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津而行,静待花开 ------天津师大附小跟岗学习小记

似水流年

<h3>  舒爽的春风,弥漫津城的海棠花香,</h3><h3> 清朗的蓝天,灿烂一地的四月春光……</h3><h3> 4月8日我们赴天津跟岗小组一行九人走进了天津师大附小,开始了为期两周的跟岗学习,跟岗学习期间,我们得到了师大附小热情的接待,在王敏校长的周密安排下,我们深度参与了附小管理的方方面面。观看了英语社团精彩演出;了解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参与了南开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观摩了多节语文、数学、英研讨课;倾听了王敏校长《放眼世界厚植素质合力教育之课程样本》讲座等。不论是天津特级教师马向东副校长开发的“小学数学文化课程”的校本教材,还是学生的综合实践研学活动,都是把以生为本的合力教育理念用实践,扎实、有效地促使学生真正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丰富的学习形式让我们收获颇多,受益匪浅。</h3> <h3>  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小学,原名“南江小学”, 建筑外檐为欧式风格。学校围绕合力教育理念每个楼层一个文化主题,配备”菌子之心” 科学实验室、”童心筑梦” 心理咨询室、最美书屋以及无土栽培阳光房等13间功能教室。在“关爱生命,关注成长”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孕育了“和合” 学校文化,为实现"德智双全,身心两健"的育人目标,以”六力”(人格力、学习力、健康力、自主力、交互力、全球力)核心素养为抓手,构建了”根植附小、放眼世界”合力教育学校课程框架,打造了专属师大南开附小的教育品牌“合力教育”。</h3> <h3>  来到附小,陆续听取了他们的语、数、英等学科的展示课。课堂上,教师们运用协同学习、共同学习策略,将合力教育思想融入教学模式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初步构建起“自能求和、反思迁移、质疑批判、问题解决”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这无不体现了课堂上“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带动了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这里办学理念,领导的管理策略,教师的精神面貌,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让我大开眼界。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h3> <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孩子们在研学中体会成长的快乐!</h3> <h3>  访名校学名师接受精神洗礼。跟岗期间,我们先后到天大附中、南开大学、南开中学进行访学,尤其是在南开中学,从这所学校走出了近70名两院院士,若干位文学、艺术大师,两位总理、一位副总理,9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为什么南开中学能够培育出如此多的俊杰英才,从创始人张伯苓阐述南开学校的教育宗旨中可见一斑:南开学校系因国难而产生,故其办学目的,旨在痛矫时弊,育才救国。吾向以为中国前途一线光明,舍振兴教育外无他书。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地位,不致受淘汰。学校从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一是重视体育,二是提倡科学,三是团体组织,四是道德训练,五是培养救国力量。”而正是有这种教育情怀,才有了周恩来总理震耳发聩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h3> <h3>  唯有书香能“志”远,两周的时间,我通读了王敏校长推荐的《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这本书,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样的数、怎样读书,通这本书都得到了答案,读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读有用之书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另一类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厚度、气质、情感和胸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可以不美丽,但读书可以让他拥有独特的气质。</h3> <h3>  这一路走来,有欢声笑语,有课堂浸润,有思想碰撞,有文化洗礼,更有历史沉淀……感动常在,惊喜不断,收获颇丰,且听且思且回味:我们抱团成长,每天认认真真讨论学习心得,进而思考如何将所学化为今后工作的实践。</h3> <h3>  转眼间,后备干部跟岗培训研修即将结束,但我们的思考没结束,我们的行动才刚开始。作为一名学校中层领导,我们要把吸取到的精华养分投入到以后的学校工作中去,潜心教育,静待花开。</h3>

教育

附小

南开

学校

合力

师大

理念

学习

我们

读书