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静静的坐在电脑前,回忆着这两天的头脑风暴,这两天的心情是激动的、是惊喜的,以前吴正宪老师、俞正强老师、刘彦革老师,都是视频中、书本中的人物。去年去沈阳学习的时候,也是坐在后排远远的看着,而这次学习中,我早早的来到会场,就坐在这些名师的身后,有时候还能听到他们的讨论,兴奋的不行。随着自己教学的深入与研究,渐渐的对老师们的课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似乎更能听懂其设计的目的与意图了,所以觉得是惊喜的,是收获满满的。</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吴正宪老师一直是我心中的女神,每次遇到不会的问题,或者上课之前,第一时间都会去查阅吴老师在这方面有没有研究,如果有发现,就觉得心里有底了,似乎有点盲目崇拜的感觉。在这次培训中,吴老师直揭分数的两层本质——表示数和表示关系,更是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讲解了单位“1”。当吴老师讲解的时候,我们觉得是很自然的,但我相信在这背后,吴老师一定是经过了大量的研究,当吴老师面对博士的提问时,自己研究了很多相关的内容,再去给博士一个回答,同时会把这宝贵的经验分享给我们更多的老师。所以,通过吴老师的讲授,我需要像吴老师学习的不仅仅是关于分数的知识、上课的教态、授课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吴老师对待数学、对待学问的态度,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一定要追本溯源,一定要抓住数学的本质,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好的数学课堂。</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俞正强老师,也是很多人崇拜的名师。上次见面前拜读了俞老师的《种子课》一书,但是在课堂上,俞老师讲完课,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自己安慰自己可能是不太适应自己的风格,俞老师的课堂变量太多,自己还不能很好的驾驭。但是今天俞老师上完课,我就特别想给我的孩子们也上一节这样的复习课。其实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少也有了一点这样的意识,因为在复习之前,我会让孩子们来说一说,关于这个知识,你还记得什么,这时候学生们总会给我很大惊喜,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一样,记住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每次一定是最重要的知识点孩子们都说完了,不同孩子还会记住课堂上的不同细节,同时给其他小朋友提供思路,这样学生们学习的气氛也很浓厚。但是我可能把孩子们所说的就直接都记录下来,没能和孩子们一起细致的分析它背后的知识点,所以知识看起来还是有点凌乱,在今后上这样的课时,我会试着和孩子们共同的分析它背后的本质,然后告诉学生“同一类的问题就不要重复了”,这样学生就知道了题目背后所要考查的数学知识是什么,他们也就不会害怕“题海”了。同时俞老师渗透的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特别好,尤其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在上好数学课的同时,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思想。</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刘延革老师,是通过两次的接触,新晋级的又一位“女神”。刘老师一张嘴,就会让人感到特别的舒服,我想着一定是深厚的知识底蕴使刘老师散发出的光芒。第二,刘老师对知识的钻研与感悟,更是需要我学习的。最近刚刚教授完“万以内数的认识”,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这一两周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刘老师用最简单的四个字解决了我的难题——生活经验。刘老师就是以追本溯源的方式,告诉我们,在低年级,学生们的思维还处在具体阶段,我们要从学生们看得见的、能感知到的生活情境入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经历抽象到数学本质的过程。尤其是千以内数的认识,要给学生大量的感性经验,让孩子们形成关于1000和10000的感觉,这样在学习比万大的数的时候,根据已有经验,孩子们才能体会到数是那么那么大。</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关于课标中提到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通过刘老师的讲授,我似乎找到了点感觉,一方面是要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利用学生们的经验,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情节中不断的去经历去体验,而后才能去总结提升。这就让我想到了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在孩子们经历后,让孩子们总结本节课收获时,就可以让孩子们具体说一下“我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什么知识”,这时候学生们就会想到关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从而完成方法层面的教学目标。同样孩子们掌握了方法,就可以独立去探究很多问题,也会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为简单。</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这两天的学习中,记录了半个本子的内容,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我会认真的研究里面的内容,从中吸取更多的知识,探究更多的疑问,让自己有更深厚的底蕴,去面对我可爱的孩子们。学习,我永远在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