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喜欢竹,并非附庸风雅,仅仅为少年时的一段经历,初一的第二学期,整个年级十个班都搬进东边土坡边的红楼,占据了整栋楼,脑海也留存了那堵暗红色的影印。</h1><h1>时光流逝,四十多年后红楼无存,却抹不掉那些影响并侵扰此后一生的记忆……</h1><h1>身前第一排的同学与我成了好朋友,只因为我们同样矮小瘦弱?还是由于我们总能于傍晚时分,在文化宫的球场上相遇,然后尽兴玩球到夜幕垂落人影摸糊。总之我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更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坐位从那以后再没有变动过而由此在脑海中定格。</h1> <h1>同学的父亲是知名国画家,山水花鸟画一挥而就的写意让我崇拜万分,每每晚饭后我总要去找同学玩,而许多时候就能看到同学的父亲为求画的人作画。梅兰竹菊,丝瓜葡萄,枇杷石榴,几乎所有的花草蔬果都能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溢满神韵……<br>记忆最深的是墨竹,从杆到节,生枝布叶总是那么淋漓洒脱,回味无穷。同学父亲画竹,杆淡而叶浓,在成竹旁边总要画一两枝浓墨的小竹,或者加些竹笋,点上斑点,总让我觉得比真实的竹更像竹,也更美。</h1><h3><br></h3> <h1>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对竹入了迷,在生活的那座小县城里,只要见到竹,总会多看几眼,同时联想到同学父亲画在宣纸上的竹,苦恼的是我从未见到过与画上相似的真实的竹。<br>晚上,总是晚上,从同学处回家后,我用旧报纸竖钉在墙上,凭记忆开始画竹,那时连毛边纸都买不起(也未告诉家里,偷偷的学画),便在报纸上横竖画满练笔的竹杆,与枝叶……<br>后来的高中,挿队,参军以及工作中,我虽不再画竹,但那竹却如生在心间一般,但凡看到墨竹作品总要留连一番,遇到画竹的书籍定会购买存放书柜。</h1><h3><br></h3> <h3><h1>二OO四年,在高速公路施工项目部时,业主要求每个项目部都要投稿书画作品,参加省高管局的职工书画作品展,据说聘了专家评委,业主重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布置给每一个施工项目部。项目部自然全员发动,购买好纸、笔、墨动员职工及家属参与。<br>这次我画了一幅墨竹,三十多年不曾提笔<br>竞然有一种遗存的感觉。(得了个优秀奖)<br>从那以后给工地职工画过几幅,因有职工赞我的画而批评我的字不好时,使我的惊醒,我暂停了画画而专心练习书法,书画同源,书法是中国画最根本的基础,道理我懂,于是练字持续到现在。<br>上美篇后的一八年,我又开始写竹画兰,从基础练习开始,我想一步一个脚印。<br>我想,竹影扶疏,淡墨浓情只是个人的一份执念,象一个未完的梦,从过去、现在到将来仍会延续。
</h1><h1> (本期刋的图片是一八年的练习,请朋友雅正,致谢!)</h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