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4月19日,非常有幸参加由陕西省教育学会主办的2019年“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活动,全国各地著名的专家与优秀主讲教师们,让我对小学数学课堂聚焦核心素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h3> <h3>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的王媛媛老师,讲授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图形的学问》一课,她关注了数学学科的本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摆1个、2个、3个……n个三角形,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王老师说课的时候谈到“怎样让孩子们的思维动起来是很关键的”,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不同,呈现的规律也不同,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出现后,王老师因势利导,让孩子体会算法的最优化,继而拓展到连续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摆小棒,最少都需要多少根,学生很快的利用课堂知识,举一反三,得出结论,整节课“细雨润无声”,不知不觉中,学生收获了知识!</h3> <h3> 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的朱德江老师,讲授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朱老师参与了北师大版课本的编写,教材方向把握明确,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整理数据”、“为什么这样整理数据”、“从数据分析中能得到什么信息和解决什么问题”,通过多次分析504班和501班男生一分钟跳绳成绩的比较,学生学到了数据整理的方法,感悟了“分段整理”的必要性,朱老师最后通过服装厂定制校服的表格,引导学生理解,根据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分段数据的正确性。整节课留给了学生大量的思考时间,虽然气氛静悄悄的,但是孩子们的思维一直在翻动理解着!</h3> <h3><br></h3><h3> 最后朱老师给大家作报告《促进学习更真实、更深入发生》,他讲到“深度学习”的主要特征:学习情感 积极投入,深度参与;学习过程 真实发生,深度思维;学习结果 意义理解,学的丰富。最后朱老师建议大家,让课堂有浓浓的“学”的味道,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走向“深度学习”,让我们的学生从“学”会转型到会“学”!</h3> <h3> 高新四小数学教研员一级教师胡玉洁老师带来的绘本课《蜘蛛和糖果屋》,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数学课堂,老师通过绘本讲故事,让孩子们扮演蜘蛛“莉莉”的角色,通过收集客人们在糖果屋买糖果的数据信息,分析不同客人买糖果的可能性,在故事的情景中,孩子们谈到了“一定”、“很可能”、“可能”、“不可能”、“意外”,正如互动老师的留言所说“胡老师的课堂是一节语文味浓浓的数学课”,课堂资源整合巧妙,既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双管齐下,课堂气氛活跃!在说课环节,胡老师讲到“枕着绘本睡觉的孩子最幸福”“让我们的孩子学温柔的数学”!</h3> <h3>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高级数学教师萧云老师,示范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萧老师利用课堂情景播放视频,借助问题串“罚点球应该选谁去”,引发孩子们对问题的思考,经过孩子们的讨论,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然后自学百分数的写法、读法,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课堂练习题的设置上,虽然仅仅四道填空题,却涵盖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老师选题的巧妙性令人赞叹!</h3> <h3> 这一天繁忙而充实,会后各位老师优秀的身影,仍然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如何形成个人的教学独特魅力,让我们的孩子喜欢上数学课,应该是一位数学老师最大的幸福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