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路小学“同课异构”展风采

夕颜

<h3>  为了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近日来蒸湘区幸福路小学开展了“同课异构”校本研修活动,活动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各教研组长分学科进行。全校语、数、外教师全员参与,气氛良好,达到了优势互补,互相切磋的目的,有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升。</h3> <h3>  活动紧紧围绕“信息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一主线,通过“确定课题——分组研讨——同课异构课堂展示——课后研讨”等一系列的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打开思路,实现同伴互助。同时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语文组</b></h1> <h3>由谢海鹰老师和刘洪英老师主持</h3> <h3>  针对本校青年教师对作文指导课不知如何下手的实际情况,语文教研组确定了“同课异构”课题:作文指导《一件……的事》,由青年教师王元圆、陈琴两位老师持教。图为两位老师在第一次研讨活动中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一案展开说课。</h3> <h3>两组成员针对两位老师的说课进行了激烈地研讨。</h3> <h3><br></h3><h3>在第二次研讨活动中,组内成员聆听了王元圆、陈琴两位老师经过修改的课,并再次向两位老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两位上课老师虚心听取了组内老师的意见,表示对自己的展示课充满信心。</h3> <h3>展示课上,王元圆老师的本色作文指导课,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深深地涤荡孩子们的心怀。她那精巧的教学流程,充满青春活力的课堂,富有人情味的评价……让听课的所有老师深深地震撼。整堂课以“如何把事情写具体”为重点,通过范文引路,情景再现,指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展开描写。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融洽,学生轻轻松松地收获了习作方法,课堂效果好。</h3> <h3>陈琴老师独具匠心,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动画片情境:帮熊二修改作文《一件……事》,指导学生将事情写具体。整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让学生“心动”、“口动”、“笔动”,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学生皆兴趣盎然,真是“童心之下万物皆活”!</h3> <h3>一石激起千层浪。观摩了两位老师的展示课后,语文组成员纷纷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并表示“同课异构”这种教研模式好,研讨一次有一次的收获,听一次课有一次的所得,受益匪浅。</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数学组</b></h1><h3>确定以四年级下册平均数(1)为教学课题,分别由欧焱和钟婧琪老师执教,全组教师分设1、2两组,由苏畅、沙晓伟分别担任小组长,各组分组研讨。</h3> <h3>两组成员就欧焱和钟婧琪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在浓厚而热烈的气氛下交流探讨,畅谈自己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并将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与大家交流分享,两位执教老师也各自展开反思,汲取经验,总结原因。</h3> <h3>欧老师作为刚入校仅半年时间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缺乏,课堂操控能力不足,尤其对课标理解相对匮乏,这次勇挑重担,敢于大胆尝试。平均数(1)对欧老师来说可谓从未接触的课题,怎样上?怎样上好?成为摆在她面前的首要问题。</h3> <h3>但通过几次研磨,展示课上,欧老师的亮相惊艳了在场的老师,沉着的教态,成竹在胸的教学,面面俱到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语言,课堂上的冷静驾驭,欧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教学让老师看到了她的成长和蜕变。</h3> <h3>相对欧老师而言,钟婧琪老师占有明显优势,教学时间较长,对这个内容有接触和实际教学过,但是,如何在这个交流互动的舞台上绽放出自己的独特光彩也成为了她不小的压力。</h3> <h3> 展示课上,钟老师更是不负众望,她用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全新设计,主线明显,思路清晰,完美教学,真正地让自己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光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英语组</b></h1> <h3>英语教研组由罗英莲老师主持。在选定课题后,组内的老师格外用心,分别设计出可行性教学方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校级展示课上,两位主讲老师的展现更是风格各异,各具特色。</h3> <h3>肖莉老师教学语言简练、亲切,注重语言的综合运用,对知识把握、教材理解、知识的落实都很到位,体现了新课标要求。教师教态自然,思路清晰,表述清楚,语言规范,整节课设计自然流畅,环环相扣,课堂反馈极好。</h3> <h3>谢琼老师的展示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她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开启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趣味”横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她亲和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同学,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新理念。</h3> <h3>在课例点评过程中,每位教师不但都很认真地对每节展示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还陈述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方案,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h3> <h3>本次“同课异构” 教学研讨活动,历时一个月,经过三次研磨,最后聚焦课堂,展示风采。这次的活动各教研组得以向全组老师取经学习,获得更多的是与同行交流探讨的机会。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策略,各具风格的教学效果,在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特色的同时,真正做到了课堂优势互补,提升了教研水平。我们应以“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契机,促进更多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出更多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师,让学校教研成为持续发展的动力,为老师们提供更广阔的教学舞台。</h3>

老师

教学

教师

课堂

研讨

同课

展示

异构

两位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