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宝宝的大动作发育顺序:</h3><h3>1、 抬头</h3><h3>2、 翻身</h3><h3>3、 坐/爬(匍匐爬——手膝爬)</h3><h3>4、 站(扶站——独站)</h3><h3>5、 走(扶走——独走)</h3><h3>⚠注意:坐和爬没有固定顺序,有的宝宝先爬再坐,有的宝宝先坐再爬。</h3><h3><br></h3><h3></h3><h3>💌问题:长辈说宝宝都是七坐八爬,一定要这样才算发育正常吗?</h3><h3>👨🏫答:宝宝大动作发育会基本遵循图片中的参考月份,但是月份只是提供参考的,而传统有七坐八爬的说法,这种特定时间往往会给妈妈们带来焦虑。其实不同宝宝的大动作发育有着自己的规律节奏,有的宝宝很快就会坐,有的宝宝慢一点,可能会晚一两个月或者先学会爬。大多宝宝的发育是正常的,只是遵循自己的发育节奏。宝宝做得早不代表宝宝做得好,所以不需要在宝宝发育的问题上一味追求做得早,所以不需要刻意提前练习。</h3><h3><br></h3> <h3>二、什么是自主的发育练习:</h3><h3>自主是指在大人完全不帮助的情况下,宝宝能自己扶着沙发等物体自己站起来或者走路等自发性行为。</h3><h3></h3><h3>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h3><h3>1⃣观察 </h3><h3>2⃣多趴</h3><h3>作用:颈部肌肉更发达,能够更快地学习抬头,爬行等行动。</h3><h3>时间:一般出生后就可以练习趴,短则半分钟,长则几分钟。在宝宝清醒的时候能够保持宝宝有一段时间趴着。2个月左右可以适当延长趴的时间,每次几分钟。3-4个月时可以练习抬胸,通过声音和玩具诱导,让宝宝逐渐能支撑前半身,挺起胸部,抬头。</h3><h3></h3><h3>⚠注意:</h3><h3>1、如果宝宝不乐意,不需要强迫练习。</h3><h3>2、这里强调清醒时练习,新生儿睡着的时候趴着会容易导致窒息的风险,所以必须是清醒趴着。</h3><h3>3⃣多爬</h3><h3>作用:多爬能够让宝宝更好地探索周围的事物,发展全身的肌肉,锻炼手脚协调能力,对学习走路有更好的帮助,走得更好,运动细胞更好。</h3><h3><br></h3> <h3>三、 精细动作发育:</h3><h3> 主要是指手部的动作发育。</h3><h3>1、 0-3个月:手会张开,能把手放进嘴里,甚至脚放进嘴里,能够抓握摇晃玩具。</h3><h3>2、4-7个月:双脚能支撑自己的重量,伸出一只手够东西,左右手脚踢递东西,使用手掌抓握。</h3><h3>3、8-12个月:钳子式抓握,翻书,空间探索(把东西放进去,倒出来的活动)</h3><h3>4、1-3岁:拉着玩具走,学跑步,踮脚尖站立,踢球,上楼梯等。</h3><h3><br></h3><h3>⚠注意:踮脚走,如果之前学会走路并走得好,但突然踮脚走,可能是出于好奇,大部分情况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是过早地训练走路,可能一直都是踮脚走。</h3><h3><br></h3> <h3>三、如何判断宝宝发育迟缓</h3><h3>1、 肌张力:指肌肉张力。</h3><h3>肌张力过高:肌肉的紧张程度过高,肌肉始终绷紧。可以观察宝宝的脚尖脚背,始终绷得直直。</h3><h3>肌张力过低:感觉孩子总是很无力。</h3><h3><br></h3><h3>⚠注意:肌张力高≠脑瘫痪,但脑瘫痪会有肌张力高的表现。通常新生儿肌张力高是正常的,随着宝宝月龄增长,肌张力会减弱。如果发现宝宝始终是肌张力过高,特别是颈部绷紧或者芭蕾足的情况,应及早到医院就诊检查,及时干预。</h3><h3><br></h3><h3>2、 发育迟缓:</h3><h3>①4个月宝宝平躺拉起来时脖子后仰,往下垂没力气。托起站立时丝毫不能支撑,这可能会有发育迟缓的表现。</h3><h3>②15个月宝宝走路摇摇摆摆,走路时经常摔跤,可能是内耳前庭缺乏刺激导致,也可能是脚部和腿部发育问题,或者是脚部的原始反射没有抑制或消退。需要儿保做综合评估。</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