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行知印记 弘扬行知情怀

竹石先锋 魏晓阳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学校<br></b></font><font color="#ed2308"><b>办学理念经过一代代教育人的传承创新<br></b></font><font color="#ed2308"><b>根植于学校的各类教育行为之中<br></b></font><font color="#ed2308"><b> 晓庄附小扎根于“行知文化”的土壤<br></b></font><font color="#ed2308"><b>以“陶”树人 做“真”教育</b></font></h3> <h3>  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为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创办,博大精深的行知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厚重的晓庄历史文化,悠久的办学历程,筑构了代代晓庄教育人的梦想。<br></h3> <h3>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图谱,追寻行知先生的思想印记,准确解读行知教育思想,我们才能了解学校办学理念,找到我们的教育方向。</h3> 行 知 <h3>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校是行以求知的地方,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的收获,才有创造的可能。</h3> 求 真 <h3> “真教育”思想,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校训,涵养“求真、至美 、创新”的校风,“求实、求新、求严、求活”的教风,“手脑并用、勤奋守纪”的学风,为每一位师生创造值得终身回味的真教育。</h3> <h3>  “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和“知行合一”真人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本源。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h3> 求  活 <h3>  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通过解放孩子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办“活的教育” 。</h3><h3> 教育有时需要默默孕育,有时需要自由翱翔,有时需要气势猛勇。要用活的教育内容、活的教育方法,办“活”的教育,培养出“活”的真人。</h3> <h3>  学校的发展实际上是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只有既立足自身的文化积淀,又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内涵,学校及其文化才能获得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h3> 以陶树人 <h3>  “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陶行知”,希望每位师生都像老校长陶行知一样,具有“爱满天下”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情怀。二是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希望学校的人、财、物、事都能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理论的指引下致力于培养人、发展人、教育人。学校设有诚信书吧,诚信伞等,通过学生内修良知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h3> 开放办学 <h3>  学校开放办学,家校共育,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包括组织策划大型活动,参与学校校服、餐饮招标等,与学校同心、同力、同向,共同促进孩子成长。</h3> <h3>  学校创办了多个社团,形成了“人人有兴趣,个个都参与”的局面,很多社团体现出了开放的办学理念,比如陈爷爷景泰蓝工作室是利用学生家长的特长,在学校开办的特色课程,为我们的开放活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追寻行知印记</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弘扬行知情怀</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带着明确方向</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我们蓄势待发</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 前行在行知路上</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我们铭记:教人求真 学做真人</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前行在行知路上<br></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我们期待:陶花盛开 生命绽放</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