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老桥》文/一峰

一峰

<h3> 《故乡的老桥》</h3><h3> 文/一峰</h3><h3>老家的桥坐落于,存四东头,是连接河东与河西的一座重要桥梁,记忆中的老桥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当时河东还没有砌房子,全是一,二,三,四,七小队的粮田,想造座桥,当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还处于计划经济阶段,根本拿不出这么大的财力来承担建桥任务,</h3><h3>当时只好在老桥的下口,原来德芝水泥构件厂这边,由四小队按排一个摆渡船,来解决人们下田生产,以及出行的重要举措,摆渡老头,姓顾,个头不大,脾气不太好,顾老头按现在说法叫,义工,因四小队粮田在河东比较多,所以村里决定顾老头的工钱由四小队,按劳力计算工分给他,摆渡是不收钱,不收费的,河东堤埂上,顾老头用芦材,竹簿围了个简易的工棚,没人过河时,顾老头就在小棚里打盹,小船就栓在河边,回家喂奶的小妇女,在河对岸,扯着嗓门,"顾大佰″,"顾加加"放格过河格,顾老头心情好的时候,马上从工棚里出来,对着河西,别嚷了,过来了,拔开纤桩,慢慢摇着小撸,过来了,如果今天顾老头心情不好,那对岸的小妇女有你叫着呢!</h3><h3>村里当时一直也想改变这样的局面,造桥,把河东,河西连成一片,一来呢,方便农业生产,二来呢,对到戴桶,余家,李府,秦庄的出行将带来极大的方便,经过村几年的酝酿筹备,收紧裤腰带,依托集体经济的支撑和全体存四老百姓的肩扛手推,桥终于落成了,不难想像当时建造这样的大桥,是何等的困难,一,桥长六拱十二根桥桩,二,桥宽四块桥板,三,河面宽跨度长,资金来源全部是村统筹,村集体资金,转眼快半个世纪了,家乡的老桥己悄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完成了,它应有的始命,老桥像一个驼背的老者,干瘦,全身己布满了,斑斑点点的岁月痕迹,时至今日,可它仍然屹立在存四东头宽阔的河面上,它所承载着太多存四老一辈人的记忆,首先它是凝聚存四人团结,向上的精神象征,</h3><h3>在那样一个热火朝天的集体年代,没有强大的上下合力,万众一心,很难修建这样的特大桥,也就是这座老桥,不经意间与那样一个红色的时代发生了碰撞,并产生了火花,得出了一个伟大的结论,那就是集体经济能办大事,老桥的背后是,存四讲不完的故事,存四玻璃厂,存四砖瓦𠂆,存四烧酒厂,存四机米厂,存四东方红机垦队,存四东西堤泵站,存四农技队等等,一大批集体经济,老桥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沧桑,转换成无尽的色彩,老桥的故事很多,它把一个时代画上了终结符号,曾经辉煌的光环装进了行囊,满脸皱纹的老桥,正在叙说着存四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它正在诠释着中国农村半个世纪的伟大成就,老桥成了历史,便又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h3><h3>家乡的老桥,谈不上赵洲桥的古老沧桑,更谈不上卢沟桥的血腥风雨,飞夺泸定桥的英勇悲壮,家乡的老桥,我想一定带着它独有的厚重,独有的乡土气息,那就是民风纯扑,人情耿直,善良友爱,勤垦劳作的精神!</h3><h3>桥下的河水,碧波荡漾,眺望远方,不远处,传来了,振兴乡村的强劲东风,一座崭新的存四东方大桥己经在市,镇二级政府的帮助下,落地生花,为百姓的出行,为存四走出去,引进来,把好事,小事落实到每个老百姓的心头,四通八达的村村通工程,村改,村建,己经乘上新时代的顺风车,存四人正满怀激情,昂扬斗志,掷地有声,撸起了袖子,迎着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继续前进!</h3><h3>存四作者,一峰,感谢关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