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学新知 链接美好生活”一一实验东校第三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文峰小学

<h3> 2019年4月19日,实验东校举行了第三届“读经典 学新知 链接美好生活”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各年级分主题,通过讲故事、当导游、咏唱经典、演课本剧、诵读的形式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h3> <h3>  五(4)班曹丽娟指导的情境剧《孟母三迁》,让我们看到了孟母的慈爱与远见,也在启示着观众们: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习惯与爱好;我们要向好的人、事、物学习。</h3> <h3>  一年之计在于春,节气过了不等人,守株待兔不可靠,收获全凭勤耕耘。可偏偏就有人不爱劳动,成天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事,他的结果会怎样呢?五(5)班岳丽丽指导的情景剧真逗人笑!</h3> <h3>  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历史中,古诗文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五(6)班王慧指导的古诗词大会,让我们徜徉其中!</h3> <h3>  常言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其中的“礼”更是在每一名炎黄子孙血液中流淌。人无礼不立 而何为之礼也?五(7)班任晓娟指导的节目---《礼仪之邦》,帮我们找到了答案。</h3> <h3> 四年级的孩子们通过吟诗、表演、传唱等多种形式,和诗以歌,让新千年经典化作了新时代的歌声。</h3><h3> </h3> <h3>  8班胡美琴指导的《明日歌》,表演者朗朗上口的旋律,青春阳光地传唱着明日歌。意在劝勉人们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今天,不把今日可为之事拖延到明天,向大家传递了惜时如金的传统美德。</h3> <h3>  由刘志红指导的9班孩子们,将《声律启蒙》吟诵于一板一眼之中,清新欢快的民谣版传唱更是让唇齿留香满心间。</h3> <h3> 由郭蕊萍指导的10班的《敕勒歌》,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于吟诵歌咏中,唱出了新意,唱出了独特。</h3> <h3>  11班王晓琦指导的《游子吟》,唱诵合一,给听众们带来的是对母亲的爱和对母爱的赞扬!母亲恩情似春晖,寸草何以报母恩!</h3> <h3>  三年级张绍峰、武增霞、黄红丽、任先锋指导的每班的四位小导游,不仅介绍风格多种多样,而且热情洋溢、自信从容,向“游客们”绘声绘色地介绍家乡的每一处自然人文风光,给听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h3> <h3>  由梁成萍老师指导的二年级16班的《晨韵四篇章》,有说、唱、舞、演四个环节,层层递进,由诵读经典上升到传承经典,让师生一起,家校一起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共同构建真善美的社会。</h3> <h3>  戏曲文化博大精深,由17班韩菲指导的《戏、曲、诗、词》,把戏曲表演与经典诵读结合到一起,把传统戏曲带入生活,让人眼前一亮。</h3> <h3>  由18班赵晓芳指导的《吟月遐想》,穿越时空的隧道,在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诗篇中追逐着那最明亮、最皎洁的月光,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凝月遐想;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寄月思乡,到“举杯邀明月,千里共婵娟”的望月抒怀,纵有千古,气势宏大,引领孩子在经典中徜徉。</h3> <h3>  由19班李莉指导的《颂三贤 传忠孝》分别介绍了来自介休的三位贤士名达,紧扣国学经典,利用表演、朗颂等方式呵护、传承、致敬了乡邦文献,弘扬了介休的特色文化。</h3> <h3> 李瑾指导的一年级20班,孩子们通过讲演爱国故事《少年英雄王二小》《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解了一个个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光辉形象,也激发了他们深深的爱国热情!</h3> <h3> 22班鹿晓玲指导《满江红》,诠释了爱国主义的真谛,一股碧血丹心的豪杰气迎面而来。</h3><h3> 《西游记》故事一一“过火焰山。”让观众重温经典名著。</h3><h3> 诗歌朗诵《沁园春.雪》,让观众荡气回肠。</h3> <h3>  由23班张丹指导的 《游子吟》《黄香温席》《孟母三迁》。孩子们的讲演真是孝感天地。</h3> <h3> 前途光明的学业或事业,即便有天赋的人去学习、去做事,也是难以一帆风顺的。如何做到有毅力,肯下苦功,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做人、做事,如何才能成功呢?一年级24班马学婷和25班张婷指导的《持之以恒,铁杵成针》的故事给大家解了疑。</h3> <h3>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咏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诵读经典,我们因文采斐然的千古佳句而击节赞叹。唱响经典,我们因永世相传的思想价值,而感受烛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