑笑,尽享含饴弄孙之乐。</h3><h3>老家盖了二层小洋楼,整个南街一片雪白瓷片墙大红的铁门,门前是开满月季花的花园和预备女儿随时回家的停车位。父亲心满意足,说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母亲期盼女儿回家,总爱抱着小孙女坐在门墩上。门口还有母亲亲手做的包着棉垫的凳子,凳子上安详坐着的是村上的老人。岁月静好,应该就是父亲母亲这般的模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