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教语文——浦东新区小学语文楼坚老师工作坊第三次活动记录

徐嘉欣

<h3>  2019年4月18日下午,浦东新区小学楼坚老师工作坊第三次活动在张江高科实验小学藿香校区开展。</h3> <h3>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h3><h3><br></h3><h3>🔺🔺🔺🔺🔺🔺🔺🔺🔺🔺🔺🔺🔺🔺</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第一环节:</b></font></h3><h3> 全体工作坊学员与张江高科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在藿香校区二楼阶梯教室一起聆听丁炜教授“<b>序列化的小学写作教学</b>”学术报告。</h3> <h3>  丁教授首先提出了序列化的作文教学的学术背景和研究实践必要性。她提出将作文教学等同于文学写作教育是一种认知误区,并肯定作文教学在世界语言教学范围内的高难度。基于学校规范化的作文教学的定义——<font color="#39b54a"><b>教学生学会用语言去做事,以此实现个人价值。</b></font></h3> <h3>  丁教授分别从学习者和教学者的两种角度,将作文教学分成三个板块:<b><font color="#ff8a00">随文写作训练</font></b>、<b><font color="#167efb">指导性写作教学</font></b>、<b><font color="#ed2308">常态性写作教学</font></b>。<h3> 丁教授还就老师们关心的在统编本语文教材中如何体现小学语文规范化书面表达的有关训练,分年级分册,整理出一二年级四册教材中的表达训练目标和侧重点。</h3></h3> <h3>  详而不赘的分析后,正式进入“序列化的作文教学”专题讲授。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们理解“序列化作文教学”这一学术定义,丁教授主要从两大不同的学术流派着手,为老师们详细讲解了两本教材式的文献《丁有宽与读写导读》和《小学作业教学论》中,两位作文教学重量级学者丁有宽、吴立岗先生关于教学序列在教学中的具体分类和内容。</h3> <h3>  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而理论为实践指明了方向和依据。丁教授强调,<b><font color="#ed2308">科学规范的语文课,应始终关注语言的表达方式</font></b>。并以一张青蛙唱歌图举例说明,用介绍经典课例和范例式教学片段的方法,向老师们展示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实现“四要素句”训练的教学目标。通过多版本课例和教学片段的学习,老师们理解了怎样在教学操作中,如果同时关注序列化作文教学的准确性、条理性、发散性、灵活性和批判性。</h3> <h3>🔻🔻🔻🔻🔻🔻🔻🔻🔻🔻🔻🔻🔻🔻</h3> <h3><b><font color="#ed2308">⭐️第二环节:</font></b></h3><h3> 听完丁炜教授体量充实的学术报告后,工作坊全体学员与丁教授和楼老师前往学校会议室继续本次工作坊学习活动。</h3> <h3>  专家与学员共同围坐、热烈讨论。对于很多学员老师共同提出的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写作时,选择题材与提炼素材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专家现场支招:作文教学的起点并不是教材中制定的大作文课堂,而是要着眼于生活、立足于长期积累。专家提到的建立宽松的、平等的作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给各位学员老师带来强烈的启发,“等一等学生”、“只纵向比较”、“常常激励,少点勉强”等看似平凡的建议带给很多学员积极的思考和反馈。</h3> <h3>  正如同丁教授所说的儿童因个体差异,表达一定是灵活多样的,请老师们看到其在课堂内外过程中的进步,作文教学只要是给予学生积极的思维训练,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自主权,都是成功的实践。</h3> <h3>  时间在和煦的春风中不知不觉流淌,沐浴在学术知识中的各位学员都觉得充实而快乐。</h3> <h3><br></h3><h3>🐾🐾🐾🐾🐾🐾🐾🐾🐾🐾🐾</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文案:福山证大外国语小学 朱书理<br>摄影:施湾小学 张萍<br>页面编辑:张江高科实验小学 徐嘉欣</h5>

教学

作文

小学

老师

工作坊

序列化

学员

教授

语文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