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珠璀璨耀中华</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田英章和田楷书法</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黄绍华 </h3><h3>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之中的璀璨明珠!在书法领域里,就目前来看,根本没有可以抛弃前贤而自由发挥的余地。因此,我告诉各位不要学我,要学古人。如非要学我,可以学我的练字精神和习字的方法。”文质彬彬的楷书大师田英章在许多隆重的场合总是这样自我表白。其实,家喻户晓的田英章,在书法领域所取得的成果早已令人瞩目。据相关部门统计,多年来,田英章各种字帖发行量仅次于当年《毛选》的发行量。在全国500余家出版社有15O多家发行过田英章各类的毛笔、硬笔书法教程、字帖、教学光盘,总类达20OO余种,累计总印数近4亿册。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和2OOO多个县,都有教授田体楷书的书法培训班,教授田体楷书的书法老师高达20万人,全国有七、八千万人学习田楷书法。田体楷书直接的,间接的书法年产值达24O多亿元,远大于当代书家年产值总和。如今,在中国能知道书法家田英章这个名字的少说有两亿多人。</h3><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作者黄绍华与恩师田英章合影</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传练硬童子功</h1><h3> 1950年出生的田英章在天津长大。7岁的时候,父亲教他唱京剧,而书法的学习早在他3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说到书法,他家是祖传,英章的祖父,当年在祖籍河间县城里就从事文秘工作。因写一手好字,在县城里很有名气。英章的伯父田起山、父亲田荫亭不仅是曲艺表演艺术家,在当时的天津也是颇有名气的书画家。他与胞兄田蕴章从小酷爱书法。并得到父辈们严格训练。他的父辈们当时的生活并不宽裕,但为了自身的学习和对下一代的培养,节衣缩食买下了上千幅古人字画和几百本古人字帖。世家收藏之巨,当今罕见。</h3><h3> 说到田英章在书法方面的刻苦和用功,不能不说到父辈们对他的教育和培养。他从三岁执笔写字,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田英章幼年时写字没有墨汁,那时候都是用墨块在砚台里磨墨,由于长年累月坚持磨墨练字,几十年间,他用光了多少墨块己经记不清了,将砚底磨穿的砚台就多达3O余台。当年纸张也非常缺少,他惜纸如金,一张废纸,都会将纸的两面全部写黑才恋恋不舍地扔掉。直到如今,他还时时告诫他的后人和学生,不可暴殄天物,要爱惜纸墨,节约是一种美德。</h3> <h3> 田英章不仅练毛笔字,而且铅笔、钢笔、粉笔样样都练。他家的地面当年都是水泥地面,一年四季,亲友们无论何时进到他家,地面都有粉笔字,几间屋的地面一片白色。当各房间的地面写满时,便用墩布擦掉再写,有时一天要擦写好几遍。有的亲友见此情景婉转地向他父亲提出,地上都是粉笔字,似有碍观瞻,而他父亲却根本不去理会,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也要对他儿子满地习作进行点评,甚至有时蹲在地上亲自示范。这对田英章是极大的鼓励。</h3><h3> 6O年代初,学校学习毛笔字没有字帖,班主任发现这个十几岁的田英章毛笔字写得非常好,于是就让他给同学们写仿影,后来校长又让他给全校写,再后来此事传开,又发展到给全区各小学写。写不过来了,只有每个学校给写几张,由学校自刻蜡板,学生们自行填墨了。这样以来,田英章也就练出了过硬的童子功。<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跃上书坛试锋芒</h1><h3></h3><h3> 1970年,田英章因京剧的特长在天津当上了文艺兵。十年的部队生活,没有使他丢弃书法,反而随着写字机会的增多,他在书法方面更加刻苦,更加用功。1981年,全军举行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田英章投稿参展,一举夺冠。作为当时军队的代表,他被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同年,他被国家人事部看中,脱下军装,开始担任《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从此,田英章走上了专职书法道路。</h3><h3> 田英章对书法的痴迷和用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在北京生活的30多年间,只要条件允许,他几乎每天都要写上十几个小时,不写字时,手中也要拿一本古人字帖,随时研读和揣摩。当别人问他还有什么生活技能时,田英章总是诙谐而谦虚地说:“我平时喜好甚多,但无一技之长,只有书法,也仅算作是不长的一技吧。”由于长期临池,田英章右臂经常着桌子的地方,有一大块肉磨出铜钱厚的硬茧子。这也是他苦练书法的见证。</h3> <h3> 1989年4月,田英章,田蕴章胞兄弟二人应邀赴日本办书法展览。此举轰动了日夲朝野。参观者络绛不绝。展出的作品令人啧啧称赞。田蕴章先生的用笔挺秀,结体险峭,意态疏朗,形体多变,寓诗于书,字字聪慧,且于欧书之外,另具一番逍遥自得的书风和田英章笔丽墨畅,刚柔并济,结体严谨,布局精当,意态缜密,气势雄强,于欧法之外另具一番威武豪放之姿的书法作品,令日本友人大开眼界。尤其是兄弟二人的合书,字字相呼,行行互顾,既无凑拢之隙,又无拼合之罅,如浑然一体,若熔铸一鼎,妙合天衣,令人称绝。素以措辞谨慎著称的日本《每日新闻》撰文惊呼:“田氏兄弟皆为中国最有实力的一流书道家”。此后的岁月里,田英章又多次应邀率团赴日本进行国际书法展览或进行学术交流。日本授予田英章先生国际书法终身成就奖。</h3> <h3> 2016年5月,应英国剑桥大学邀请,田英章率领20多名学生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在剑桥大学田英章作了题为《中国书法之文化与美学》的演讲,并在剑桥大学成立了“中国楷书网英国研究会”,田英章亲自题写匾牌,受到了剑桥大学广大师生的高度赞誉。</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继承发展成一家</h1><h3> 从1981年起,田英章教过无数学生,但他从不好为人师。和朋友们相交总是低姿态,不嗜张扬。他总是告诫学生和世人不要学他,要学古人。诚然,无数在书法上取得成果的先师们,无不讲求临、立、创、变。田英章的书法之路也是循着这条轨迹。 田英章的楷书总体来讲是宗法欧楷,又受清代、民国时期楷书各家的影响甚深,虽然在险绝,劲挺方面逊于欧楷,但其俊秀、端庄方面于欧楷有过之而不及。田英章与其兄田蕴章的墨迹,结体严谨,婉丽平和,点画精妙,规范俊美,准确地说,其楷书己经达到了今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特别是田氏家族的欧楷俱是标准的工楷,也被称为田氏楷书,对时下一般书法爱好者来说,恰好比是看不见巅峰的高山,望不尽边际的大海。</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艺双馨育后人</h1><h3> 书学有道,楷法无欺。近些年,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违背传统,鼓吹狂怪,肆意“创新”的丑陋现象,田英章时常是嬉笑怒骂,深恶痛绝。他曾不止一次地在新闻媒体上大声疾呼:“中国书法已处在中国历史最低谷”! 田英章身体力行,经常深入到基层指导讲课,传授书法知识,普及传统文化,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在他的带动影响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学写规范字的热潮,特别是中小学生纷纷临摹田老师的范本或欧阳询的字帖。到目前,全国已建起田英章书院75家,各地下属分院总计达6O余家。</h3> <h3> 2014年,笔者有幸成为田老师的学生。在北京接受田老师手把手的教育。田老师每节课亲临现场,亲手为我们“正腕”,在接受书法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学到了田老师为人和善,慷慨大方,处事低调,不激不厉,爽朗幽默,温良宽厚,平易近人的风格。<br></h3> <h3> 记得有个三伏天的下午,黄骅市有两位书友慕名想见田老师。开车赶到北京后因堵车延误了时间,田老师己经下课,该回家休息了。可听了我的来电,告诉我们别着急。他竟在教室里等了近两个小时,待我们赶到后,他不急不躁,如沐春风,谈笑风生,一直送走了我们才回家。此情此景,令我终生难忘! </h3><h3>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田老师有句名言:以书扬德,以德养书。他老人家真的做到了。 做为田英章老师的学生,我作了一幅对联相赠:英才百代兴文脉,田楷千秋著锦章。</h3><h3> </h3><h3> * 相关链接</h3><h3> 田英章,字存青,存卿,国家人事部干部,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国立东京学艺大学,书法研究生。</h3><h3> 曾任:</h3><h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书》高级书写员</h3><h3>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h3><h3> 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h3><h3> 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h3><h3> 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h3><h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导师</h3><h3> 英国剑桥大学书法学会顾问</h3><h3> 法国书法协会顾问</h3> <h3>本文作者:黄绍华</h3><h3>图片提供:田英章</h3><h3>美篇制作:老渔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