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爷----傅子怡

赵晓晖

<h3></h3><h3></h3><h3></h3><h3></h3><h3></h3><h3>我的姥爷出生于1940年五月二十四日,姥爷的父母是夏河县河南村的农民,因为家境贫寒,靠着租种别人的三亩农田维持生活,一年的收入两家平分,农闲的时候,也去福音堂里做工。那个时候外国的传教士在福音堂里传教,听姥爷说,每到礼拜,牧师就会给孩子们发糖果。姥爷的爸爸妈妈就在福音堂里给牧师干点杂活来贴补家庭开支。可随着家庭人员的增加,这点收入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又租种了夏河县拉卜楞寺的三亩地维持生计。姥爷姊妹共有九人,家中排行老二,又是长子,那个时候虽然家里人口多,但是听姥爷说,姥爷的爸爸妈妈还是愿意让孩子们都去学校读书! <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1949年,我的姥爷在夏河县拉卜愣小学读书,那个时候的小学还是六年制,毕业后,进入夏河县初级师范学院,那个时候叫初师,后来于1959年7月20日毕业,于是我的姥爷正式开启了自己一辈子的旅程——教书育人。 听姥爷说他的童年可没有什么和小伙伴们游玩、嬉闹,他的回忆里只要是休息和假期姥爷就会帮着姥爷的爸爸去桑科草原拾柴、拾粪,准备充足的燃料用于一大家子的取暖!也会在暑假帮着家人照看一大片的菜地,帮忙播种、浇水、施肥、收菜,最后拉着人力车去集市把菜卖了贴补家用。 1959年姥爷毕业后,我的姥爷被分配到甘南州桃江县玛艾小学工作。那年姥爷19岁。那个时候学校的条件很差,一个学校只有我的姥爷和一位藏族老师,于是我的姥爷一个人担任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老师,两位老师共同教育全校110名学生。最大的学生14岁左右,最小的7、8岁左右,110名学生一起在一个很大的牛毛帐篷中上课,条件非常艰苦。两位老师晚上就住在蒙古包里。后来因为天气太过寒冷,同学们太冷,我的姥爷和那位藏族老师就上山砍树,用木头做椽,草皮做墙,木材做凳子,动员群众给孩子们盖了几间可以抵御寒冷的教室。有了这几间教室后,孩子们就可以围着牛粪炉子烤火。比坐在帐篷里上课暖和多了。因为学校没有经费,姥爷就提倡勤工俭学,上午教书,下午带着孩子们去山上捡柴、拾牛羊粪,当时的牛粪和羊粪是取暖最好的燃料,易燃又环保。周末姥爷和那位藏族老师借生产队的牦牛拉着柴去县城卖钱,县城离学校大概几十里的山路,来回一趟就需要大半天的时间,路上饿了也只能用自带的糌粑和冰水充饥,卖了柴的钱就用来给孩子们买本子和铅笔,还买了一盏汽灯。白天教孩子们学习,晚上两位老师就给群众们扫盲,那时候的人们十分支持教育,都自愿参与扫盲。牧区都是纯纯的牧民群众,有些连一句汉文都听不懂,更别说会讲,就在这种情况下,姥爷为了能和当地群众沟通交流,每天抽出时间学习藏语,对于姥爷来说,藏语是另外一种语言,学习起来相当吃力,他把每个藏语词汇用汉语标注,每天练习发音,主动请教,在他不懈的努力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姥爷就会用流利的藏语和当地群众和学生交流,没有了语言的障碍,姥爷走近了群众的心,也让学生们更加喜欢这位汉族老师,也为姥爷以后顺利的在藏区从事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后来过了一个学期,由于公社人员变动,我的姥爷被调往夏河县科才公社科曲小学任教,140名学生8位老师,生活还是一样艰苦,当时正是1960年,四个生产队每天轮流负责姥爷吃饭,虽然粮食紧缺,但是群众们仍然把最好的食物留给了老师。除了早餐吃糌粑,其余的餐只能吃青稞面粉加水煮的面汤,为了生活,老师们依旧带着孩子们上午上课,下午去挖蕨麻。在生活最困难的饥荒年代,除了干好工作,作为家里的长子,姥爷还要替他的父亲承担起家庭重担,1961年四月底,因为家庭姊妹多,没有粮食,不得不把在县城的家分成两半,一部分人跟着姥爷的姐姐在县城生活,另一部分跟着姥爷到了科才乡,姥爷回忆,当时姥爷最小的弟弟只有三岁,全家搬家就靠两匹马,姥爷硬是用肩膀扛着三岁的弟弟从县城走了一百四十多里路,翻了大概九座山梁。马让给另外两个妹妹骑。现在想想,那时的姥爷也就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却要扛起一个家庭的重任。姥爷非常疼爱自己的弟弟妹妹,听妈妈说,直到最小的弟弟妹妹结婚出嫁,都是姥爷一手帮助。 后来1962年,姥爷被调往夏河拉卜楞小学,那时生活慢慢有所改善,学校的规模也比之前大,姥爷担任了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学校有十几名老师,于是姥爷在学校成立了教工篮球队。教工篮球队经常和县上的机关单位比赛,刚开始战绩并不怎么样,后来经过几年的训练,这支篮球队成为了县上赫赫有名的球队。姥爷是九号队员,据说92年姥爷回夏河探亲的时候,走在街上还有牧民问他是不是当年的那个九号球员,跟着姥爷走了一条街,兴奋的聊起当年球场的趣事。哈哈那时候这支球队是真的很出名吧。<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p class="ql-block">  必须说一下的是姥姥和姥爷的故事,1962年姥爷刚被调到夏河拉卜楞小学没多久,还不知道姥姥和他住在一个街道里。那时的姥姥也从合作一中毕业开始实习,有天姥姥出门倒垃圾的时候和姥爷相遇了,哈哈毫不夸张的说姥爷应该是一见钟情,后来姥爷四处打听,拜托媒人牵线,才与姥姥相恋,并于1964年2月12日与姥姥结婚。</p><p class="ql-block"> </p> <h3>  1970年姥爷和姥姥被调到夏河县美武七年制学校。那时姥爷除了教学,还和公社干部下乡参加群众大会,会议结束后还和村民一起打篮球,吸引了许多群众。姥爷那时在学校和乡下组织了许多文体活动,每年的六一举行六一运动会,文艺活动增多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后来姥爷被任命为美武公社文教干事,除了日常教学,还配了一匹马,那时候的一匹马相当于现在的一部小轿车,姥爷骑着这匹马跑遍当地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动员五个大队的适龄儿童入学,为了跑遍当地的家家户户,姥爷的皮鞋内侧因为骑马被磨破了,马的肚皮外侧的毛也被磨掉。后来,不仅升学率提高了,当地女生的入学率也大大提高,美武学校收到了县、州、省的表扬。当时这所学校的条件也很差,教学楼破旧,姥爷为了修建学校,各处采购木头,与民工同吃同住,姥姥说姥爷那个时候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h3> <h3>这个时候的姥爷已经调离美武,他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篮球队,这张照片是当时参加运动会决赛的一张照片。</h3> <h3>1977年5月姥爷被调往夏河县合作三中负责后勤工作,并担任体育老师。那个时候的合作三中正在筹建中,因为学校占地是群众私人的地方,所以搬迁工作成了难题,这个时候姥爷临危受命,为了动员群众顺利搬迁,姥爷没日没夜的走街串巷,一户挨着一户做动员工作,因为姥爷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和勤勤恳恳的工作作风,受到了群众们的认可和好评,最终搬迁工作顺利完成!一所崭新的学校也矗立在合作这个当时仅是小镇的最北边,解决了北边城区和乡下孩子上学的大问题!</h3> <h3></h3><h3>1985年10月姥爷被调往甘南师范,在总务处负责三个大社学生的伙食,那个时候学校实行承包责任制,姥爷为了能让食堂又能节省开支又能买到好的食材,亲自去临夏等地采购食材,学生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br></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1989年姥爷被推荐担任合作市第一小学副校长,那时合作一小也十分破旧,经费短缺,姥爷立志用最少的钱做更多的事,努力修缮学校,寒暑假不休息,修理同学们破旧的桌椅板凳,为了节省燃料,姥爷亲自砌火炉。为了修补破旧的校舍,姥爷亲自打土坯当泥瓦工,妈妈说她小的时候去找姥爷,姥爷就只是推个人力车忙东忙西,拉土、打土坯。姥姥说,只要吃完饭姥爷就不见人影,去学校继续忙碌 <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1995年,55岁的姥爷退休,结束了忙碌了大半辈子的教育生涯。现在想想,别的教师都是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而我的姥爷却一直忙于筹建学校。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姥爷兢兢业业大半辈子,用36年将教育普及到乡村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受教育的幸福。</h3>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姥爷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八十岁老人,每年节假日还有很多当年的学生来家里探望。每次看到姥爷回忆过去工作和生活的故事,让我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br></p> <h3>姥爷一辈子忙忙碌碌,现在退休了,享受天伦之乐</h3> <p class="ql-block">祝愿我最亲爱的姥爷和姥姥健康长寿!在我眼里,在我家人的眼里,姥爷姥姥是伟大的人民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