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span style="line-height: 1.8;">聆听窗外声音是新教育的行动之一。4</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月20日至21日,马坡回小四名语文老师参加了在巨龙小学举办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中国教育梦”</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两天来,几位老师认真学习,深刻思考。</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各位名师,大咖的课例,讲座,给大家在教学上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而他们的人格魅力,更是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个人,使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收获颇丰……</span><br><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学习心得</h3><h3> 马坡回小 杨萌</h3><h3> 今天听了黄老师的两节课,感触颇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应该抛弃一切借口,所谓的“忙”的借口。黄吉鸿老师的博学多才,丰厚的文化底蕴无不感染激励着我们要去学习,只有自身的素养提高了,才会让自己在有意无意之间都能影响孩子们,营造无处不在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文本细读,语文教师应该练就的基本功。只有有了对文本的细读,我们的课才会上得轻松自如,也才会有深度。教给学生不知道的知识,让他们发现语言文字的美。</h3> <h3></h3><h3> 学习感悟
马坡回小 胡灵利
周六下午的观摩会上,特级教师张中良执教的优质课《伯牙绝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一篇短小、深奥的文言文,经张老师的真情演绎,拨动了全体学生和听课教师们的心弦,让大家为之震撼、惋惜、悲叹。弦尽音未尽,课堂结束,耳边的余音却始终萦绕。 </h3><h3> 课后,张老师为大家做了《从“特急”到“特级”――一名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的报告。张老师的幽默、大气、睿智深深感染着在做的每一位教师。张老师和大家推心置腹,像一位老朋友一样对自己的成长之路娓娓道来。从学渣、师渣、困惑、谷底、再到收获,成长。心贴心的话语,让老师们感同身受,不觉间深受启发。张老师的课给了我知识上的滋养,而他的人格魅力,更是让我深深的折服!<br></h3><h3></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删繁就简三秋树</h3><h3> 马坡回小 马静涛</h3><h3> 今天,在巨龙小学听了来自清华附小的王玲湘老师带来的示范课《匆匆》和报告《主题整本书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h3><h3> 首先谈谈示范课《匆匆》。作为特级教师,王玲湘老师的课不像是在讲,而是从头至尾在和学生谈话。用成语来形容:娓娓道来、娓娓动听。她的课教学环节清楚,预学、共学、合作。从词到句再到段到篇,由浅入深,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与指导,通过联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句子,体会情感,反过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相辅相承。课堂体现了学士的主体地位。驾轻就熟,化繁为简,展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值得我学习与实践。</h3> <h3> 语文学习心得体会</h3><h3> 马坡回小 姚丽花</h3><h3> 4月21日下午,有幸聆听到全国特级教师张海宏的示范课《古诗词三首》,第一次走进古诗词的群文阅读课,又一次深深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h3><h3> 课堂以三首田园古诗词为主题,以"读"为主旋律,张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学生自读、老师范读、想象朗读、赏析品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去品味诗人的真情实感,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大胆想象诗词画面、联想画面,加深了学生思考,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h3><h3> 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古诗词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必须在平时加强自身学习,增强国学文化素养,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帮助学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