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围屋品耕读文化,学做人行客家精神——记赣五中七年级龙南研学活动

琢玉

<p class="ql-block"> 在秋风送爽、天高云淡时节,赣州市第五中学七年级于2020年10月24日—11月4日开启了一场客家文化的启蒙之旅——龙南关西新围研学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h3>  从赣州到龙南关西新围历经2.5小时的车程,也许是第一次班集体出游的新鲜有趣,也许是最近的功课繁多难得放松,也许是那颗作为客家人而急于了解客家围屋的求知欲,七年级学生在激情高昂、满怀期待的心境中拉开研学的序幕。</h3> 游一座关西新围 <h3>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实物载体,保存了中原远古风情习惯、生活方式,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而位于龙南县的关西新围更有“东方的古罗马城堡”与“散落在民间的皇宫”之称。关西围屋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89年),竣工于道光七年(1827年),耗时近30年,由徐名钧(在家排行老四,又称徐老四)所建。徐名钧经营木材生意发家致富,因家族越来越庞大,日显拥挤,耗资百万新建围屋,与老围“西昌围”相对,取名“关西新围”。</h3> <h3>  一对门口石狮,互望对方,含情脉脉,仿佛传达着相依相偎、守望家园的情谊;一口百年古井,长满青苔,绳索依旧,水面倒映着人群的痕迹;一架打谷机,齿轮锈迹斑斑,仿若看到勤劳的客家人割稻丰收的情景;一棵富贵树,历经枪林弹雨,依存至今,寄予平安富贵的愿望;一道道斑驳而坚固的古墙,抵御着外来入侵,兜兜转转,感受着关西新围历经风霜的历史······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诗一文,无一不展现了凝聚客家人智慧的建筑艺术,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着客家人的峥嵘岁月。</h3> 品一方风土人情 <h3>  客家人主要是从山西、河南等中原地区为躲避战乱向南迁移而来,在迁移过程中,扶老携幼,“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定居在赣南沃土上的客家人亦是如此。</h3> <h3>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提起在赣南客家人的吃,定会提到赣南小炒鱼、酿豆腐、红烧肉等菜肴。饭桌上的土豆焖肉、鸡翅炒黄豆、红烧排骨、鸡蛋羹、紫菜珍珠粉汤、下饭菜酸菜等菜肴,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都道是“家”的感觉。正逢春分清明时节,艾草遍布大地,客家人将之采集,与米浆混合,加入酸菜笋馅,蒸后外表青翠,入口鲜嫩味美,常常被大家亲昵地称呼为“艾粄”“青团”。诸如此类的还有“翠叶粄”“灰水粄”“月亮粑”“烫皮”······</h3> <h3>  而客家采茶戏是由民间采茶歌发展而来,是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舞台上阿姨们给大家带来的采茶戏表演,服装以蓝色为主,斜襟上衣,配以水袖,以矮子步为经典动作。旋律欢快,语言诙谐风趣,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学生们的欢声笑语飘满天空,掌声响彻云霄。</h3> 撷一份乐学之心 <h3>  不必说那九厅十八井层层叠叠的宏伟院落,也不必说张贴厅堂外边的“碧水环绕泽长流福延千载,清风徐来春不老田赋四时”的精美对联,单是石子路上摆放的打谷机就足以吸引学生们驻足观望。我们常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看到学子们听讲座时的安静有序,边听边做笔记;导游边走边讲,他们脸上的若有所思,听至疑惑处时的大胆提问;闲坐时谈论着见闻感受,津津乐道,就知道有一群“乐之者”在边游边学,边学边记,边记边想。</h3> <h3>  俗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不仅在书上,还在我们的脚下的土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为客家人,从资料中了解围屋建筑与身临其境去感受是不一样的。一场龙南研学,激发的不单单是对客家民族勤劳吃苦、开拓进取精神的敬佩,还有对身为客家人的自豪与骄傲!</h3> <p class="ql-block">  本次的研学活动,不仅是一场集体秋游,更是一场客家文化的精神洗礼。将客家文化的启蒙知识融于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之中,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游”,让行走的课堂充满趣味,使目之所及,成为心之所向!</p>

客家人

客家

围屋

研学

关西

新围

七年级

赣南

采茶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