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如珍珠般闪烁,承载着我们对过去的怀念与眷恋。《老通辽·老物件·老邻居和儿时的记忆》这篇文章,便是从那些被时光掩埋的角落中,拾取的一串串珍贵的片段。在这里,我们重温老通辽的街巷,看看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重回儿时和老邻居小伙伴们那无忧无虑在一起玩耍的美好时光,这些记忆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城市变迁的缩影。本文将带您穿越时空,一同走进老通辽的往昔岁月,探寻那些深藏在记忆深处的纯真而美好的年代,感受时光流转中不变的情怀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通辽市的原身为哲里木盟,地处科尔沁草原,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他的建置始于清初,近百年间曾隶属民国时期的热河省、辽吉省、辽北省,建国后在1969年7月,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1979年7月,哲里木盟复归内蒙古自治区。1999年,撤销地级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级通辽市,辖科尔沁区、霍林郭勒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开鲁县、库伦旗、奈曼旗、扎鲁特旗。市政府所在地科尔沁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p><p class="ql-block">“通辽” 演绎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承载着城市一段又一段的历史,见证了昔日的繁华和变迁。老通辽从人们的眼光中消失了,它在我们这代人中难忘的生活经历,终将留在记忆中。</p> <h3>↑建于1968年,在今草原大厦处通辽车站的。</h3> <h3>↑建于1979年,是临时过渡车站,在机务段附近接兵站。</h3> <p class="ql-block">↑建于1981年,在现在车站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改扩建于2006年。</p> <p class="ql-block">↑土房后边的路是现在的新建大街,原路北侧位置是医药公司,水果库,和生产资料,土房前面的楼是1984年开始建的,楼的前面原是南城壕,现是车站广场。</p> <p>↑改扩建于2018年,现在新高铁站</p> <p class="ql-block">↑建国路</p> <p>明仁大街二轻商场</p> <p class="ql-block">批发城ll↑</p> <p>老明仁大街中段</p> <p class="ql-block">哲里木盟肉联厂猪冷库,建成于1979年,到1985年11月通辽市食品公司和盟肉联厂合并,厂名为通辽市肉类联合加工厂(即通辽市食品贸易中心),在1996年1月被金锣集团收购。</p> <p class="ql-block">↑通辽玻璃厂浮法车间一角</p> <h3>南沙坨子里小日本侵占通辽时修的碉堡</h3>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个新事物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一种即开式有奖彩票出现在通辽街头,从通辽周边的乡村还有坐火车来通辽买彩票的人很多。</p> <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前,远郊的奶农进城卖牛奶还都骑自行车,每日往返十几公里,不计寒暑,辛劳可知。</p> <h3>那年月,“倒骑驴”在城市街头随处可见。</h3> <p class="ql-block">↑计划经济时期凭票购买商品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过年送亲友的礼品</p> <p>小时候盼过年,有新衣服穿,吃好吃的,杀年猪,现在只是回忆和怀念小时候的年味!</p> <p>豆付房</p> <p>在那个年代家家必备的冬储大白菜</p> <p class="ql-block">编席子</p> <p class="ql-block">70年代我们穿过的塑料凉鞋</p> <h3>60年代农村各家各户</h3><h3>都有的小广播匣子</h3> <p>照相机是在1846年进入中国。</p><p>放映机是在1903年进入中国,</p><p>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p> <p>手摇电话机:在20世纪,30-40年代有的。</p><p><br></p><p>收音机:是南京熊猫1953年生产出的新中国第一台国产化收音机。</p><p><br></p><p>录音机:1953年在中国上海就有了第一台钢丝录音机和磁带录音机。</p><p><br></p><p>传呼机:是在83年开始出现的,到了90年传呼机遍地开花。</p><p><br></p><p>大哥大:是在87年进入中国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1973年发明的。</p><p><br></p><p>手机:是在1993年.94年开始慢慢出现的。</p> <p>留声机:是爱迪生1898年发明的。</p> <p>在计划经济时期,买什么都需要票,粮票,肉票,布票,棉花票等等。没有票,拿着钱也买不到。</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时期学生大串联乘车证</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记忆</p> <p>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象红色的风暴席卷着中国大地。与共和国同龄的青少年成为了这场运动的主要角色,全国各地的初、高中学生被鼓动起来造反,经历了大字报、大串联、打倒走资派、破四旧、两派之间武斗等一系列运动;经历了全社会的大动乱洗礼;而后就被时代的洪流裹胁着,大批的青年离开了城市,卷进了农村那广袤的土地上。这就是举世闻名、空前绝后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p> <h3>这是文革时期被树立的以戏剧为主的样板戏,二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其代表性作品有八大样板戏,包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龙江颂》。</h3>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看电影买票的场景</p> <h3>80年代盛行一时的军衣军帽。</h3> <h3>喇叭裤成为80年代所向披靡的时尚</h3> <h1>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我们看到的每一张照片都勾起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往事,那时的城市,那时的老物件,我们儿时居住的老邻居,还有小时候的记忆,那是瞬间留下的永恒,在记忆的长河里,有多少往事,多少美好,多少感动啊!一张张照片,一段段回忆,一次翻阅,一丝温馨,岁月在此凝集,生命在此回味,它代表着我们青春的回忆。</h1><p><br></p> <p>再看现在的通辽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置身其中,我们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美好,我们在这座城市里,乐享着和谐幸福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