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墨蓄势,奋发笃行———大同市名师培养工程理科站导师进站活动简报

愚美人

<h3>又是一年春盛,新晴暖树,草长莺飞;风引花笑,蝶舞翩跹。于眼睛是一种濯洗,于呼吸是一种馨香,于心灵是一种陶冶。就在这春日,大同市名师培养工程理科站导师入站指导活动,在同煤一中拉开了帷幕。 </h3><h3><br></h3> <h3>本次活动的圆满举办,我们要感谢大同市教育局师资科马梅科长的大力支持,感谢张晓玲站长的悉心陪伴和引领,感谢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的胡兆齐班主任,感谢以张建国校长为首的同煤一中团队,感谢三位导师的倾情指导,感谢为我们带来精彩纷呈课堂的老师们和理科站的所有小伙伴们。</h3> <h3>本次活动</h3><h3>时间:2019年4月18号——20号,</h3><h3>主题:打造高效精品课堂,提升教学水平及科研水平。</h3><h3>内容:同课异构,专家培优课堂,专家讲座。</h3><h3> </h3> <h3>名师培养工程理科站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小组,同课异构和培优课堂环节我们将分别呈现。</h3> <h3>导师简介:</h3><h3>张福林,顺义区第一中学物理教师,北京市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翱翔计划优秀指导教师,顺义区首席教师,张福林名师工作室、张福林劳模工作室主持人。1983年参加工作,35年来一直奋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br></h3> <h3><font color="#ed2308"><b>活动一:同课异构</b></font></h3><h3>★ 高中组</h3><h3>名师理科站来自大同一中的李华老师和来自同煤一中的韩玖老师以及大同一中的赵金凤老师就《机械能守恒定律》做同课异构</h3> <h3>《机械能守恒定律》三位老师都通过简单的复习,承上启下,为本节课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紧接着演示单摆的摆动,一方面提供了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的情景,另一方面提出了机械能总和如何变化这个紧扣本课主题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先是从直线运动出发,应用动能定理进行详细、深入的推导,接着扩展到曲线运动,从实验上进行了验证,从而较为严密又完整地得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的认识,则从物体只受一个重力到除了重力以外还受多个力的情况,展开一层又一层的分析,还从实验上作了反证。如:为了说明有了空气阻力后机械能不再守恒,就用纸团做成一个摆进行演示,效果明显。教学过程中都突出“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这一重点,从学生课堂积极回答中可以看出,这三节课的教学效果都是比较好的。 其中来自大同一中的李华老师教学有大师风范,讲课举重若轻,轻松自然,严谨中不失幽默,亲和力强规范指导,关注学生的即时生成。</h3><h3> 同煤一中的韩玖老师课程开放性较好,学生参与度高,实验设计环环相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较为明显。课件,教具,实际操作彼此有机融合,物理课实验味道浓厚。</h3><h3> 来自大同一中的青春靓丽赵金凤老师,教学一板一眼,渗透能量转化思想,教学内容完整清晰,展示了良好的个人综合素质,令人眼前一亮。<br></h3> <h3>★ 初中组</h3><h3><br></h3><h3>名师理科站来自阳高二中的岑辉老师和同煤一中的屈晓华就《阿基米德原理》做同课异构。</h3> <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两位教师教学思路、教学环节昭然入胸,备课充分,重点、难点确立准确,教学思路清晰。通过定量研究浮力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为新课的重点做准备,然后教重点内容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和得出;最后处理教学的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从课堂教学结构上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数字分析-得出结论几个环节紧密相连,过度自然。从教学方法上看,灵活多样。老师的教法灵活,有让学生去为问题的解决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发表以交流,还有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得出结论。人均活动量较大、次数多,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参与意识强。 </div> 来自阳高二中的岑辉老师蕙质兰心,引导自然,问题设置梯度合理,学生分组实验体现了物理中的不完全归纳法,逻辑推理令人眼前一亮。</h3><h3> 同煤一中的屈晓花老师课堂紧扣“三案六步九环节”教学模式,教学环节流畅,语言精炼,和学生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探究味道浓,气氛活跃。作为一名入职仅仅五年的年轻教师成长快速,令人刮目相看,有名师的潜质。<br></h3> <h3><font color="#ed2308"><b>活动二:说课、评课、交流</b></font><br></h3><h3><br></h3><h3>课后,授课教师及所有听课教师及时的参加了听、评课活动,物理组导师张福林老师紧贴地气、贴近教学一线实际的的中肯点评获得参会教师的高度认可,他强调了物理教学应该突出物理的韵味,教学定量于定性,归纳于演绎相结合,实验设计应注重典型性、启发性、数据合理性,主导和主体相结合,教师多从新课程角度审视自己的课,备课做加法,讲课做减法,即“深入浅出”;就教法探讨而言;因材施教,注重主场优势如何发挥,客场时采取边讲边练,知识便于落实。实际教学中应提供给学生实操性的思路和设计,并及时将教师的真实思路展示出来。科学探究应区分真假之分,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科学体验一定要有悟的过程,反思才能出智慧,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放在首位,科学归纳应注重数据收集的多样性,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5%以内,尊重客观事实,对数据分析应准确到位,每位教师都应借助多种手段,不断提升个人的物理素养。<br></h3> <h3><font color="#ed2308"><b>活动三: 培优专家课堂</b></font></h3><h3><br></h3><h3> 整个培优讲座,分为两个专题《探究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规律》及《电磁感应问题的深入研究》,面对同煤一中高三优生,张老师努力做到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课堂上积极创设合适物理情景,创造机会,问题设置深入浅出,力求用物理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优生。给予他们机会表现,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深度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切实提升应试能力。静中有动,动静相宜。借助思维的深度碰撞展示物理学科“简洁、普适、和谐、对称”之美,效果较好。 <br></h3> <h3>温情时刻</h3> <h3><font color="#ed2308"><b>★ 导师简介</b></font></h3><h3><br></h3><h3><br></h3> <h3>张雪清: 北京市五中化学教师,北京市化学特级教师,北京市化学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国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东城区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城区研修中心兼职教研员。曾获得“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教练员”、“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一直担任高中实验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精通教材,精确把握高考。<br></h3> <h3><font color="#ed2308"><b>★ 同课异构高中组</b></font></h3><h3><br></h3><h3>理科站来自大同三中的张树青老师和同煤一中的张美英老师就《乙醇》做同课异构。</h3> <h3>张树青和张美英两位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如乙醇与金属钠的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增加几个探究实验(如乙醇的溶解性实验;乙醇、水和钠的实验),设计问题的情景,展示获取知识的过程,按“实验→疑问→思考→引导→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在学生初中已对乙醇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中注意从结构的角度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使学生在掌握乙醇结构的同时,也学会了归纳演绎的学习方法。<br></h3> <h3><font color="#ed2308"><b>★ 同课异构初中组</b></font></h3><h3><br></h3><h3>名师理科站来自大同一中的李宝东老师和同煤一中的常玉珍老师以及北师大附中的谢秀丽老师就《酸碱盐》复习课做同课异构。</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三位老师都是以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中的情境引出化学问题,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体会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老师们的选题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学案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落实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理念。</span><br></h3><h3>其中常玉珍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师生融洽,为学生建立了物质检验题型解答的基本模型。<br></h3><h3>李宝东老师开题新颖,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更多更深的思考,使学生收获颇多。</h3><h3>谢秀丽老师课堂容量大,通过小组讨论,实验验证等设计,为我们打造了一节高效的复习课。</h3><h3><br></h3> <h3><font color="#ed2308"><b>★ 说课、评课、交流</b></font><br></h3> <h3>在评课议课活动中,导师张雪清给予了五位讲课老师以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她说:“教师就是一个站在前边被人评价的行业,教师被评价后,要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更优秀、更强大。”张老师告诫我们: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设计课时,一定要站在高位了解学情,关注学生,教学设计不能落在浅层次,因为只有站在高处才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张老师还强调做为名师要多储备知识,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以及时应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高课堂驾驭能力。要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 &nbsp;<br></h3><h3> 站长张晓玲老师也为我们在“如何打造高效,精品课堂,提高教学教研水平”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作为教师,专业一定要追求高度,要成为专家,更要一心一意潜心研究教学……。 &nbsp;</h3><h3> 专家的教导给了我们很多实用的经验,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br></h3> <h3>导师简介:</h3><h3><br></h3><h3>&nbsp;胡兴昌,生物课程及教学论硕士生导师,教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负责人,生物课程及教学论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协作组常委、副秘书长,上海市生物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高考命题(生物)专家组成员,完成了纵横向科研项目八项,CSSCI核心刊物上发表科研和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四部。</h3> <h3><font color="#ed2308"><b>活动一: 同课异构</b></font></h3><h3><br></h3><h3>★ 高中组</h3><h3><br></h3><h3>名师理科站的来自广灵一中的王栋老师和同煤一中的荣红星老师就《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课时)》做同课异构</h3><h3><br></h3> <h3><br></h3><h3><br></h3> <h3>王栋老师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注重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重视实验过程的解读,更重视实验思路的探究,他带着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步伐,进行一场实验之旅,准确的把握着设疑的方向,层层设疑,步步引领,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整体上问题的设计非常富有启发性,且注重了预设和生成相结合,结尾处的知识迁移也给了同学们很大的思维的空间,发人深思。<br></h3><h3>荣红星老师则是注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充分利用了学案进行任务驱动。他通过设置: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再探究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层次的处理,尤其是小组合作环节,他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六个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教学难点进行了很好的突破。<br></h3><h3>其中对噬菌体的标记,用彩色磁扣模拟直观的展示,也很有亮点。<br></h3> <h3>课间交流</h3> <h3>★ 初中组</h3><h3><br></h3><h3>同煤一中的卢振华和赵红锁两位老师就《生物的变异》做同课异构。</h3><h3><br></h3> <h3>两位老师都能针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需求及学习特点,大量引用了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进行辅助教学,形象生动。也都是充分利用了学案进行学生探究学习。 其中,卢振华老师以电影视频导入,教学过程流畅,前后呼应,逻辑性强,师生互动好,个别提问、集体朗读、小组合作,尤其动漫游戏的加入更使课堂气氛瞬时火爆,聚焦教学目标及时巩固练习,有很好的效果。</h3><h3>赵红锁老师则是以生活小故事抛出问题导入,过程环环相扣,以具体事实为载体,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循循善诱,步步深入,板书流畅,思路清晰,尤其引入袁隆平的相关介绍,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值得借鉴。<br></h3><h3><br></h3> <h3>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h3> <h3>听课教师也如痴如醉</h3> <h3><font color="#ed2308"><b>活动二: 说课、评课、交流</b></font></h3><h3><br></h3><h3>课后初中组、高中组及时的分别进行了评课活动,导师胡兴昌教授首先肯定了同课异构对教师及教学的促进意义,并且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他强调指出:</h3><h3>☆ 教学不能只停留知识表面,而应该注重背后的方法,以及它的育人价值。</h3><h3>☆ 知识应该注重前后左右上下的贯通,注重整体性,不能只停留在本节课上。</h3><h3>☆ 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科核心素养。</h3><h3>核心素养如何与具体学习目标相结合,胡教授具体提出三点考虑,一要考虑课标的内容标准;二要考虑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三要考虑学业要求。</h3> <h3><font color="#ed2308"><b>活动三: 专家培优课堂</b></font><br></h3><h3><br></h3><h3>专家简介:</h3><h3>赵玥,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生物教研组组长、上海市高中教材编制组成员、杨浦区“名师”。曾荣获“上海市园丁奖”、“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br></h3><h3>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曾荣获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评选金奖、全国实验教学案例评选一等奖、华东六省一市录像课教学评选一等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评选活动一等奖、上海市高中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一等奖、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杨浦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论文在核心刊物发表数篇、主持市区级课题若干、编著或合著出版著作若干。<br></h3> <h3>赵玥老师针对同煤一中优生的需求,对高频考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做了专题复习,容量大,层次高,她注重学生引领,能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给学生一把在知识海洋中航行的浆,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的喜悦。</h3><h3>整节课赵老师运用了概念构建、辨别概念、列表比较、看图说话、情境运用等多种方法进行网络构建、知识再现、深化分析、针对练习,从思想到方法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h3> <h3>专心致志</h3> <h3>学员笔记</h3> <h3>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提升理科站全体成员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张福林导师做了题目为《关于教科研的认识与实践》的专题讲座。</h3><h3>他从教科研的价值、有什么可研究、怎么研究、具体操作四个方面做了阐述。他以鲜活的案例和具体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科研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关于学法的研究内容有:</h3><h3>☆ 高一新生关于本学科学习不良习惯的克服</h3><h3>☆ 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点就会的原因分析</h3><h3>☆ 难题有时会做而容易题常常丢分的原因分析</h3><h3>☆ 如何指导优生学习及学困生的帮助</h3><h3>☆ 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h3><h3>☆ 如何指导学生考前心理</h3><h3>通过这次讲座,我们明确了如何做“一点穷追”的常态教科研,并最终为教学实践服务,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化。<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温情瞬间</h3> <h3>结束语 教育是群体的事业,教学是一门需要交流、切磋的艺术。我们只有开放自己与同伴之间进行专业切磋、协调合作,才可能共同成长,“教会了”是一种快乐,而“会教了”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携手并肩都做最幸福的人。<br></h3>

教学

学生

老师

教师

一中

探究

同课

异构

名师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