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屯镇中心幼儿园大二班——自编应用题

Li.M.Jun

<h3>  大班下学期,在学习7的加减运算基础上,省编教材加入了自编应用题。研究表明,应用题对用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幼儿学习自编应用题,可进一步理解生活中事物的简单数量关系,巩固对加减运算的理解。</h3><h3>  在学习数的加减运算时,首先要借助具体的实物或情景理解10以内集合的数量变化,积累数量变化的经验可以为幼儿理解加减运算的抽象意义奠定基础。</h3> <h3>在初学自编应用题时,如何让幼儿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根据情景提出条件和问题成为了其中的教学重点及难点。</h3> <h3>谢富轩小朋友在学习完8的加减运算后自行完成了操作卡,并能够根据操作卡上的实物说出其中蕴含的加减运算。</h3> <h3>  在利用实物情境自编应用题的初期,发现班内大部分幼儿在加减运算的理解上存在问题,在生活和幼儿的情境实例中幼儿可以理解数量的变化,比如自己小组原来有6个人,1个小朋友请假,还剩5个人。但对于把应用题用算式来表示出来就有点困难。</h3> <h3>我认为这是在认识加减运算符号及加减算式方面出现了问题。加减运算符号和算式对幼儿来说都是抽象的东西,既无实物的直观,又无表象作为思考的依托,幼儿在理解和解答上都会有一定的困难。理解“多了”“合起来”“又来了”等这些事情可以用“+”号来表示,“少了”“取走”等这些事情用“-”号来表示对于大部分小朋友来说还要要在教师不断的提醒下才能将它运用到应用题中,虽然在学习加减运算中一直在运用实物让他们来理解数量变化,体验加减的含义,但运用到书面上还是有不少小朋友“卡壳”了。</h3> <h3>  首先,我借助了一些图片给予幼儿情境的支持,引导幼儿关注图片中的联系,提出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并试着完整的将应用题描述出来。</h3> <h3>  在描述图片初期,幼儿总是出现如图片上的情景能够恰当的描述却不能将其和加减运算很好的衔接起来,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提出问题等问题。</h3> <h3>于是,在幼儿学习抽象的运算符号以及加减算式时,多结合具体的问题或实物操作,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让幼儿来理解符号意义。并着重幼儿对于情境的描述,及以玩游戏让一个小朋友提出问题,另一个小朋友来解答的方法,锻炼幼儿对于应用题问题的提出。</h3> <h3>  此外,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加减问题是巩固对加减运算的理解的主要方式,同时也能提现幼儿数学学习的价值。</h3> <h3>  在数的运算的学习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同时也应为幼儿创设适宜、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和学习,以扩展其加减运算的经验,加深对加减运算意义的认识。</h3>

幼儿

加减

应用题

运算

理解

小朋友

学习

自编

情境

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