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167efb">编者:牛广珍</font></h3><h3><br></h3><h3> 想讲八个小故事,我先把故事的题目写下来,你念一下,顺不顺口呢。</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 鲁人断老竹,卜妻损新裤。<br> 董奉杏成林,楚人姜生树。<br> 板桥糊涂难,杨修聪明误。<br> 魏王南北辙,齐女东西宿。</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010101">因为不符合诗的格律,所以不叫诗;如果说是对联,下联是仄声,也不符合,所以就叫顺口溜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下面分别讲一下:</font></h3> <h3> 【鲁人断老竹】鲁国有个拿着长竹竿的人,想要进入城门,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上面超高了,进不去;横过来试试更不行,超宽许多;斜着兴许能行,一试也不行。有一个老者出主意:“用锯将竹竿从中间锯断就可以了”。真是好办法,断开之后,顺着拿着,顺利进入了城门。有人纳闷了:不锯开顺着拿不是也能进去吗?</h3> <h3> 【卜妻损新裤】郑县那里有一个名叫卜子的人。裤子破了,怕别人笑话,便让妻子做条新的。妻子问他:“做成什么式样啊?”卜子随口回答:“跟原来那条一样就行。”妻子做好之后,认真仿照原来那条,有油的抹点油,有洞的磨出洞。然后高兴的交给了丈夫。丈夫哭笑不得。</h3> <h3> 【董奉杏成林】董奉是吴国的一位医生。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竟然成了一片杏林。有了杏林,董奉既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又能救济百姓。现在还有人用“杏林”来称赞高尚的中医呢。</h3> <h3> 【楚人姜生树】楚国有一个人,认为姜是树上生长的。另一人告诉他姜是土里生长的。二人决定打赌,楚国人说:“咱们到街上去问十个人,如果都说姜是土里长的,我就输你一头驴。有一个人说是树上结的,你就得输我一头驴。”打赌结果是楚国人输了。他说:“这头驴给你吧,但是我告诉你,姜还是树上生的!”</h3> <h3> 【板桥糊涂难】郑燮,号板桥,信奉“难得糊涂”。他在范阳县当县令时,碰到一个名叫朱月姣的寡妇击鼓,哭诉同村富绅魏善人夜闯民宅,对其欲图不轨。可魏善人却说自己常接济月姣,现在月姣想赖掉所借的十两银子。板桥先判朱月姣败诉,并假意留下魏善人帮他断案,好几次让他出银子做善事,并说:你肯接济月姣,这些人更需要帮助。魏善人连连掏钱,只得承认没有接济过月姣。真相大白了,月姣胜诉。此时月姣才知道郑板桥是在“装糊涂”。</h3> <h3> 【杨修聪明误】杨修是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谋士,因为聪明,所以出名。他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思,每猜必中,但他总是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有好几次让曹操没面子,这就埋下了祸根。后来,曹操与刘备交战受挫,撤不撤兵,很矛盾。杨修又来了聪明劲,歪解了一个口令“鸡肋”。说曹操非撤兵不可了。曹操便以杨修扰乱军心为由杀掉了杨修。</h3> <h3> 【魏王南北辙】战国时期,国力衰弱的魏国还想以武力征服别国。谋臣季梁想旁敲侧击的劝说魏王。他说:“大王,我在路上遇见一个人,他要往楚国去,可是却向北走,我告诉他楚国在南面,向北走方向不对,可他却强调说他的马是上等马,路费也充足,驭夫也是高手,所以不愁到不了楚国。大王,这样不是越走越远吗?”魏王仔细琢磨,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放弃了进攻别国的计划。</h3> <h3> 【齐女东西宿】齐国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到了该出嫁的时候了。正好东西两家邻居的公子也到了娶媳妇的时候了。两家碰巧在同一天向女家求婚。东家的小伙长得丑,但是家境富裕;西家的小伙长得帅,但家里很贫穷。父母询问女儿,要她自己决定。女儿想了一阵说:“我两家都嫁,白天在富家小伙那里吃饭,晚上到帅小伙家睡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