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style=""><u style="">🎶 2019年第38期🎶</u></b></h1> <h3>4月18日—4月24日,我校数学组举行了“青蓝工程”师傅示范课展示活动。活动中,三位师傅们给全校数学组老师们带来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h3><h3> 每位师傅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能够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们在课堂上高效习得,学得不亦乐乎,体验到探究的快乐,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中,充分的展示了自我。三位师傅各有所长,她们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使所有的听课教师受益匪浅。</h3> <h3> 郑光霞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旋转》。她由课前指针旋转,到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经历图形以定点顺逆旋转90度的方法,教学层次分明,层层递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h3> <h3>展示课中,学生们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怎样计算出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旋转了多少度,课堂气氛活泼有趣。</h3> <h3>在这次活动中,刘丹丹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展示课《三角形的特性》,刘老师上课用她的微笑滋润了课堂,滋润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教学在师生之间快乐交流中进行,教学效果良好。刘丹丹善于运用教具、学具和电教手段,如教学助手中的互动课堂,能现场直播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成果,让课堂活跃起来,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h3> <h3> 刘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就有了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的互动,这无不说明刘老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也得到培养,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br></h3> <h3>在《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这节课中,周老师能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一节课轻轻松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并没有刻意追求和过分强求。让学生在轻松自然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h3> <h3>在探究新知这一快,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物化活动,用小棒圈一圈,计数器进行摆一摆、拨一拨,还引导学生不依赖小棒和计数器,直接用算式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获得结果。周老师还适时引导学生讨论27+20各种算法的共同点,整合出一般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但学生掌握了方法,而且领悟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有了这个基础,在学生练习时,周老师就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计算方法与策略的迁移。</h3> <h3>课堂之美美在缺憾,课堂之趣趣在生成。青蓝相接,互学共长。此次活动,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们必将在互学共长的道路上越行越远。</h3> <h3> 策划:数学教研组 </h3><h3> 制作:郑光霞</h3><h3> 审核:学校办公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