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4月18日,是我与邓素银老师相约家访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有很多美好的遇见。遇见,让这平常的一天,焕发生机,继而被铭记。</h3><h3> 与邓老师同行,遇见的是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的品质;来到中岭村,遇见的是被访家庭的不幸;看学生在家中洗衣做饭、下田干活,遇见的是爱和感动……家访结束,我想,我也即将遇见一个更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自己。</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遇见·榜样</b></h3><h3><b> </b>邓老师,是七一班的班主任。平日工作,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待学生,她总是兼具着教师的威严和母亲的慈爱。她常说“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好。”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h3><h3> 就拿这次家访来说,很早之前,她就开始计划和安排。从被访对象的选择到期望达到的效果,她无不认真考量和预设。她爱学生,这种爱,是博爱。成绩是否优异,家长是否欢迎,路途是否遥远,全不在她的顾虑之中,她所希望的,就是真真切切的关心带来切切实实地转变。</h3><h3> 她对班上同学的大致情况了然于心。最终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几类学生进行走访。出发之前,她还不忘去书店买点书给几位贫困生带上作为礼物。</h3><h3><b> </b>出发了,邓老师熟练的驾着她的那辆越野车,我们行驶在路上,初升的太阳温柔地照耀着大地,在最美的四月天里,我们即将和我们的学生在他们家里,来个最美的相遇,想想就激动!</h3><h3> 汽车行驶大约十分钟后,我们就上了乡村公路,虽然窄,但是来往车辆不多,也还算是顺利。但走着走着,发现周边环境越来越陌生,岔路多,我们无从选择。于是,只好走一走、停一停,打电话、问路人。结果发现错了道,又倒退,掉头,重新走。</h3><h3> 渐渐地,路况越来越差,一路颠簸不说,弯还特别急。有时遇到对面来车,我紧张的不得了。邓老师却是异常的冷静,靠着她慢慢挪动的耐心和沉着应对的作风,我们一次次顺利错车。</h3><h3> 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达到第一个学生的家。看到他们,所有驾车问路的疲惫烟消云散,此刻的邓老师,一改在校期间的严肃,对家长嘘寒问暖,对学生给予重望。真诚、投入、共情、鼓励、帮助,这是我看到的最美的班主任。</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遇见·不幸</b></h3><h3><b> </b>这是我童年记忆中才有的老房子。没曾想,今日会在自己的学生家中遇见。一下子,恍惚回到了二十年前。</h3><h3> 这座老房子经过岁月的洗礼,脸上已经刻出一条条深深的皱纹。</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b> 堂屋地面凹凸不平,摆放的物品中,唯一值钱的就是一台洗衣机。窗子还是木制的,贴的薄膜,薄膜坏掉,就只剩几根木棍。冬天一到,凛冽的寒风吹进来,屋里就像冰窖一样寒冷。</h3><h3> 这家人,像是被遗忘在这大山中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目前还未享受到安置房等一系列国家的好政策。他们田亩少,靠着开荒种地勉强维持生计,这些年,负担越来越重,于是,又养了几桶蜂给学生挣生活费。</h3><h3> 更大的不幸,在去年降临。因为跟村里的一点纠纷,这家的爸爸左眼被人打伤。对方至今没做任何赔偿。眼下,第二次手术迫在眉睫,无奈,没有多余的钱去治疗。失明的可能性很大,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与恐慌!</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b>不幸同样发生在另一家。这家的妈妈先天残疾,风湿的侵扰,让她的手比不上常人三分之一的灵活。同时,她说话也特别吃力。她甚至连梳头和洗衣都无法自理。</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b>遇见·希望</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妈妈虽然生活不能自理,可是她有一个爱她的母亲,有几个关爱她的亲戚,有一群关照她的邻居,最难能可贵的是,她有一个懂事的好儿子。 </h3><h3> 但凡放假,这个孩子就扛起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做饭、洗衣服、收拾房子、照顾弟弟,下田干活……</h3><h3> 我和邓老师到他家时,饭菜已经摆上了桌。全是这个孩子做的。给老师盛完饭后,他开始给妈妈夹菜,哄弟弟吃饭。饭后,他麻利地收完桌子,又开始给妈妈梳头。妈妈艰难地向老师诉说着为人母却不能照顾孩子,给他们幸福的愧疚,我却在这个孩子眼里看到的不是怨愤,而是坦然,舅舅指导他该怎样进一步把家务做好,他认真倾听和接受。老师鼓励他用知识改变命运,他坚定的点头。这样的好男孩,真是让我们爱怜和敬重!</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遇见·责任</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家访完这两名学生,心情是沉重的。我恨我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没有能力让那破房子焕然一新,也无法让受伤的人,残疾的人得到应有的照顾和安置。这种痛苦与自责深深地折磨着我和邓老师。回来的车上,是良久的沉默。</h3><h3> 晚上回家,妈妈开导我该庆幸自己是一名老师,无法改变上一代,却可以试着影响下一代。我觉得这话说的有理。我想,家访的意义就在于此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该带着这份责任去善待这些学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珍贵,懂得家庭给予他们的期望,去努力创造好的未来,主动改变命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