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晋之好说起 (二十七)

拙安(原创)

<h3>从秦晋之好说起 (二十七)</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战国始于三家分晋,遂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当然这也是短暂的。特别是一开始从晋而出的韩、赵、魏三国还是蛮团结的,哪家有事另外两家都要出头帮忙的,别人也无话可说,毕竟疏不间亲。不过等分家的三个兄弟都站稳了脚跟,关系就变得不友好了,同患难易,然共富贵难。一开始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的小魏,因为兄弟嫉妒和邻居们的使拌,加上自个儿折腾,生活变得越发艰难,没当多久的领导便甘于落寞了。接下来七个国家虽然时不时的相互攻击一番,但是总体来说还算实力均衡,当然主要还是以齐、秦、楚三国为主。</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基本上在战国阶段,我们可以把七雄争霸的游戏分成两个集团,一个集团的成员只有秦国,而另一个集团成员便是剩下的六国,简称为“非常6+1”。其实一开始大家都没有想要玩这个游戏的,毕竟都几百年了,都不是第一天闯荡江湖,没人会主动认怂、俯首称臣的。不过历史交付的责任还是落在了秦国的肩上,或者说,秦国及时的抓住了历史交给它的任务。</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自从三家分晋后,一直对秦造成极大外部压力的晋国消失了,加上山东六国相互猜忌、相互攻击,得以让秦在颓废百年后有了很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尤其是魏国逐渐衰败后。到了秦献公登基后,因为早年寄居魏国的缘故,让他得以学习到邻居改革强国的政策,所以积极地调整国策,国家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而到了秦孝公继位后,他进一步继承父志,决心彻底效法魏国,重振国威。此时的秦国非常像魏文候时候的魏国,从上而下,能人异士得到了重用,很多邻国的有才之士都前来投奔。而这些人才中贡献最大、历史影响最久的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商鞅。</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说起商鞅,估计我们脑海里很快就浮现了徒木立信的典故来(具体故事我就不啰嗦了,详见大家小时候的语文课本)。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看来信任也是需要真金白银、看得见才行。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很多时候通过几个简单故事或者典故,是很难全面做出评价的。商鞅姬姓,是卫国王室之后,所以有时候也称作卫鞅。一般凡是所谓人才或者伟人,正史也好野史也罢,总要把他们年轻时候吹嘘一番,否则都觉得对不起孔夫子的之乎者也。商鞅自然也一样,话说年轻时候也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一心致仕强国,奈何卫国败落而魏国也是不予重用。一时彷徨的时候,听说西边的秦君锐意变革、求贤似渴,而当商鞅入秦的时候,便代表着秦国日渐强大的序幕拉开了。这个时候在公元前350年左右。</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秦孝公虽然急切的希望变法强国,但是一直没有系统的国策来支撑,而商鞅的到来最大的作用便是全面的、彻底地提出了一整套革新政策,涉及农商、度量衡统一、郡县制等等八大方面的改革,同时把都城从雍城(现在陕西凤翔)向东移至咸阳,还在军中推行军功爵位制。可以说是自上而下、自里而外的大调整,甚至于约束秦人的生活习性,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尽快强大,尤其是军事之强大。其中郡县制算是最重要的行政体制变革,作为新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之后秦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核心基础。当然,这一切离不开秦孝公的信任和全力支持。变法的最大受益者自然也是秦君,不仅国力得到了空前提升,而且原来贵族和宗室的权利也被集中到了君主的手里。讲了这么多,都是正面的、好听的,也被教科书经常提起的。历史从来都是存在两面性的,否则就不是客观真实的。所以我也多说点大家以前没听过的,以便还原一个时代的发展轨迹。一说起商鞅变法,似乎给人感觉就是热血沸腾的举国支持、全民欢欣鼓舞?可是实际上却是大相径庭。商鞅去世后,据说秦人争相啖其肉,这听起来匪夷所思,按说国家变得如此强盛,没道理啊?!这个问题的症结,还得说回变法本身。为了强有力的执行自己的革新理念,商鞅推行了类似于军国主义的路线,简言之,全国上下,除了小孩,男人全部上阵打仗,女人负责农业生产,只要有点儿反抗或者心生不满,就会被处以重刑甚至于直接杀掉。当时商鞅还搞出了连坐的酷刑(从小看古代影视剧的我们,应该明白连坐的意思),过于好杀和高压统治,可想而知百姓们怎么看待这个所谓的变法呢?所以我们仔细想想,上面的贵族士大夫们不满意这个变法,连秦国民众也是极度反感,倘若不是秦孝公的绝对支持和推进,商鞅估计早被暗杀了。</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他的儿子秦惠文君赢驷继位。这位新的君王一直对商鞅非常痛恨,因为当年自己因为年少犯错,虽然没有被处罚,但是他的师傅却被商鞅处以削刑(被削掉了鼻子)。所谓看人打脸,这可是彻底得罪了嬴驷,当然商鞅也是非常清楚的。在新国君思考如何处置他的时候,商鞅匆忙逃跑了。我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还看到过一道历史题目,说是商鞅出逃的时候,来到秦国边境的旅馆希望留宿,却被拒绝了,理由是商君之法。商鞅怅然叹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题目的问题是此事说明了什么?有好几个选择,其中一个就是说明了变法已经深入民心,还有一个是深得民心。尽管一字之差,但是答案却是显而易见的。</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等商鞅出逃到秦魏边境的关卡,已经被军功爵位制度激励的守关将士们,奋不顾身的和商鞅随从军队交战,结果商鞅被俘虏回咸阳。商鞅出逃虽然失败了,但是从中却看到了变法强大的一面,秦国的整体国力特别是军力提升迅速。最后,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也就是五马分尸。商鞅死后,秦国民众歌舞载道,如释重负;六国闻之,也是相互庆贺。商鞅之死,变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局面,实在是令人感叹!不过,如果把视野放到更长远的历史纬度来看,商鞅所推行的变法相当于给秦国打了一剂强心针,此后变得凶猛异常。</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而且此后担任秦国的相国们,一个个都是能人异士,比方张仪、魏冉、吕不韦,甚至李斯,可以说相继全力辅佐秦君,使得秦国得以完成七进一的游戏。</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前面有提到鬼谷子,他最有名的两个弟子便是苏秦和张仪,而此时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影响战国中后期的历史近百年。</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苏秦、张仪,可谓不分伯仲,齐名天下,都是凭借着胆识和计谋纵横于诸侯。以前看到一个故事,说是苏秦早早得志成为了赵国相国,而张仪却投楚无门、郁郁寡欢,然后苏秦请张仪到赵国,却故意羞辱他,一怒之下的张仪便投奔了秦国,最终在苏秦的暗中帮助下被拜为秦相。后来张仪才发现是苏秦使的激将法,然后一番感慨云云。。。说真的,当时看到这里,觉得这两个人确实了不起,特别是苏秦身佩六国相印,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估计也没人能有此能耐了。张仪连横,苏秦合纵,师出同门,相互攻伐,算是战国后期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了。</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可事实却非如此,因为,张仪要比苏秦早出生足足四五十年!就算苏秦当时已经出世了,也不过是黄牙小儿,两个人怎么可能有交集呢?历史的真想往往都是在不断的考古发掘中逐步佐证的,以前我们经常以《史记》、《资治通鉴》为史学正宗,对便对千百年前的历史进行了解。不过毕竟是书籍,总会有疏漏或者错误,但是只要客观的去看待,不断地依照新的考古信息去验证,总会看到尽可能真实的一面。而张仪比苏秦大这么多的信息,还是要感谢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那么同时期张仪的对手到底是谁呢?真正的合纵之策是谁首创的呢?这便是同为魏国人的公孙衍。商鞅被车裂后,公孙衍被秦惠文君任命为新的秦国大良造(相国),此时是公元前333年。虽然商鞅被杀了,但是他的变革一直持续了下来,而且秦国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了,用陕西关中话说,就是“歪滴很”!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公孙衍此时更是膨胀,忍不住就想踢踢隔壁的邻居小魏。毕竟这个时候的魏国已经完全走了下坡路,就在十年前,孙膑统领的齐国大军,全歼曾经残害自己的师兄庞涓所率领的十万魏军,史称“马陵之战”。这场战争,不仅孙膑报了私仇还让齐国再次称霸东方,与南天霸楚国形成对峙。而秦国也是瞅准机会,在公孙衍的鼓动下,一举收复了黄河以西的地域,虎视眈眈的直面河东岸的魏地。</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对于魏国而言,此时犹如被裹在老北京鸡肉卷里,东临齐国,南有楚国,西边秦国,个个都不是善茬,曾经称霸一时的好日子没有了,所以不得不考虑找靠山和帮手了,比方韩国、赵国等,也就说真正的合纵连横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公孙衍虽然助秦打败了魏国,但是毕竟是自己的母国,实在不忍心继续为难,所以便假公济私、让秦国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游牧名族。而此时另外一个牛人张仪来到了秦国,而且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同时给秦惠文君点名此事,并把重点再次放到了魏国。之后张仪被任命为秦相,而公孙衍在郁郁不得志下回到了魏国,出任大将。至此,张仪、公孙衍算是彻底杠上了,或者说公孙衍发誓要教训秦国了,两人布下了纵横诸侯的棋局。</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公元前324年,秦惠文君正式称王,即秦惠王。他的儿子便是为野史津津乐道的秦武王,要是还没想起来了,友情提醒下,就是为了和人比气力,扛起大鼎来不小心失手把自己给砸死了,姓赢名荡。去世时才23岁,做了四年大力水手,可惜最后一次忘吃菠菜。。。</font></h3><h3><br></h3><h3>写于2019.04.19</h3><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