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一季花香,暖一路相伴——慧眼看亦校之二十九

木子王册

<h3>  近几天,全国百余名校长来亦小参观学习,很有幸的我们也跟他们一起聆听了李伟校长所做的报告《有这样一所学校》:这是一所以课程建设带动孩子全面发展的学校;这是一所孩子永远在课程中心的学校;这是一所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儿童立场、基于学习体验、基于学科融合进行课程建设的学校;这是一所以一年级为始业课程、二至五年级为生长课程、六年级为桥梁课程的学校;这是一所有节日课程、电影课程、游学课程、团队体验课程的学校;这是一所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学校。</h3><div> 学校为了完成以上各种课程的开发,成立校级项目组、探究单元项目组、学科项目组和个人微项目组。校级有八大项目组:节日课程项目组、电影课程项目组、游学课程项目组、教师团队体验课程项目组、学生养成教育项目组、教师手册项目组、家长学校项目组、课程与主题模块调整对照项目组,各项目组负责人自愿申报,招募团队,带领团队老师研发课程并实施课程。这不是学校安排的任务,这是我自愿认领的任务,而且努力做到更好。探究单元项目组是学校每一位老师必须参加的,一般以级部为单位进行主题融合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学科项目组以学科为单位;还有个人微项目组可以针对一个小课题研发课程并进行实施。 老师们通过研发课程,向课堂要质量,让课堂成为孩子们的最爱,用自己个人的专业,成就孩子们的精彩!(李珊老师)</div> <h3>&nbsp; 生物界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的成长也是如此,每一位学生都是不一样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学生性格、兴趣、爱好、发展基础、家庭背景、成长环境、能力优势的侧重点、潜能以及将来发展的方向等等,这些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学习内容的难易、快慢以及学习方式等有所区别。为了满足同学们的这种差异需求,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从2016年开始,亦庄实验中学启动新的初中课程改革——选课走班,旨在引导学生在对课程的了解和选择中,逐渐明确自己稳定的兴趣、特长、能力优势的侧重点等,从而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和自己的发展潜质,逐断明断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为高中、大学乃至今后人生的发展打下基础。</h3><div> 为此,亦中学校课程组专门编订《课程手册》。这本手册包含了学校为学生提供全部课程细目,并阐述了设置这些课程的相关要求,旨在为同学们规划充实而有意义的初中学习生活提供帮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形成自己的课程表上课。从被动接受所有人都一样的课程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这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状态发生很大的转变。从课程上改革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课程设置和分层分类科目的学习,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我驱动学习的内燃机。(杨阳老师)</div> <h3>  开设早读课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视朗读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亦中,早上7:20—8:30是每天的早读时间,老师们会根据教学情况提前安排好第二天的早读任务呈现在各学科教室的多媒体上面,学生进入教室就会自觉开始今天的朗读任务,或阅读,或背诵,或讨论……总之,亦中的早晨是充实且忙碌的,不管老师是否在教室,学生们都在自主进行学习,这也是学校提倡的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的体现吧!</h3><div>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沈从文先生说过“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对于学生来说,清晨是一天当中最清醒,记忆里最好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进行学习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好每天的晨读,日积月累,收获会越来越多。(马月萌老师)</div> <h3>  春暖花开, 诗情画意的季节是孩子们天然的模特儿和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今天,有幸跟随国培班的老师们听了一节主题课程统整下的美术课。</h3><div> 通过了解得知: 最近一年级整个级部都在进行“寻找春天”课程的教学。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到处生机勃勃。面对这种由冬到春的变化,孩子们有惊奇,有欢喜,有兴奋,也有各种的跃跃欲试,总之,他们对春天充满了探索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年级级部的所有老师们几经商讨,集思广益,结合国定教材,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能力水平,设计了一系列观察、探究、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感知万物的变化,感受自然之美,形成了《发现春天》课程。</div><div> 具体到这节美术课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轻黏土表现自己心目中春天。孩子们分组活动,先讨论后动手,分工合作,共同创作自己心目中的春天花环。</div><div>&nbsp; "美育者,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者也。”美术教育承担着启蒙儿童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观察力的重要任务; 也承担着促进儿童人格和谐发展, 培养创造力的任务;还承担着让幼儿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基础。而,主题统整课程之下的美术课程更可以与学其它学科紧密的结合,互相补充,使孩子们在同一主题下获得更丰富、更立体而多面的学习体验和知识构建,值得我们更详细的研究与探索。(杨爱君老师)</div> <h3>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课程有声有色。学校以主题为引领,构建起一个个独立的项目课程,若干独立的项目课程组成了系统的学习内容。如一年级按月分设主题“开学啦”、“我的动物朋友”、“拼音国历险记”等。每个主题下会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单元,像“开学啦”就分四个单元“上学啦”“好朋友”“认识自己”“我们不一样”。单元活动的教材内容由教师自主选择,可以来自教材、可以来自绘本。单元中的学习活动也由几位“包班”老师共同商议设计,学习领域涵盖语言、艺术、科学等。也就是一、二年级学生不再有语数英学科固化的学习,而是进行“主题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在一段时间内形成融会贯通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教材知识碎片化的弊端被基本克服,学科的边界模糊了,多学科融合支撑同一个主题,学习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给了孩子一个无限广阔的知识世界。</h3><h3> 课程是课改的源动力,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亦庄实小务实为生,将课程有机整合,将课堂做实做细,从孩子实际需要出发,为每个孩子架构起了成长的桥梁,真正满足了每个孩子的需求,实现了教育的个体化、全民化、课程化。(杜学文老师) </h3>

课程

项目组

学习

学生

老师

学校

孩子

主题

学科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